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的棱镜 《稳定不稳定的经济》第二章之解读资产负债表



当大政府存在盈余或者赤字时,就会使用或创造金融工具。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出现巨额政府赤字时,包括金融组织(比如银行、储蓄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内的其他部门会通过获得政府债券为赤字融资。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复杂金融系统的经济环境中,在该系统里,盈余部门——在1975年是家庭部门——并不需要直接从赤字部门获取负债,而是通过从金融机构获得债务从而为这些赤字进行间接融资。在我们所在的经济环境中,银行、储蓄机构、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机构最有可能成为企业、政府和家庭最直接的债务所有人。家庭可以获得金融机构的各种债务,例如,领取退休金权利、保险政策退保现金值、活期存款,以及其他各种储蓄或定期存款。因此,各部门之间盈余和赤字的变动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主要来自金融机构获取和出售资产的行为。

在最近几年里,一些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对政府债券的直接买卖发生了很大的波动。表2.6中显示了国内私人部门在1972—1975年之间对政府债券、国库券和机构发行的债券的购买情况。政府组织(比如联邦储备系统、政府机构或者政府主导的机构)购买的债券和外国人购买的债券都从发行的总债券中扣除,以得到国内私人部门购买的债券。

表2.6 美国个人购买政府债券总额,1972-1975年(10亿美元)

 1972 1973 1974 1975

家庭 0.6 20.4 14.5 -0.9

|www.aihuau.com|16

非金融企业 -2.4 -1.8 3.5 16.1

州和地方政府 -3.4  -0.2 -0.1 -5.8

所有非金融部门 1.6  18.8 18.1 21.1

商业银行 6.5  -1.3 1.0 30.3

储蓄和贷款协会 4.3  * 3.3 11.1

互助储蓄银行 1.4  -0.5 0.1 3.6

信用社 0.8  0.2 0.2 1.9

人寿保险公司 0.3  0.1 * 1.3

私有退休资金 1.0  0.6 1.1 5.4

州和地方政府资金 -0.6  0.1 0.6 1.7

其他投资公司 -0.4  -0.1 -0.3 -1.0

所有金融部门 13.6  -0.4 6.7 57.1

全国所有部门 15.2  18.4 24.9 78.1

资料来源: Flow of Funds Data,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1972、1973和1974年,虽然在总的数量上私人部门购买的政府债券逐年小幅上升,但购买的政府债券数量没有明显变化。1972年债券的主要购买部门是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和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共购买了122亿美元的政府债券。然而,1973年和1974年,主要购买债券的单位变成了非金融机构——尤其是家庭部门:1973年,家庭部门购买了204亿美元的政府债券,以至于其他国内私人部门共减少了200亿美元的债券持有量。1974年,家庭部门购买145亿美元的政府债券,非金融机构购买了35亿美元。当年,金融部门主要是与抵押贷款相关的储蓄和贷款协会对政府债券存在净购买量。这种储蓄和贷款协会的净购买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下滑趋势。

1975年,政府债券的净购买模式与之前年份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这一年,非金融部门购买了200亿美元的政府债券,但是,与1973年和1974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庭对政府债券的持有量减少,而非金融企业的持有量则上升了161亿美元。此外,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持有量大幅增加。但是,最大变化在于,金融部门对债券的购买量。这些部门在1975年对政府的购买量达到571亿美元,比1974年多出了504亿美元。在这504亿美元的增加量中,303亿美元由商业银行购买,111亿美元由储蓄和贷款协会购买。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组织购买大量政府债券为政府的赤字融资,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政府债券不存在违约风险,事实上,不管政府债券合同上说明何时到期,都会到期。该合同只是名义上的,价格水平的变化才会真正地影响政府债券的购买力。此外,政府债券可以在市场上交易,而且该特征是由联邦储蓄系统最终授予的,而这种授权并不一定延伸至其他债券。因此,政府证券所有者拥有根据自己需要或偏好的变化修正投资组合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1975年通过购买政府债券,银行、储蓄和贷款协会、人寿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能够储存融资能力;它们可以在私人融资需求清淡的时候保留这种权利,直到需求旺盛时再将其出售。大规模赤字所产生的通货膨胀压力,在赤字当期完全不会被察觉到(正如1975年的情况那样)在经济衰退时购买的资产尚未处置而经济开始后续繁荣的时期,这种大规模的赤字最有可能发生。

表2.7显示了1972—1975年商业银行部门各种金融资产的净购买。各年的金融资产购买量有着非常明显的变化。1972年商业银行部门获得金融资产783亿美元。尽管1973年超过了1000亿美元,但是在1974年又减少到840亿美元,1975年的金融资产相对较少,为329亿美元。在1972—1973年的经济中,商业银行部门是一个推动性的、决定性的因素,然而在1975年则是一个被动的、非决定性的因素。

