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原理读书报告 孵化管理是中国式管理科学的本原(一)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必然要求和促进知识型企业的出现和升级,必然伴生知识型生产要素的价值化和资本化,我们将其概括为知识型生产要素的智本化进程。事实上,随着知识型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知识型生产要素已经客观上成为了各种生产要素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要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环境发生了质的变迁,企业管理的哲学和科学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革,从集权到分权,从生产导向到消费者导向,从机器管理到人本管理,从细密分工到流程再造,企业管理逐步走向柔性化、网络化、人性化、人本化、知识化、智本化。特别是,本世纪近10年来,知识经济掀起的前所未有的“智本化浪潮”正以巨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社会,也改变着企业管理。

  之于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思维,之于中国品牌和中国品牌价值,之于中国式管理哲学和中国式管理科学,在这次智本化进程中,可以说是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波。这次冲击波主要来自三方面的力量,超技术的力量,泛信息的力量,智本化的力量。这次冲击波主要引擎了两个趋势,全球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互联网生发的泛信息传播和核心项目产业链竞争效应,使得企业的兼并与重组、产品的仓储与销售,各种资源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各种竞争和博弈变成在世界范围内团体和和团体的竞争。然而,我们认为,这次冲击波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更大的意义和价值应该在于,中国的企业从此必须或者只能主动地将自己的发展路径、竞争思维、管理方略、价值取向,置于一个空前开放的、国际化的复杂系统与复杂巨系统之中,去去伪存真,去融会贯通,去创新发展,去自立自强。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差距不仅在于技术和信息,更在于对技术和信息的智本化程度,也即对技术和信息的价值化水平。而实现智本化或价值化的直接途径就是管理。有经济学家曾指出,一样的企业、一样的设备、一样的技术、一样的资源,只要运用先进的、适合的、有效的管理,我们的产出完全可以再增加50%。所以,学习、发掘、研究、探索并应用先进的、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哲学和管理科学,即中国式管理哲学和中国式管理科学,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永续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多少代中国人,特别是这一代中国人的重任。

  之于中国式管理哲学,我们非常尊重的中国式管理之父,研究中国管理哲学30多年的曾仕强老师以以人为本的“人性管理”哲学思想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核心基础。曾仕强老师预言,中国式管理是人类解决21世纪全球化与本土化矛盾的唯一正确途径。然而,以“人性管理”为理论核心基础的中国式管理哲学与中国式管理科学毕竟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更需要在中国式管理哲学的基础上去探究适合中国人也能适合人类的,可以“文而化之”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型。实际上,中国的企业家们在借鉴、探究和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工具和模型上,一直是非常努力和认真的,但绝大多数对结果的感悟却是失望的、迷茫的、错位的、无助的。经过研究和归纳,我们认为,21世纪最适合中国人也能适合人类的中国式管理工具和中国式管理模型应该是“孵化管理”。

  一、美德日三国的管理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阐述孵化管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和阐述一下其他发达国家的管理特色和风格。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国家的企业管理模式,往往与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密不可分。

  先看美国,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生产国+多样性的移民国家,这是美国的最重要特征。与之相应,移民性使得美国社会在崇尚个人奋斗上突出于其他任何国家,在企业里也是如此。因此,美国的企业管理特别注重“两用”——实用和效用。任何一项技术或者措施能否被企业采纳,关键看其是否具备“两用”。所以,美国人在家里就可以上班,原因就在于只要能够完成任务,企业就不会特别在意形式。其实,这种看似松散的个人主义管理,对员工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因为它客观上为美国式的个人奋斗、个人创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正是这种强烈的个人奋斗精神与管理创新的长期结合,形成了美国式的企业管理模式:个人激励+实用性绩效。

  再看德国,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而德意志民族稳重诚实,事无巨细都体现出认真来,甚至认真二字可以说已经深入民族骨髓。这种性格体现到企业管理上来,转化成了德国人强烈的质量意识,强烈的质量意识已经成为了德国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如此使得德国的产品质量在全世界的可信度都可谓首屈一指。另外,在千方百计提高员工质量意识的同时,德国企业对管理创新和技术研发人才的培训和深造费用也是百分之百买单,特别是在有限领域的专注与深入上,他们往往采取“集中优势兵力”的作战模式,因此,德国企业总是表现出非凡的独创性。德国式的企业管理模式的独到之处可以归纳为:核心技术+严谨型质量。

  再说说日本。日本本来是和我们的文化同宗的,但同宗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各有千秋。日本岛狭人多,资源匮乏,曾被认为“除了阳光和水,什么都没有”。然而,正是迫于这种压力,培养和锻炼了日本人强烈的团队意识。日本人与美国人相反,不很突出个人作用。体现在企业文化中,企业组织呈现出一种整体取胜、默契配合的状态来,从而使得整个组织的运转效率达到最高。日本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人人都是主人翁,几乎所有员工都要参与到所有工作环节的改进和提高中来。为大家舍小家,为整体舍个体,即是日本社会的价值观,也是日本企业最核心的企业文化生态。日本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应该是:团队意识+参与式管理。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报告 孵化管理是中国式管理科学的本原(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4739.html

更多阅读

大脑极速运转 消费者的大脑思维究竟是如何运转的?(一)

有朋友我,都说要拥抱互联网时代,当今时代我该如何跟消费者进行交流互动?在我看来,消费者的本质其实并没有变,这个本质就是消费者在产生购买决策中的思维系统。而理解消费者大脑中的思维系统,这对于我们打造品牌,与消费者沟通来说,是非常非

中小企业:品牌,不是你想的那样(一)

- 品牌寻根三步曲:一个品牌从无到有的过程 -前言:品牌不该是这样!一、品牌来不及做,先做品牌故事吧。品牌不是一个简单的拍脑袋过程。在服务企业以及与客户的接触过程中,很多客户都往往将品牌简单的理解成了一句广告语,或者一个广告片

深夜食堂老板的故事 食堂老板教你暴利是怎么来的?(一)

 经营食堂应该是最简单的小生意,假设你是食堂的小老板,怎样才能有效防范食堂采购中的贪污问题?这可是一道考管理者的综合题,因为任何商品的标准都不如粮 油青菜油盐酱醋鸡鸭鱼肉复杂;任何商品质量都不如每天需要变换口味的饭菜难以衡

《探源“管理学”》之:管理艺术——运筹时间的艺术(一)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其实,时间比金钱还宝贵,因为金钱买不来时间。时间是一种特殊的、稀有和独一无二的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时间的消耗,就意味着效率的提高,就意味着财富的增加。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时间的要

《探源“管理学”》之:管理艺术——运筹时间的艺术(二)

如何科学的运筹时间《现代企业领导艺术》一书,提出了合理利用时间的十大诀窍:(一)工作时间的统一运筹。在自己可控的时间内工作要紧张而有节奏,并尽力把不可控时间转化为可控时间,善于在不可控时间内处理事务。(二)善于区分重要工作和一

声明:《科学管理原理读书报告 孵化管理是中国式管理科学的本原(一)》为网友与我无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