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供给学派 《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九章之9.4计算机管理学派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将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近来,由于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管理中已普遍采用计算机。目前发达国家中,应用于企业管理和其他非数值处理的计算机占装机总数的80%以上。在企业管理中采用计算机,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概 述

计算机管理学派继承了系统学派的观点,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因此,对这个系统的管理就需要采用系统的工具和软件。随着计算机在管理方面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很多管理住处系统软件平台以及管理概念。

EDI(电子数据交换)

作为一种电子化商业贸易方式,通俗地讲,EDI就是标准化的商业文件在计算机之间从应用到应用的传送和处理。EDI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往来文件,以标准化、规范化的文件格式,无需人工介入,无需纸张文件,采用电子化的方式,通过网络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直接地进行信息业务的交换与处理。相对于传统的订货和付款方式,传统贸易所使用的各种单证、票据全部被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换所取代。EDI系统的大范围使用,可以减少数据处理费用和数据重复录入费用,并大大缩短交易时间,降低库存和成本,提高效率。

MIS(管理信息系统)

|www.aihuau.com|8

MIS是综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相结合,进行信息采集、加工、存储、传递的人机信息系统。MIS能够实测企业各种运行状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MIS作为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已发展成为企业的神经系统,成为企业未来发展与成功的基石。

MRP(物料需求计划)

 西方供给学派 《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九章之9.4计算机管理学派
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订货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以库存控制为核心的MRP软件(时段式MRP),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软件的起点。其主要目标是确定每项物料在每个时区的需求量,从理论上部分解决了企业订货的时间和数量不精确的问题。70年代,闭环式MRP系统除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全部纳入MRP,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MRPII(制造资源计划)

  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MRP只涉及物流的缺陷,MRPII纳入信息流、资金流,增加了生产能力的平衡、计划下达过程和实施过程的反馈调整等功能,信息可与其他系统共享。如MRP加上生产计划可以建立供应计划,而库存记录可用来进行成本核算,逐步形成集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一般包括八大模块,即销售管理、生产计划、MRP、生产作业计划、采购管理、能力需求计划、数据管理和库存管理。

MRPII是一套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工具——计算机,规范企业各项管理,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企业的各种制造资源和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实行有效组织、协调、控制,在确保企业正常进行生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量、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率等,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ERP(企业资源计划)

面对全球化竞争,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上市时间(T),改善质量(Q),降低成本(C)以及完善售前售后服务(S),成为企业的永恒主题。围绕上市时间、质量、成本、售前售后服务,展开了企业管理变革和技术创新。ERP把原来的MRPII拓展为围绕市场需求建立企业内外部资源计划系统,把客户需求、企业内部制造活动、供应商的资源融合在一起,完全按市场需求制造。其基本原理是将企业的制造流程看做是一个从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到客户密切相关的“供应链”,运用计算机硬、软件手段尽力缩短这个“供应链”,提高其运转效率,为企业产品质量、市场需求和客户满意提供保障,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DSS(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帮助决策者利用数据、模型和知识去解决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人机交互系统。主要由人机接口、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等组成。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斯科特8226;摩顿(Scott Morton)首次提出DSS概念以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目前,人们对数据库和知识库的表示研究已取得了巨大成功,如数据库有成熟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知识库有PROLOG语言中的一阶谓词。但对模型库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单个模型的应用水平上。主要原因是模型库与数据库有着较大的差别,使它的开发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模型的表示及其建模是一个较难的课题。

ES(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计算机化的系统,它在某些特定领域内,能以人类专家的水平去解决该领域中的问题,在某些方面甚至可能超过专家。

专家系统有以下特点:(1) 取众专家之长;(2) 凭经验进行启发推理,即以知识为基础;(3) 以适当的方式与人进行对话,包括使用自然语言;(4) 基于符号描述进行操作和推理;(5) 能处理有错误的数据和不确定的判断;(6) 同时考虑多个不同的假设;(7) 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解释。

