胜三管理咨询 管理就是胜而后战



十几年前我去罗兰贝格公司面试,面试官的一道考题是问“零基准预算”是怎么回事。尽管我当时已经拿到博士学位,但并没有学过这个理论。我回答不上来,只能猜测它的含义。幸亏我后来的顶头上司认为了解中国比了解预算方面的新理论更重要,不然我就和罗兰贝格以及管理咨询无缘了。如果是这样,我后来的职业生涯也就可能和现在完全不同了。人生真的是充满了偶然。

 胜三管理咨询 管理就是胜而后战

 

到了年底,又是做预算的时候。老板和员工头疼的问题是:明年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增长多少才算合适?怎样做预算才合理?

 

一些企业从下而上去做预算,老板让各个部门的经理和员工自己定明年的计划。这样做的思路是:如果员工自己把下一年的任务算出来,这个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老板就不必自己拍脑袋了。有的企业是从上而下做预算。老板根据自己对市场和客户的了解,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提出很高的目标,要员工做的事情不是讨论这个目标是否能做到,而是如何做到这个目标。通常员工虽然不认可老板定的目标,但出于对老板的敬畏,即使自己做不到也被动接受这个目标。

 

这两种做法共同的结果是让企业失去应有的增长机会。

 

第一种做法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通常员工和部门经理们的思路是从过去看未来,而不考虑未来和过去应该有本质的不同。他们的逻辑通常是:我今年有100个客户,明年再增加20个客户,减去明年要丢失的10个客户,我的10%的增长就确定了。他们很少考虑更多但是更根本的变量和条件,例如新产品出来会怎么样?把人手增加30%会怎么样?改变销售模式会怎么样?产品提价会怎么样?增加销售渠道会怎么样?增加办事处会怎么样?把客户重新分类会怎么样?用其他方式增长,通常不在他们的经验范围内。

 

但根据过去的做法计算未来得出的肯定是保守因而错误的目标。真正的未来在于改变过去的做法。我面试时要回答的那个“零基准预算”的问题,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零基准意味着做预算的时候不是简单的把过去的数字简单地映射到未来,而是推倒过去的一切,从零开始问自己,如果有这样或那样的条件(产品,人力,模式等),我们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第二种做法的问题不是显而易见的。很多老板的逻辑是:我知道要求100%的增长是不现实的,但如果我要求100%,最后实现了50%,也比由员工提出的20%要好得多。但事实是这样的老板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50%增长,反而连本来可以达到的20%也得不到。我在很多客户身上连续很多年都发现这样的事实。

 

这样做的老板都忽略了预算过程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参与预算的每个人都相信预算和了解预算背后的逻辑。老板拍脑袋做出的预算大家不认可,也就没有人会认真的去执行。所谓的目标就不是目标,而是一个笑话。通常连老板也不相信这样的目标,他不会按照这个目标配置相应的资源,例如增加人手或其他投入。而没有投入,预算目标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好的预算要求企业完成从上到下以及从下到上几个轮回。在轮回的背后,是对于公司未来认真的讨论。不仅老板的意见重要,员工的看法也一样重要。在这个讨论甚至是争论的过程中,老板主观的想法被修正,同时员工局限也被老板的超前思路打破,最终的结果是一个可行的预算,同时也是最大程度被所有人接受的预算。既可行,又被大家认可,这样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几乎和孙子齐名的兵法大师吴子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预算的过程其实就是胜而后战的过程。管理就是胜而后战。

 

 

宋新宇博士

《易友主编》、易中创业董事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4502.html

更多阅读

管理层开会互动环节 管理就是开会,但开会不一定是管理

     对很多人来说,管理就是开会。大部分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开会上。层级越高,管理者的会议就越多。你要找一个人?“领导在开会”。你想换一个时间找他?“日程这一周已经安排满了”。你有急事?对不起,“领导开的就是紧急会议”。

问卷有效率 向方便宣战:管理就是限制 约束才有效率

管理就是规定,规定就是限制,让人没有选择余地,就目前很多中小企业所处的阶段而言,让员工们按规定做事,比让他们凭个人积极性随意做事重要得多。约束才会有效率。   高速公路上为什么车速快?  以高速公路为例。开车上高速公路为何速

营收管理 管理就是照顾好公司的营收

在伦敦,观光赌场老板的平均年龄是六十五岁,帕丁顿观光赌场(Paddington Casino)的老板柯文(James Curwen)今年却只有三十八岁,虽然年龄整整少了对手一半,但是他却已经拥有二十年的业界经验。日前在接受今日管理杂志(Management Today)访问时,

分而治之的策略 管理就是分而治之

女儿参加了60周年国庆庆典活动,和几万名中学生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上为阅兵和庆典仪式构造了丰富多彩的“大屏幕”。而8万人参与长达两三个小时的活动,从电视机画面上居然看不到丝毫的差错。演出结束回到家,妈妈关心的是她半夜两点多就到

胜三管理咨询 管理就是胜而后战

十几年前我去罗兰贝格公司面试,面试官的一道考题是问“零基准预算”是怎么回事。尽管我当时已经拿到博士学位,但并没有学过这个理论。我回答不上来,只能猜测它的含义。幸亏我后来的顶头上司认为了解中国比了解预算方面的新理论更重要,

声明:《胜三管理咨询 管理就是胜而后战》为网友雪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