1972—1975年期间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银行取得资产的构成。1973年,大约521亿美元或净资产的50%以上都是未分类(NEC,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的银行贷款(比如对商业企业的银行贷款)。1973年,商业银行也获得了198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和106亿美元的消费信贷。很明显,银行部门是在将自己的金融资产向私人部门配置。但是,1975年经济严重衰退时期,所发生的情况与1973年的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仅是因为在1975年商业银行仅仅获得了329亿美元的金融资产,而且因为其中的303亿美元是美国政府的债券。未分类银行贷款减少了129亿美元,消费信贷小幅下降了6亿美元。而且,抵押贷款减少至31亿美元。最重要的是,1975年银行资源的配置从企业部门转移到了政府部门。

1975年的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债券和赤字大幅增加,这一方面意味着各企业和金融机构能够获取安全和有效的资产,增加了其投资组合的流动性,尽管总收入和就业是下降的。当银行增加其总资产和负债时,私人企业部门的债务将会减少。当政府债务较少而且应偿债务不大时,在经济衰退时期,各种私人投资组合,包括银行的投资组合中的政府债券不会大规模增加。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私人企业债的减少必然意味着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减少。1975年并没有发生企业债和公众持有的活期与定期存款的交互减少,是因为有不断增长的大量应偿公众债加入银行和企业投资组合中。

表2.7 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的净收益      (10亿美元)

 1972 1973 1974 1975

金融资产的净收益 78.3 100.2 83.9 32.9

 活期存款+现金  0.2 0.3 -0.2 *

 银行贷款总额 75.4 83.3 62.2 27.8

 借贷市场工具 70.5 86.6 64.6 26.6

 美国政府证券 6.5 -1.3 1.0 30.3

 直接融资 2.4 -8.8 -2.6 29.1

 机构发行 4.1 7.6 3.6 1.2

其他证券+贷款 25.7 25.9 19.1 6.4

 储蓄和贷款义务 7.2 5.7 5.5 1.3

 公司债券 1.7 0.5 1.1 2.1

 房屋抵押 9.0 11.0 6.5 1.9

 其他抵押 7.8 8.8 6.1 1.2

证券外的其他贷款 38.4 62.0 44.5 -10.1

 消费信贷 10.1 10.6 2.8 -0.6

 银行贷款 28.5 52.1 39.5 -12.9

 公开市场票据 -0.2 -0.8 2.2 3.4

公司权益 0.1 0.1 — —

担保贷款 4.8 -3.4 -2.4 1.2

备用现金+会员银行储备 -1.0 3.5 -3 1.0

其他银行间要求权 1.4 6.0 7.1 -5.4

杂项资产 2.3 7.2 15.0 9.5

资料来源:Flow of Funds Data,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1975年,由于大政府的存在和政府债券的大幅增加,企业和银行投资组合的违约风险降低了。由于企业不断清除存货,它们减少了对银行的负债同时增加购买政府债券。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购买政府债券而不是减少其资产和负债来增加流动性。包括家庭和企业部门在内的公众不仅购买像银行存款和储蓄存款这样的安全资产,而且减少与其收入相关的负债。因此,在1975年经济受到威胁的时期,投资组合中不断增加的大量政府债券是一个重要的稳定因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555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不衰老的活法》第二章(傅茂恒) 活法第二章读后的领悟

原文地址:《不衰老的活法》第二章(傅茂恒)作者:猫猫儿  武当养生调息法门  调吸是整个道家养生修炼中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环节。  武当内功的精髓之一就是调息法。当年,杨永恩师在传授我朱砂掌修炼秘诀的时候,总是强调要“息息归

宝洁大学 《向宝洁学什么》第二章(一)

系列专题:《向宝洁学什么》第二章宝洁关键品牌理念背后的故事第一节 关键是要让更多的人感觉到舒服宝洁经典案例在宝洁品牌经营的历史上,最耀眼的品牌是“象牙香皂”,这个品牌从诞生至今,已经存在了整整132年。1878年,公司创始人詹姆

汽车就该这样卖 《家具就该这样卖》第二章(一)

系列专题:《家具就该这样卖》第二章   跟实战情景12:我问顾客买什么家具,顾客都说“随便看看”了,我再跟着顾客会不会让他/她觉得反感错误应对(1)任凭顾客瞎转,做自己的事情去。(2)顾客自己看到合适的产品自然会喊我的。问题分析“

声明:《不稳定的棱镜 《稳定不稳定的经济》第二章之解读资产负债表》为网友笙歌欢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