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vs国王第三节录像 《记者圈》第二章第三节之离开是因为热爱



世上很多的事情表面上看充满矛盾,如离开是因为热爱。

笔者在大学期间,初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时,实在很难理解孙少安为何拒绝和青梅竹马的润叶结婚。孙少安辍学务农,润叶却在县城教书,社会地位的悬殊使得孙少安选择了一位山西的农村姑娘结婚。而今,在品尝诸多人生百味之后,笔者深刻理解到孙少安此举背后的意义。孙少安之所以离开润叶,正是因其深爱润叶。在无法提供给深爱之人一个好的生活环境的情况下,孙少安宁愿选择痛苦地离开,这便是典型的离开是因热爱。

前《青年时报》总编辑孙军的故事也是“离开是因为热爱”在现实中的写照。2007年年底,孙军离开从事了15年的新闻岗位,到上海就任复星集团总裁助理兼品牌部总经理一职。

1992年,自小受父亲影响的孙军,放弃了交通系统里最好的单位选择跨入新闻大门,从最底层的机动记者做到采编业务最高职务的总编辑,最终却选择了离开。进入是因热爱文字,离开却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媒体。

总编辑一职往往令人心力交瘁。新报纸上市之后,战战兢兢,深恐报道会出什么问题。时间一长,总编辑的神经高度紧张,无法松弛。初辞总编职务的孙军内心并未此而轻松,15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已给他烙上了深深的痕迹。

离开新闻岗位初期,孙军仍无法从中脱离出来。孙军在其撰写的《新闻无穷动》一书中写到,从宿雾返航的候机厅,欲买几份菲律宾的报纸,同行的内子哂问:呦,懂菲文?答曰:看看版式。又哂:你似乎已非报人。无语,讪讪缩手。遂改买半打芒果干,嚼了一路。

|www.aihuau.com|36

2009年3月23日中午,孙军在复星集团讲述其新闻从业经历和转型的心路历程。

我对新闻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家族的影响。父亲是企业里的笔杆子,也是报社里表现积极的通讯员。因此,父亲在报纸上发表了很多文章,也结交了很多新闻界的朋友。正因受到父亲的影响,我自小便有从事新闻工作的理想。此外,我中学时的班主任万润龙老师,后来也去《文汇报》当记者了,这对我的触动也很大。

在进入新闻单位之前,我在杭州市交通设施建设处工作,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一职。我那时是系统里最年轻的中层干部,也算是年轻有为。建设处主管杭州市的重点工程,是个不错的单位,很多人想方设法进入。

我在建设处工作的时候,已经开始为报纸写稿子。那时的报纸版面少,发了稿子之后一个多月还会有人记得你。所以那时当记者很有成就感,感觉比在公司里做要好多了。我那时写写出租车现象、高速公路事件等,自己了解情况,加之又是普遍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发大特写比较多,报道发出去后影响力也比较大。我那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00多元,而写一个大特写的稿费就有60元,所以那时稿费收入比工资还高。

为报纸写稿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的乐趣,自己也感觉不适合做机关工作。1992年,杭州市交通局换了位新局长,风传要把我调过去当新局长的秘书。新局长魄力大,但脾气也大,我怕当他的秘书我会受不了。于是,我去应聘《杭州日报》的记者,趁新局长去美国考察时把调动手续办好了。

我对记者工作充满了憧憬,记者工作很自由,每天能够接触到很多新奇的东西。我在建设处的时候,《杭州日报》还给我办了张特约记者证,出去采访发现还挺管用的。

1992年,《杭州日报》从4个版扩版到8个,那时周末报纸风行,于是《杭州日报》也办了《西湖周末》。我前来应聘,当上了《西湖周末》版面没有条线的机动记者。

自此,我开始了15年的新闻生涯。那时,我中午和省长一起吃饭,晚上去工地采访民工。这种反差之强烈,既刺激,又富有挑战性。

记得有次我去工地采访民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有个民工伸着脏手给了我一个馒头,我接过便开始吃这个又冷又硬的馒头。一开始民工对我还有点距离,看我吃了馒头后便打开了心扉,采访很成功。

 勇士vs国王第三节录像 《记者圈》第二章第三节之离开是因为热爱
像这样做一线采访一做便是7年。在我的印象中,有两个采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在1996年,浙江常山县发生了塌楼事件,32人身亡,建设单位为一家挂靠在县政府的企业。当地政府封锁了所有的采访,我们的采访自然是困难重重。我们到县里采访时被人盯梢,还有很多便衣在旁边看着。