CRM(客户关系管理)

  CRM是指通过管理客房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密切关系的动态过程和经营策略。CRM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管理哲学,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角度来理解。

  1. CRM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作为最重要的企业资源,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深入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实现客户的终生价值。

  2. CRM又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与客户相关的领域,通过向企业的销售、市场和客户服务的专业人员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客户资料,并强化跟踪服务、信息分析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协同建立和维护一系列与客户和生意伙伴之间卓有成效的“一对一关系”。一方面使企业得以提供更快捷和周到的优质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吸引和保护更多的客户,从而增加营业额。另一方面则通过信息共享和优化商业流程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3. CRM也是一种管理技术。它将最佳的商业实践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一对一营销、销售自动化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销售、客户服务和决策支持等领域提供了一个业务自动化的解决方案,使企业有一个基于电子商务的面对客户的前沿,从而顺利实现由传统企业模式向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现代企业模式的转化。

SCM(供应链管理)

  1989年,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斯(Graham Stevens)初步提出了SCM的概念,到现在SCM的实践已经扩展到一种所有加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使之从一种作业性的管理工具上升为管理性的方法体系。

供应链是现代企业的一种新的业态形成,它通过有效的客户和市场管理、对客户需求的准确预测和迅速反应,以及最大限度地降低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销售整个过程的库存和运转费用,为终端顾客提供最大的让渡价值,提高供应链成员整体的竞争力。

BPR(企业流程再造)

  BPR是1993年由美国的迈克尔8226;哈默(Michael Hammer)和詹姆斯8226;钱皮(James Champy)在《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提出的。200年来,人们一直遵循亚当8226;斯密的劳动分工的思想来建立和管理企业,即注重把工作分解为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步骤。而目前应围绕这样的概念来建立和管理企业,即把工作任务重新组合到首尾一贯的工作流程中去。他们给BPR下的定义是:“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现代企业的主要运营基础,必须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它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它的重组模式是:以作业流程为中心、打破金字塔状的组织结构、建立横宽纵短的扁平式柔性管理体系,使企业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高效率和快节奏、适合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实现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有效沟通、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较大的灵活性。以集体智慧将企业系统所欲达到的理想功能逐一列出后展开功能分析,经过综合评价和通盘考虑筛选出基本的、关键的和主要的系统功能,并将其优化组合成企业新的运行系统。BPR的提出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是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全盛的一种管理思想。

重要理论观点

现代管理理论总结

现代管理理论的归类

在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出现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国势与经济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生产经营方式以及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致使企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实践要求产生新的管理理论。这个时期除了行为科学理论得到长足发展以外,许多管理学者(包括社会学家、数学家、人类学家、计量学家等)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对管理学的见解,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学说,从而形成了许多学派。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形成了盘根错节、竞相争荣的局面。

  不同的学者也根据各自不同的认识对这些理论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归总。1961年,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8226;孔茨发表的《管理理论丛林》一文把当时西方的管理学派分为六个: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群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学派、数理学派。还有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补充,如经济分析和会计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工业工程学派,等等。1980年,孔茨又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一文,指出西方的管理理论已经发展到十一个:经验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权变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管理过程或管理职能)学派。

  美国的管理思想史学家丹尼尔8226;雷恩则把西方的管理理论分为三大学派。第一个学派是管理过程学派,这个学派一共延续了五代,第一代是以法约尔为代表的同一时期的管理学家;第二代是以纽曼、孔茨为代表的管理学家;第三代以后就进入了管理理论丛林,并且各种学派混杂交错在一起形成共同繁荣的局面;第四代主要指系统管理学派和管理比较研究;第五代主要指权变理论学派。第二个管理理论学派是指组织行为学派。第三个管理理论学派主要指管理科学即管理中的数量学派。

  美国的管理思想史学家劳德8226;小乔治把西方的管理理论划分为四大学派:传统学派(科学管理)、行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数量学派。

