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案 违宪 《记者圈》第一章第一节之因报道孙志刚案成名



2003年1月,陈峰转战《南方都市报》,担任深度报道部记者。初到广州的陈峰,人生地不熟,新闻线索稀缺。于是,网络成为他寻找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

有天,他在西祠胡同网站桃花坞版块上看到一则简短留言,说有个来自湖北的大学生在广州收容所里死了,家属正在四处申诉。桃花坞里的记者比较多,之前也有不少记者看到过这条消息,但大家的普遍反应是这条新闻不能做,做了也发不出来。加之事件详情也不清晰,因此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重回《南方都市报》的陈峰手头正缺乏线索,于是在看到这条线索后,立即向部门主任汇报。主任说,可以做。于是,陈峰开始进行采访。后来,因考虑到王雷是专跑广州本地新闻的记者,孙志刚案的采访则主要由王雷来负责。

 孙志刚案 违宪 《记者圈》第一章第一节之因报道孙志刚案成名
陈峰回忆说,他做孙志刚案件的报道纯属偶然:一来他没有新闻线索,所以看到孙志刚案后想尝试做做;二来《南方都市报》的环境比较宽松,也支持记者去报道一些重大敏感的社会问题。

之前,《南方都市报》对广东的司法部门有不少的批评报道,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糟糕,一涉及到案件采访自然困难重重。经过一番艰苦的采访,陈峰和王雷两人终于将孙志刚进收容所后被打死的事情调查清楚了。

2003年4月24日晚上,陈峰和王雷花了3个多小时,将6 000多字的《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稿件写好。第二天,《南方都市报》刊发了这篇文章。文章出来后,自然是捅了马蜂窝。有传闻司法部门要状告《南方都市报》,但却并没有发现文章有什么破绽。

|www.aihuau.com|40

陈峰说,《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是他近10年的记者工作收获的集大成作品。虽然他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训练,实践中也没有人来教,那时他主要靠看外电来练习新闻写作,所以当《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的文章出来后,有人评价说它像是外国记者写的,大致可以归结至上述原因。

对陈峰而言,孙志刚事件的报道还是自己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定型之作。陈峰提到,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一文中,并没有自己的分析,没有把握的东西不写,实打实地将事件还原。这需要很深的功底,虽然高中生也可以当记者,但他们很难写出有深度和优秀的报道。

在《南方都市报》报道此事之前,孙志刚的家属四处伸冤无门。报道之后,孙志刚案顿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真相为世人所知晓,其他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国务院则顺应民意,废除了收容法规,并出台救助规定。

尽管孙志刚案件报道后产生的影响力巨大,但陈峰和王雷一直尽着记者的本分,只对事件进行报道,并没有上书或者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废除收容法规。后来在社会各界关注之下,国务院才废除了为社会所诟病的收容法规。进报社3个多月,陈峰便和同事合作报道了如此重大的事件,达到了记者梦寐以求的新闻事业高峰。陈峰说,他之所以能够有这些成就,十分幸运,得益于《南方都市报》这个宽松的平台,以及网络的兴起。

2003年,网络已经在中国兴起,批评报道经过网络的二次传播,其效果成几何数放大。而网络媒体为了吸引网民的眼球和提升点击率,天生对批评报道感兴趣,使得批评报道在网络上往往能够得到快速传播。由于网络突破了时间和区域的局限性,像《南方都市报》这样的区域性报纸,其新闻报道通过网络迅速传播覆盖到了全国,影响力巨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5599.html

更多阅读

以赛亚第二章第四节 《记者圈》第二章第四节之中外记者比较

-爱华网-中文报纸自从诞生起便和国际媒体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未孤独起舞。早在清末,外国传教士为了向华人传播教义,在南洋创办了首批中文报纸。上海开埠后,外国强夺租界,划分势力范围。此时的上海,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外

汤普森37分第三节录像 《记者圈》第二章第三节之转型影响

并非每个记者都能转型成功,也有少数记者转型之后发现很难适应新的工作,最终又重新回到媒体中。记者的工作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采访和写稿子。记者如果想偷懒,也挺容易,向编辑或者主任说采访不到人,稿子要拖延一点时间才能交,往往奏效。而

记者转型 《记者圈》第二章第三节之5年之惑如何转型

现在的中国新闻界,一辈子当记者的人已经不多了,而在转型中,出现了多种形态。目前,记者成长和成名的路径比较多,如记者写书,做专栏作家等,都是不错的转型路径。但是这块竞争实在太激烈,能够如愿以偿的记者极少。记者的转型大多数和其原先所

声明:《孙志刚案 违宪 《记者圈》第一章第一节之因报道孙志刚案成名》为网友辠快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