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智慧:一体两面(上篇)2



 

这也体现出了之中、西方间在“发现事物的另一面”的不同。一般来说,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通常是AB式:当你发现了A,沿着相反的方向,就会顺利的找到B。而西方人思考问题的方式,通常是ABC式:在A与B之外,发现或发明第三种状态C。

 

感慨一下:把事物一分为二之后,再将它们合二为一,我估计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才会做这样的事。看似结局大圆满,实则缺少发明创造的能力。相反,“好人变坏人、坏人变好人”的思维方式,在西方人看来,多半是糊涂辨证法,等于什么都没说。那么,西方人会从“好坏之变”中发现什么哪?我猜想,它们可能会发现(发明)另一个元素,即:环境。它们可能会这样说,恶质环境使得一个人从善的一面走向了恶的一面,或,良好环境使得恶人心中善良的一面被唤醒。

 

在这里,我不想(也没这个资格)就中西方之间思维方式的优劣,说三道四或做个是非曲直的判断,而是想表达这样一种看法:西方人的“发明观”和中国人的“整体观”,都是试图发现事物另一面的方法。两种方法截然不同,但却殊途同归,最终都表现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观点或新看法,相反,假如没有新观点或新看法,才是最为糟糕的事情。

 

那么,如何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越是尖锐的东西,往往越是具有穿透力,具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神奇效果。

 

尖锐的东西在管理层面其实就是“角度”。譬如,你如何将“难解难分的精华与糟粕”区分开来?有人第一反应可能是使用原则,可原则是什么?实际上,原则本身就是一种角度。换言之,使用不同的原则,其实就是使用不同的角度。在这里,角度不等同于西式发明观,因为“发明”代表着一种科学的精神,角度却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而出现的不同看法,它更多的是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

 

因此,“发现事物的另一面”,既非西式的发明观、也非中式的整体观,而是第三种力量,即:角度的力量。

 

所谓“角度的力量”,大概是这样一种情景:当你找到了事物的两端,你需要沿着其中的一个终端或极端继续深入的把它一分为二,而不是去找两个终端或极端的中间点(中庸之道)。角度是用来区分的、而不是用来融合的。实际上,中庸之道作为人际关系层面的用语,可能会令你不偏不倚、如鱼得水,可在发明创造层面上,却恰好是一个敌人,它将原本清晰的已经分开的东西再次模糊起来,相比之下,西方人所说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才是发明创造的真谛。

就如同磁铁再小也有两极一样,你需要一种创造的能力,将“极端”一分为二。

 

通常来说,我们把能够将“极端”一分为二的人,称之为大师。譬如,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就是将“知识”这个看似无法再分的极端,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知识的窗口。再譬如,伯茨明格将“战略”称之为“手艺”,形成了与迈克尔·波特的战略差异化(其实是理性化或科学化)相对应的另一端。实际上,战略科学化和战略手艺化,恰好是“战略”的一体两面。假如你能够继续将其中的一个极端----譬如将伯茨明格的“战略手艺化”,拆分为“经验战略”与“个性战略”----没准你也能够成为一名管理大师。

 

譬如,“需求端”和“供应端”,是企业组织的两端。用中国古老《易经》的话来说,就是:供应端是阴面,是限制面或支持面,而需求端是阳面,是不断生长的成长面。

 管理的智慧:一体两面(上篇)2

 

那么,在需求端、而不是供应端,你如何不断深入的一分为二,将模糊不清的消费群体划分为一个个截然不同的个性群体?相反,在供应端,即使你不断的一分为二,最多,你也仅仅成为一名出色的成本管理大师。当然,假如你试图在需求端和供应端之间寻找某种所谓平衡,你最多也就是个随大流的平庸企业。

 

以酒店业为例,说说需求端(而非供应端)不断一分为二的分裂演化历程。

 

早前的酒店业,是沿着“星级酒店”的方向在演进。一般来说,星级越高,酒店的软/硬件服务越高档,价格也是随之水涨船高。当下,星级酒店最高的星级,已经不止是高档的五星级,而是演化到了的几乎接近极至的超级奢华的七星级,似乎酒店业的竞争,已经到了“只有华山一条路”、而无其它的竞争路径可走了。

 

可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经济型酒店”的异军突起,打破了早前酒店业“星级酒店”的演进方向。2002年,携程与首旅集团共同投资建立经济型酒店“如家酒店”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经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一般是指以大众可以支付的价格为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酒店。它的特点是把客房、而非餐饮或娱乐作为经营的绝对重点,换言之,经济型酒店是在做减法、而非加法。那么,在 “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之外,就没有其它的第三条路可走了哪?未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4743.html

更多阅读

管理的智慧:一体两面(中篇)6

譬如,马云作为电子商务的领袖,几乎没有人说他“很极端”,他是以笑面虎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但事实上,从管理层面而言,马云不但十分极端、而且顽固不化(坚持的意思)。 

管理的智慧:一体两面(中篇)5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是官方正式发布的消息,组织氛围却恰好相反,它是通过“听说、耳闻、传说”等等不实的传闻而产生的所谓小道消息。有些人把“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视为组织文化的洪水猛兽,其实它就是组织氛围所散发出来的气氛或信息。

管理的智慧:一体两面(中篇)4

所谓“圆桌会议”,意味着一个管理名词的出现,那就是:组织氛围。一般来说,创造的场景,总是热热闹闹、打打闹闹、近乎随意的发言或质疑的状态,相反,不苟言笑的板起面孔的一副训诫状,多半与创造这件事无关。我们常常评论说,这个组织的氛围很不

管理的智慧:一体两面(中篇)3

我曾经说过一个结论,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业时代管理是试图将一群人变成一个人;知识时代管理是将一群人还原成个体的本来面目”。其实就是描述在制造环境下和创造两环境下,组织如何对待组织里的个体。 

管理的智慧:一体两面(中篇)2

因此,企业组织的目的,也有两个或两端:一端是制造,另一端是创造。 它的言外之意,我们需要将组织的目的一分为二,并且清晰的知道:是为制造、还是为创造?因为它直接决定了

声明:《管理的智慧:一体两面(上篇)2》为网友尽多少欢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