  而管理学家哈罗德8226;波拉德把西方的管理理论分为三大学派:(1)工作学派,其中包括泰勒、吉尔布雷斯、甘特、德鲁克等;(2)经验学派,其中有法约尔、谢尔顿、巴纳德等;(3)社会学派,其中包括福莱特、梅奥、麦格雷戈、赫茨伯格等管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

现代管理思想对管理思想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的主要课题开始由如何提高组织内部效率转向了组织如何适应环境的领域,探讨组织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活跃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许多多新的管理理论相继涌现,争相竞荣,可以说一个新的管理理论丛林已经枝繁叶茂。由于研究条件、掌握材料、观察角度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看法和形成不同的思路,从而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而各种现代管理思想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主要在于:

  1. 由“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的转变。

2. 由“定性分析”向“定性、定量”分析结合的转变。

  3. 将科学的技术与方法引入并运用到管理之中,帮助进行计划、控制过程。

现代管理理论的缺点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说,西方当代的管理理论已经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学派,然而到底将某人划分为哪一个学派,各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这是由许多原因形成的。孔茨在他的《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它们是:

1. 语义上的混乱。“管理”这个词多数人同意是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把工作做好。这里所说的“别人”是指正式组织中的人,还是左右群体活动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在管理中,对人是加以统治、进行引导或加以教育,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又如“组织”这个词,管理过程学派大多用它来表示一个企业的工作职权结构,即企业中的正式组织。而另有些组织理论家把组织看成一切群体活动中的人的关系的总和,几乎把组织与社会结构等同起来。还有人把组织作为企业的代名词。又如“决策”一词,有人只把它看成从各种方案中选择一种方案的过程,而另一些人认为应当包括管理的整个过程。又如“领导”一词,有些人把它看成管理的同义词,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还有如“人际关系”,有的人把它理解为受一定的思想情绪的控制,有的人把它理解为人际关系的技巧。

2. 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有人认为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活动都是属于管理的范围,而有的人则认为范围则要小一些。关于管理学的范围,有人认为等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范围的总和,有人则认为不是这样的。由于对管理和管理学定义和范围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以至于把一切事物都归纳到管理学的范围,这样就降低了管理理论的科学价值,对实际就没有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3. 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先验而加以抛弃。法约尔、厄威克、古利克等人将管理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分析和见解,却被人认为是先验的假设而加以抛弃,这只会造成管理学理论上的混乱。

4. 曲解和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如有人抓住企业中存在的隶属关系的混乱而否定统一指挥的原则,对于过去的理论攻其一点不顾其他,这样也会造成管理理论上的混乱。

5. 管理大师缺乏沟通。管理理论中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都是由于管理学者们不愿意或不能相互了解造成的。这些管理学者们由于各种原因,以至于相互间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够。

现代管理理论的历史贡献

  尽管各学派彼此相互独立,但它们的基本目的是相同的。这些理论的核心目标集中在管理的合理化,提高企业的业绩。它们在管理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 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可以根据组织各层次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进行组织、分析和提炼,并帮助决策。

  2. 现代管理理论为管理提供了各种工具。模型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组织的复杂性及所处的环境,也使我们更精确地控制和管理。

  3. 现代理论学派的视野已大大超出关于评价比较方案过程的范围。它们把评价方案仅仅当成考察整个企业活动领域的出发点,决策不再单纯地局限于某个具体问题上,而把企业当做一个“小社会”来予以系统地、广泛地考察,因而又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

我们认为现代管理理论在不断发展,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各种流派进行介绍,将有助于认识管理思想史发展历程中各种学说、各种流派异彩纷呈的局面,更好地使我们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并最终走向管理最优境界的理论领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4657.html

更多阅读

西方3第九章 《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九章之9.1权变理论学派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汤姆8226;彼得斯9.1 权变理论学派  概 述  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权变理论认为,在组织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

声明:《西方供给学派 《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九章之9.4计算机管理学派》为网友挥剑断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