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族信托个人理财 《奔奔族理财》甲篇之远离‘月光族‘,让财富从零开始积累



现在年轻人中流行着一种享乐的消费观念,他们每月的收入全部用来消费和享受,每到月底银行账户里基本处于"零状态",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月光族"(每月工资都花光)这个群体。"月光族"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每月挣多少,就花多少;往往穿的是名牌,用的是名牌,吃饭下馆子,可是银行账户总处于亏空状态;他们偏好开源,讨厌节流,喜爱用花掉的钱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认为花出去的才是钱;他们还常常认为会花钱的人才会挣钱,所以每个月辛苦挣来的"银子",到了月末总是会花得精光。这就是"月光族"的真实写照。

  看过本书前面内容的朋友应该很清楚了,"月光族"表面上看起来十分风光的生活,实际埋藏着巨大的隐患,他们的资金链是处于"断开"状态下的。没有积蓄,所有的收入都消费了,看似潇洒的生活方式是以牺牲个人风险抵御能力为代价的。导致的后果是:这些人很有可能因为一次意外(疾病、失业等),而使个人资金流出现严重问题,以至于无法抵御这些不良影响的作用;更不要指望他们能独立解决个人面临的成家立业、赡养老人以及抚养子女的问题了。所以,"月光族"风光表面背后的本质是一种被动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会把你变成一只"待宰的羔羊",当风险来临的时候你只能"束手待毙"。

  再从心理角度来分析,其实"月光族"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成熟的心态。经过调查,可以发现"月光族"往往跟单身是划等号的。而已经成家的人,或者已经有男(女)朋友,并且计划要成家的人往往都不是"月光族"的成员。为什么会这样?实际上道理很简单,你见过结婚后的人花钱大手大脚,每月把账户里的钱都花光光的家庭么?很少见吧。因为他们需要养家,养孩子,怎么能轻易让自己的家庭暴露在风险之下呢?压力迫使他们必须有风险意识。而单身的时候,往往"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父母暂时不用赡养,也没有孩子要负担,挣了多少钱,都用于个人消费了。所以很自然地,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消费,慢慢成了"月光族"。说得深一些,因为这时候他(她)自己还是个"孩子",还没"长大"。这儿有两个对比典型,大家看了会有更直接的体会。

  张小姐毕业于北京一所著名高校,毕业后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两年,月薪4 000元,除去每个月的房租、生活费,张小姐喜欢逛街,到西单中友百货买衣服,每周至少一次。此外,每月还会在三里屯酒吧小酌两杯,一个月下来,4 000元往往不够花。有时候还不得不跟好友借钱。结果两年工作下来没攒下什么钱。张小姐今年已经25岁了,她很庆幸自己是个女孩,因为自己可以找一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男朋友,并希望男朋友最好能有套房,这样她就不用为买房操心了。张小姐是一个女士,她可能在成家方面需要付出的相对较少,但是她真的就不需要存有一定的资金了么?假如她能嫁一个"钻石王老五"还好说,倘若嫁一个收入平常的人,要想成家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再假如不是张小姐,而是张先生,再过两年就要面临成家的问题,月月花光,怎么买得起房?虽说不能以钱财作为婚姻的基础,但是真的会有女孩愿意嫁给一个没有一点积蓄,又买不起房子的男人么?其实与北京普通市民的平均工资相比,张小姐的工资算多的了。即便这样,她依然抱怨:"每到月底,我就两手空空,望眼欲穿地盼望着下个月的薪金。"

  老李,33岁,是在北京望京建筑工地干活的民工,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一天挣25元钱,加上夜班,每月收入也不到1 000元。在扣除吃、住及吸烟钱后,他每月仍坚持给家里寄700元。算一算,两年下来,家里收到老李16 400元的汇款。试想想,张小姐的月收入是老李的4倍,可是两年下来,老李有了16 400元的积蓄,而张小姐还是"一文不名" 。看来大学毕业的张小姐的理财智商还不如民工老李。

  这里我们不去讨论收入问题。从事的劳动不同,付出不同,收入自然不同。但张小姐每月消费4 000元还不够,老张每月收入不足千元却颇有盈余,这个反差是不是过大了?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像张小姐这样,有高学历、高收入的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一般在IT、金融、出版、媒体、艺术等领域工作。他们小时候在长辈的百般疼爱的环境中生活,手里攥着亲人们给的零花钱,衣食无忧,学校里的学费、生活费大多也都是家里供给,所以已经养成了只知道消费不知道节省的习惯。一旦踏入社会,敢于超前消费、高档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花他人的钱享受自己今天的生活,大量的钱花在服装、化妆、餐饮、旅游、娱乐等方面,花到两手空空,再想新的办法,这就是所谓"月光族"。他们没有想过,一般来说,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在2~4年的未来,不仅要买房、结婚,还可能要赡养4位长辈(自己的父母和爱人的父母)和抚养至少1个子女。所以,今日潇洒轻松的"月光族",明天的生活将要有多少等待克服的困难。也许有人会说,父母都有养老金不用我养,我也不结婚生子,所以不用考虑这些。这里我们不对这种生活方式加以评论, 但是这种生活态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她)的人生观。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像这样在"幸福"中挥洒钱财和青春,在关爱中沉溺于生活享受的"月光族",对家庭、社会有多少责任感,让人心存疑虑。

 月光族信托个人理财 《奔奔族理财》甲篇之远离‘月光族‘,让财富从零开始积累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句,我们国家现在发展得很快,我们这些年轻朋友却没有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这也许与教育有关。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日本这些国家,比我们富裕得多,但他们仍然教育年轻人要俭朴,要自立,要奋斗。在美国、日本,富家子弟,找活打工的并不罕见。这在他们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我们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族大多是被宠大的,他们的父母吃过太多的苦,所以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吃一点点苦,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大手大脚、不计以后。所以,青年朋友们,当你们懂得这个道理后,在为未来生活开始着手理财的时候,也希望你们保留并发扬理财的观念,以后千万不要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要教育自己的后代懂得吃苦,懂得自立,懂得自己创造和管理财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对他们的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5455.html

更多阅读

《奔奔族理财》乙篇之本章小结:正确理财三个观念

理财基础第一步:知己知彼,分析个人(家庭)财务收支。   理财基础第二步:制定合理的储蓄计划。   理财基础第三步:如何存款最合算-- 简单而重要的储蓄技巧。   (1) 银行基本存款方式及利息介绍。   (2) 银行存款使用技巧:12存单法

理财平台晴天助 《奔奔族理财》乙篇之月入3 000元的理财方案

一般来说,月收入的10%~20%留存下来用于理财比较合适。年轻朋友月入2 000元,每月就可以存200~400元;月入3 000元,每月就可以存300~600元。其实,存钱多少并不是关键,关键是理财习惯的养成。要知道,理财必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如果你目

奔奔族理财 《奔奔族理财》乙篇之理财初期的保险投资

关于其他投资方式,我们在后面的提高篇中会详细地介绍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方式。在此我们只对这些有别于储蓄的投资方式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人身保险:个人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父母保险   在一般人的理财观念中,保险往往是被忽

声明:《月光族信托个人理财 《奔奔族理财》甲篇之远离‘月光族‘,让财富从零开始积累》为网友点烟抽寥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