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长安小记者 《记者圈》第一章第二节之激情东莞



2008年年初,经过东莞市委组织部正式任命,谭军波到《东莞日报》担任副社长,负责《东莞时报》的筹建,正式回归体制内媒体。谭军波能够顺利回归,既得益于南方思想上的开明、用人机制上的灵活,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东莞日报》社长的赏识。

《东莞日报》社长陆世强曾任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虽是个官员,但是个性情中人,有理想和抱负。2006年12月,他担任《东莞日报》社长、总编。谭军波在2007年年初曾经给《东莞日报》做过演讲,之后社长力邀他参加《东莞时报》的创办。社长觉得有把握让市委任命谭军波当副社长,并提前让他和市委书记见了面,书记表示欢迎他过来。他感到非常感动且踏实。

2007年的中秋这一天,谭军波到《东莞日报》报到了,做《东莞时报》筹备组负责人。谭军波对创办好《东莞时报》很有信心,除团队有保证外,还在于不缺钱。政府为《东莞时报》的创办提供了支持,财政免息贷款3 900万元,用来做地市的都市报,已够用了。

 东莞市长安小记者 《记者圈》第一章第二节之激情东莞
谭军波说,一家新办报纸,资金的来源是至关重要的。用上市公司的钱,会被盯得比较紧。用个体户的钱,则所受干预大,外行指挥内行。体制内有体制内的好处,报纸的本质作用是喉舌,这决定了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东莞时报》的创办激起了谭军波新一轮的创业激情。谭军波对《东莞时报》的发展采取四轮驱动的方式,倡导整合营销。《东莞时报》采取采编、发行、广告、活动并进的方式,推动报纸的发展。专事活动的品牌推广部犹如报社中的特种部队,总共5个人。从2008年3月26日创刊到年底,半年内做了70多场活动,而且这些品牌活动没有花报社的钱,全部靠化缘解决。谭军波算了下,这些活动总共筹得280万元的赞助,非常不错,且没有占用多少版面资源。

到2008年10月,报社半年的广告收入达到了1 500万元。虽然当时整个经济形势下滑,但《东莞日报》的广告收入在增加,其中8月份的广告比7月份还增长了20%。

|www.aihuau.com|18

《京华时报》是谭军波成名的一站,《东莞时报》是谭军波站稳脚跟、长治久安的一站。谭军波非常珍惜和重视这份新工作,把自己以往所有的积累和经验在《东莞时报》的创办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东莞时报》创刊时出了96个版,其中48个版是广告。报社的广告团队比较专业,是《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的班底。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前社长范以锦曾参加创刊晚会,并评价《东莞时报》很霸气。在创刊号上,谭军波还策划了“王志纲重新看东莞”的报道及邀请了杨锦麟来主持创刊晚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好评。

谭军波除了在内容报道上有创新外,还在发行上做了很多的策划,如有上千人的上街促销,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上街卖报等。此外,谭军波进行美女知客促销,到东莞的酒楼里去卖报。

广东人有吃早茶的生活习俗。广州市民吃早点看报纸,但东莞人没有这种读报风气。为此,谭军波派人去东莞10家最好的酒楼促销,试图培养东莞人吃早茶、看报纸的习惯。报社招了12个美女,其中2人轮班,分别去酒楼促销报纸。

创刊号那期报纸,谭军波还做了2 008份竹报,这是谭军波从四川的一个民间工艺得到的启发。竹子能够做得像纸一样薄,这种礼品送客人意思好,有“竹报平安”之意。所以在创刊号这期,特地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份竹报,每份售价2008元。

创刊号卖出了12万份,成为东莞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当天的报款全部注入“东莞时报玉兰助学金”,资助东莞理工学院的贫困大学生。

《东莞时报》在汶川大地震时的报道也比较出色,2008年5月12日下午谭军波就派了5个记者到成都。第二天下午,记者赶到了绵阳,到当地的宣传部报到时那里的官员说,《东莞时报》记者是最早到当地的外地记者。后来,报社又增派了3人前往震区。

突发事件往往能够成就一份报纸,如《环球时报》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便是借助了大使馆被炸这一突发事件。汶川地震发生后的谭军波就赈灾迅速行动起来,5月15号进行了东莞第一场义演义卖,有60个商家捐了20多万元。《东莞时报》还办了5天的义卖,把零售报款捐给了灾区。同时,《东莞时报》还帮助在东莞的川籍人员寻找他们的亲人。

《东莞时报》的义演义卖推出后,在东莞当地引起了轰动效应。很多政府官员还利用周末,帮助报社义卖报纸,使得义卖活动从原先的3天延长到了5天。谭军波算过,共有2 500人主动找到谭军波的发行站,要求义务卖报。

5月16日,报社卖出了18.5万份报纸,导致印刷厂忙不过来。印刷厂的饱和度为10万份左右,最后还找了其他的印刷厂帮忙。这段时间里,《东莞日报》给东莞人的感觉是铺天盖地,很多人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东莞时报》的。最后,报社捐了102万元善款,报纸的广告、品牌知名度均得到提升,奠定了《东莞时报》在当地市场的地位。

此外,奥运会期间,报社吸取经验,奥运会开幕前4天就开始做有收藏价值的专刊,如做了所有场馆的专辑,美女运动员系列等。专辑总共做了22期,并策划了为新东莞人送电视、天天社区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虽然奥运会的报道还是电视台占优,但谭军波通过筹划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得报纸的广告水平和影响力大大提升。

东莞有6家媒体在抢市场,政府控制不了市场竞争。东莞市委市政府也习惯了媒体的批评,比较开明,因此当地的办报环境比较宽松。2006年至2008年,《东莞日报》一改以前保守的方式,进行了四次改版,并学习都市报的做法,开辟性地运用了头版导读的方式。

《东莞日报》的头版导读,比较像都市报的头版。东莞市委书记原先做过深圳的区长,思想比较开明,支持《东莞日报》的报道改革。《东莞日报》在报道时,并不按照官员职位的大小来排版,而是按照新闻价值大小排版。

《东莞时报》中,只有谭军波和执行总编辑周智琛两人是体制内的人,但是,报社给所有的人买保险。团队中不能有歧视现象,员工一旦工作满5年就可以签订永久合同,这和体制内的人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创刊半年,《东莞时报》没有一个人辞职,而谭军波在《京华时报》时,一年走了15%的人。谭军波施行人性化管理,让下面的人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开展工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5592.html

更多阅读

汤普森第三节录像央视 《记者圈》第一章第三节之记者组织

目前,国内并不存在有影响力的记者组织。在官方层面,各地有记者协会,记者协会由当地的媒体资深人士组成,一般由当地党报总编辑或者社长担任协会主席。不过,记者协会在行业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主要工作为评选各种新闻奖。在媒体层面,

word第一节第二节 《记者圈》第一章第二节之体制区别

业外资金进入媒体,合作办报的成功例子比较少。除了《21世纪经济报道》《京华时报》比较成功之外,少有其他的成功案例。谭军波说,业外资本与媒体合作办报时,往往不能控股,对上市公司来说则没有什么意思,因为不能合并报表。业外资本可以参与

媒体记者 《记者圈》第一章第二节之游走媒体江湖

经过几年的发展,《南方都市报》的发行渐入正轨,谭军波的工作稳定但缺乏激情,感觉乏味。正所谓机会是为做好准备的人提供的,正当谭军波厌倦日复一日的工作时,《京华时报》开始筹建,其社长吴海民力邀谭军波加盟负责报纸发行。《京华时报》

声明:《东莞市长安小记者 《记者圈》第一章第二节之激情东莞》为网友丶限量版帥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