报道最后突破了重重障碍给发出来了,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还有电视台全文口播,相关责任人也终被处理。

我去采访这个事情的时候,老百姓十分欢迎。如我站在自行车上拍照,老百姓就主动跑过来帮我把自行车扶住。那时,我感觉自己当记者是为民请愿,在为民做事,很有成就感。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事件便是采访温州空难。温州空难后,51人遇难。空难是在下午5点发生,我们在8点的时候得到了消息。我这时是《都市快报》的副总编辑,得到消息后,立马调整到临战状态,马上带了两个记者去温州采访。我们的速度很块,路上超了很多武警的车。

到事故现场后,我们进入到了第一道封锁线外,离现场只有30米。我们是国内最早进入现场的记者之一,离现场也比较近,大部分的记者被第三道封锁线给拦住了。我们潜伏在现场附近的榨菜地里,后来看到现场人员在分发馒头当早餐的时候,我向一个工作人员讨来一个馒头。

馒头那时可是甄别身份的东西,只要有馒头便是现场调查组的人了。因此,我拿着馒头,边吃边观察现场。于是我成为唯一进入到现场的记者,在现场待了一个多小时,把现场所有的情况摸清了。

我那时全身的细胞都处在兴奋之中,潜伏10多个小时的辛劳也一扫而空,这种感觉是很难得的体验。不过,现场惨烈的场景也让我触动。事故现场一片焦土,惨烈的场景让我好几个月都不敢吃肉,尤其是不敢吃烤肉。

虽然采访圆满成功,但最终却不能在《都市快报》上发表。报社原本想大做特做,做5个整版,后调整到3个版,到最后则是一篇文章也不能登,全部用新华社的通稿,这样的结局对我打击是很大的。结果,我写出的稿子在其他报纸上倒是被用了很多,前前后后我拿到了5 000元的稿费。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晃我便做了7年的记者。期间,我经历过了很多的事情,但记者工作渐渐变成了重复工作,记者职业的成就感越来越少了。加之我的新闻理想只能得到部分的实现,心里也是挺苦闷的。

这时,我碰到了机会,开始从事管理工作。1998年,我被提拔为《都市快报》的编委,分管国内外新闻、发行以及活动等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4年后,我又碰到了一个机会。《杭州日报》下午版由于发行滞后,经营不佳,所以进行了重组和调整。

下午版变成了一份独立运作的报纸,即《每日商报》,我担任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主持《每日商报》的创刊工作,并担任总编辑。根据当时的市场竞争状况,我们把《每日商报》办成了一份商业消费类报纸。但做了两年后,我发现这份报纸的发展空间不大。一是由于《每日商报》是《杭州日报》最小的报纸,得到的支持自然有限,难以快速发展;其次,报纸在报道上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实现不了报人的理想;第三,市场受到限制,不可能有职业报人,这对报纸来说是个致命的伤害。

2004年,我离开《每日商报》到《青年时报》担任总编辑。这是一家民营资本控股的报纸,在体制上比较灵活,我从体制内报纸跳到体制外报纸,等于又找到了一个新平台。我在《青年时报》担任总编辑一职,进去的时候一年的广告收入为3 000万元,我离开的时候为6 000万元,基本可以持平了。

《青年时报》的工作成为我媒体从业经历的总结篇,我感觉很难有太多的突破,再这样下去只是重复工作。回顾15年的媒体工作,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采编到经营,我从事过了不同的岗位,阶段性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

不过,媒体需要和市场高度融合,传统媒体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为此,传统媒体需要和资本相结合,方能得到快速发展。而我感觉自己对媒体的了解还是比较单一,个人需要到真正的市场上去学习和锻炼,若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媒体,则是一个好的路径。为了体验真正的市场竞争以及从资本的角度看媒体,我最终选择离开媒体。

我投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对媒体有了更多的感悟。我和复星集团也接触了快10年,在2000年复星想投资媒体的时候,也与很多地方媒体接触过。我那时在《都市快报》,和复星也谈了几轮,但由于种种原因,参股事宜最终未果。过了几年,复星参股《现代金报》后,也找过我,想让我去担任执行总编。但我觉得去宁波意义也不大。通过这事,我们又加深了了解。等到了2007年,复星在香港整体上市之后,希望有高手来操办集团的品牌业务,而我也想从资本的角度来了解媒体,想对媒体有根本性的了解,加之从企业的角度认识媒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我决定到复星集团工作。

