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道三十年:中国民营经济启示录》第一篇绝境与生路——经济转

 《险道三十年:中国民营经济启示录》第一篇绝境与生路——经济转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

(3) 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及城乡差距拉大是造成民工潮的直接原因。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农民感到无地可种,种田无利可图。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更加感到种田吃亏,与非农产业的差距越来越大。1992年农副产品的价格指数上升3.4%,而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上升7.3%;1993年农副产品价格指数上升12%,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却上升16%。据浙江省兰溪市调查,1994年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用肥时节根本买不到国家定价的化肥,尿素由1993年的每50公斤45元涨到1994年的93元,1994年每个农民每亩田要比1993年多花费30元左右。在城乡收入方面,农民的收入明显偏低,且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自1985年到199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685元增加到1 82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398元增加到784元,城乡比由1.72∶1扩大到2.33∶1。从城乡消费水平差异看,自1985年到199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由727元增加到1 983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由324元增加到648元,城乡比由2.24∶1扩大到3.06∶1。到1993年,城市20%的高收入户与农村20%的高收入户的平均收入之比高了近10倍。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城乡收入差距拉大,驱使农民纷纷涌向城市谋生存求发展,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

产业变革

民企以它灵活的经营方式,五六年之内迅速占领了这个空白的市场——第三产业。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大学附近的中关村里餐馆寥寥无几,1986年发动“反资产阶级精神污染”,北大周围的餐厅却增了十几家,连北大自己也经营起餐厅来。后来中关村的餐厅已经发展到近百家,不少酒家经营得法,盈利丰厚,其中最热闹、最吸引年轻人的是酒吧。过去住在那里的教授、工程师和研究员很少进城,因为交通不方便,要换几次车才能到王府井。现在他们也还是不进城,不过是因为这里太方便,中关村已是北京甚至全国饮食娱乐业最集中、最兴旺的地方之一了。

20世纪90年代,民(私)营经济发生了产业变革。90年代初,前面提及的杨百万的蚊帐公司走过了黄金时期,杨祖伟已洞察出大形势的发展,于是迅速做出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定。1991年2月,位于成都市万年场的狮子楼火锅大酒店隆重开业。杨祖伟便成了第一个将街头巷尾的露天麻辣烫变成人们正规就餐并能同时欣赏到歌舞表演的火锅业拓荒者,狮子楼从此门庭若市。聪明过人的杨祖伟迅速地将产业做大了,截至1994年,他旗下已拥有了“杨百万蚊帐公司”“狮子楼火锅大酒店”“杨百万饲料公司”“杨百万出租汽车公司”“杨百万装饰公司”五家大公司。这一年,百万集团正式成立。百万集团董事长杨祖伟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他不断扩大产业,并涉足海外。集团从全国的二十余家分店陆续亮相,到落户美国纽约,不仅向世人展示了狮子楼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更显示了集团董事长杨祖伟立足四川、走向全国、迈向海外的雄才伟略和坚实步伐。

 知识层的智力辐射和对外转移,形成了改革开放后最早的民营科技企业集中的地区,是中关村更诱人的景象。信息业、咨询业、经纪人、律师和会计师……国人很陌生的私人经营的事业不断涌现,它有别于早年人们最需要的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被称之为新兴的第三产业。

民(私)营经济向第三产业进军不仅限于北京。它从沿海城市推向内地,从大城市推向中小城市,商品经济越发达越需要传统的和新兴的第三产业。90年代初的各种经纪人、广告商、律师、会计师开始转到中西部的大中城市,吸引了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人员“下海”(即置身于经济大潮中),给民(私)营经济人员构成增加了新层次。周某原是农业部干部,熟悉农村土地规划以及地缘经济分部,下海后专门从事北京郊县的土地价格咨询。在外商涌进北京的时代,他脑袋里的信息、数字和金钱的比值大概要以平方计算,仅从北京首都机场至假日酒店的农田上,他就能赚到相当于在农业部工作一辈子所能领到的工资。北京艾迪尔(IDEAL)咨询公司由青年知识分子组成,领头的是因某种原因被开除的大学讲师,其他主管曾留学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等世界著名学府,还有担任央视英语节目的主持人。公司于1992年11月成立,1993年3月就搬进当时租金最昂贵的国际贸易大厦。这座大楼里大多是外商公司,以色列和韩国大使馆也设在里边。小小几十平方米,每月租金4千美金,按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为35 000元左右,是国有企业中盈利最佳的公司(如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里一名业务员两年的工资。IDEAL公司生意蒸蒸日上,除向国内企业咨询外,还代理英国壳牌(SHELL)石油公司和法国烟草公司的业务,并承包了北京计算机研究所的两个部门的工作。IDEAL租用黄金地段的商业楼表明他们的先锋意识,每月付4千美金的租金就是公司最好的广告。

1991年,在民企自己的产值比率中,第二产业占70.3%,第三产业占29.7%。1993年,在民企自己的产值比率中,第二产业下降到56.6%,第三产业上升到44.4%。第三产业尚未充分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在过去的25年中,服务业发展整体而言落后于GDP增长:尽管在1979~2003年间,服务业年复合增长率为10%,略高于GDP的年复合增长率9.4%,但自1990年起,其增长速度开始低于GDP的平均增速。1998年,全国民企产业分布具有如下特点:①以第三产业为主。至1998年底,从企业户数指标看,投资于第三产业的民企户数比例占总户数的55.74%,第一产业占2.05%,第二产业占42.21%;从投资人数指标看,第三产业比例占58.79%,第一产业占1.73%,第二产业占39.48%;从注册资金指标看,第三产业占62.53%,第一产业占1.69%,第二产业占35.77%。除雇工人数指标外,第三产业各项指标均居各产业之首。②第二产业雇工人数最多。从雇工人数指标看,第二产业占55.94%,第一产业占2.04%,第三产业占42.02%。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的雇工人数最多,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1998年,民企在制造业的雇工人数达715.62万人,占第二产业全部工人数808.42万人的88.52%。③第一产业发展最快。从1995~1998年的平均增长速度看,第一产业各项指标增长最快。从户数指标看,第一产业年均增长57.64%,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15.35%、28.17%;从投资人数指标看,第一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为50.14%,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16.97%、31.94%;从雇工人数指标看,第一产业年均增长56.79%;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15.82%、27.36%;从注册资金指标看,第一产业年均增长63.80%,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33.87%、43.58%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4537.html

更多阅读

《险道三十年:中国民营经济启示录》第二篇第十章机制更新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仔细观察便发现城市居民所从事的职业呈现出新的变动,有从事股票买卖的股民,有房地产或贸易经营者和经纪人。新颖的产品和项目大部分是由个体工商户、民企和三资企业或自由职业者开发经营的。与此同时,国家正在

《险道三十年:中国民营经济启示录》第二篇第九章打破垄断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计划委员会(现称发改委)——计划经济的首要执行部门坐落在北京西城的钓鱼台国宾馆对面,琉璃瓦大屋顶和灰白瓷实的墙体,内外部结构都呈现着苏式和中式建筑的结合,形象地体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民(私)营

《险道三十年:中国民营经济启示录》第二篇第八章集市新生(1)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1994年,全国集市贸易零售额占全社会零售额的37.2%,它既是古老的商品市场,又是现代市场经济开始时的初级商品市场。几十年来,农村集市不但得到恢复,而且有了意想不到的发展,可以说是超级市场的雏形。沿海的集市非常

声明:《《险道三十年:中国民营经济启示录》第一篇绝境与生路——经济转》为网友草莓不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