我的工作经历了好几轮,从政府到媒体、从媒体高管到企业品牌部。我的举动是让很多人无法理解,但我觉得这很正常。当初,我从交通建设处办公室副主任到《杭州日报》当一名最底层的记者,当时《杭州日报》的领导面试时问我,今后每天要骑着自行车去采访,反差很大的,有没有想好。我说我很热爱记者工作,所以愿意放弃原先的一切去尝试。从媒体出来进企业,这和当初进《杭州日报》凭的是热爱和情感又不一样,这次我有明确的目标和想法,所以能够很坦言地接受角色的改变,拿得起也放得下。

复星用人有个传统,要么做有用的人,要么被有用的人用。我在复星集团跟一群优秀的企业家一起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比读EMBA还管用。复星代表中国目前一流的企业家思维模式,这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

优秀的媒体人转型会有落差,调整也需要有个过程。所以说,真正能够转型成功的媒体人是优秀的,其人生也是丰富多彩的。

现在的媒体人转型比较多,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些是被迫转型,他们在业务上表现糟糕,无法胜任媒体工作。特别是一些非主流媒体的记者,稳定性比较差,所以往往是二三线媒体的采编人员流动或者转型更多更快。如我熟悉的一家杭州报纸,一年间,记者中便有一半我不认识了。

我想,主动转型的媒体人离开媒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其综合素质较好,具备转型的基础。记者工作很能锻炼人,只要能够坚持做上3年,很多其他岗位是可以胜任的。记者是通才,且心理素质好,见官不小,见民不大。记者了解社会,见识也广,所以综合素质比较高。

二是记者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记者在很多领域受到欢迎,如房地产记者跑线三年,可胜任房地产公司的策划总监,5~10年能够胜任副总。记者人脉多,机会也多,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加之现在国内做新闻有诸多的瓶颈,记者在报道上难有大的作为。此外,记者的收入属于中等偏下,也导致很多记者离开媒体。

记者转型成功要看其对商业的领悟与把握能力如何。如企业强调上下班要打卡,衣着要西装革履,部门与部门之间讲究形式等,这些和媒体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很多刚转型的记者很难适应,所以需要有个调整过程。

媒体看重的是结果,主要体现在所发表的文章上,文章质量的高低决定一名记者是否优秀;企业更注重的是过程与形式,以及团队协作。所以说,转型的记者如果无法接受打卡、衣着讲究等细节,最终是很难顺利完成转型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5574.html

更多阅读

以赛亚第二章第四节 《记者圈》第二章第四节之中外记者比较

-爱华网-中文报纸自从诞生起便和国际媒体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未孤独起舞。早在清末,外国传教士为了向华人传播教义,在南洋创办了首批中文报纸。上海开埠后,外国强夺租界,划分势力范围。此时的上海,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外

汤普森37分第三节录像 《记者圈》第二章第三节之转型影响

并非每个记者都能转型成功,也有少数记者转型之后发现很难适应新的工作,最终又重新回到媒体中。记者的工作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采访和写稿子。记者如果想偷懒,也挺容易,向编辑或者主任说采访不到人,稿子要拖延一点时间才能交,往往奏效。而

记者转型 《记者圈》第二章第三节之5年之惑如何转型

现在的中国新闻界,一辈子当记者的人已经不多了,而在转型中,出现了多种形态。目前,记者成长和成名的路径比较多,如记者写书,做专栏作家等,都是不错的转型路径。但是这块竞争实在太激烈,能够如愿以偿的记者极少。记者的转型大多数和其原先所

启示录2第二章 《记者圈》第二章第三节之跑社会新闻的启示

笔者在2007年年初改行做公关之后,两年间,至少有10位新闻界朋友来和我谈转型的事情。国内市场化媒体人员流动十分频繁,一些知名的市场化报纸,基本上每3年要轮换一批记者。记者的流失除正常的考核、淘汰机制发挥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是否要转

声明:《勇士vs国王第三节录像 《记者圈》第二章第三节之离开是因为热爱》为网友少女的感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