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基金转型 报业转型首先是观念要转型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资深媒体人,《传媒》杂志社的常务副社长、副主编周志懿先生。周社长欢迎您。

  周志懿:你好。

    主持人:应该怎么样转型呢?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本来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好,在现有的报业管理体制中,它又应该如何突破呢?

  周志懿:报业的改革和发展的突破,不仅是管理体制的问题,我认为取决于报人自己。

 

 

报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我想首先是报人自己的认识问题。我们现在如果说我们的报人不从根本上改变对报业的认识,体制再宽松,未必这个报社就能够发展起来。所以我就想谈一谈,目前我们中国的报人对报纸的一些传统上的认识,或者说认识上的不足,从观念上需要改变的东西有几点。 

 

  第一,报人对报纸这个产品的认识过于传统。我们原来传统意义上报纸是连续出版刊载有新闻内容的纸质出版物,是这样一个定位。现在我们看到,我们在美国的很多报纸和报社,把纸质出版物关了,他们现在开始在网络上出报纸。昨天晚上我、看到的新闻是,国外的企业又生产出一种新的电子纸,原来我们的报人始终将自己的眼光停留在报纸这个产品上,其实我所说的观念的改变是必须把真正的眼光聚焦到我们的内容上。

  我们所有的报纸真正卖出去的不是这张纸,而是里面的信息和内容。我们负责经营的同志,传统的报业的经营者、广告部主任,习惯性的会以为这个报纸办得不错,内容很好,我去吸引客户到我的报纸版面上来投广告。以为这样就完成了经营的过程,以为这就是经营的全部,这是比较落后的,比较传统的观念。

  第二,对于报社的认识过于传统。大家现在看到传统意义上的报社就是一个报社一张报纸,或者两张报纸,党报,晚报、都市报,现在有新媒体冲击,大家又办起了自己的网站,但是现在大部分报社的网站依然是报纸的电子版,而且他认为这样做已经很不错了,他们都在相关产品上延伸。报社的认识应该是报社是一个报道社,是一个通讯社。因为归根到底这是内容产业,只要你牢牢抓住了内容这个根基,不管是什么样的介质,不管是什么样的渠道,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传播出去,都是有生命力的。我们不能把报社这样一个单位、这样一个媒体的风险全部寄托在报纸纸张这个产品上。

  第三,我们现在的报人对报纸和读者的关系认识过于传统。我们很多报人认为,我们自己生产的报纸,是给读者看的,或者是给受众看的,受众只是需要我们的信息产品,我们认为只要把我们的新闻信息和新闻内容提供给我们的读者,我就完成了使命。但是从经营的层面来讲,盈利模式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关注用户的需求。我们会发现,如果延伸来看,我们的读者除了有信息需求之外,需要了解新闻之外,其实还有很多需求。比如说还有买房子,还有装修,还有买电器等等资讯类的需求。除了新闻信息,还有别的生活信息的需求。如果这个观念一调整的话我们会发现,我们能够从我们受众很多的需求里面去延伸我们的经营服务。我们就会完全跳出原来单纯的依靠版面卖广告的范畴。因为现在很多的报纸、报社收入结构严重单一,主要就是靠广告,靠卖版面来创收。有的甚至占到了70%、80%、90%。或者说一个集团里面可能就是一张报纸挣钱,而这张报纸就是靠广告挣钱,其他都是赔的。表面上搭起一个庞大的媒体传媒集团的架子,实际上就是靠一张报纸老套的广告收入创收。如果这张报纸广告收入下降,这个集团面临全面的金融危机。所以我们现在传媒的报人对报纸与读者的关系,对我们读者的需求在认识上过于传统。

  第四,对数字报业的认识过于传统,而且是浅层次的。所谓数字化他们一般这样认为,数字化就是多媒体、多介质。我办网站、办手机报,办户外平台,通过各种数字出版,以为这样就是实现了数字化,这是非常浅显的。报业数字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完全运用新的机制、流程管理来提高甚至改变整个传统报业的运作思路、生产效率,应该是这样一个概念。

  它是一种体制机制的改变,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是一种创新模式的改变和盈利模式的改变。而不是简单的我办一个网站要怎么样。我们传统的报人去办新媒体的时候偶尔会表现很不适应。他们会去用办报的思想去指导和办新媒体。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报纸的新闻网站,实际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基本上是投入阶段,而且长期找不到自己的所谓盈利模式,这就有一个媒体之间的问题。

 报业基金转型 报业转型首先是观念要转型

归根到底这个问题就在于,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和根本的区别就是互动。我们是双向的,你是完全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提供内容、提供信息。而不是原来传统的报纸上面,我有什么就报什么,不知道读者的需求,也不知道读者的反应,这是单向传播,而新媒体是互动的。

这是我的感觉。目前报业面临金融危机的影响,报业广告下降今年上半年如此严重,跟我们报人在传统意义上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密切相关,如果我们现在不能够进行这些观念的改变,我认为堪忧。甚至我可以这样说,目前具体到一些报纸单位,如果不加剧转型,真的只有死路一条。

  

主持人:观念改变是最重要的,而且是首要的方面。

周志懿:我还想谈一谈如何转型的问题,这是报业目前比较关注的话题。我们的口号喊了很多,也喊了几年,现在我们看到在沿海发达省份、发达地区正在进行一些积极的探索,但是更有相当一部分报纸对转型的概念还停留在口号上。怎么转型?我想提四个建议:

一个建议就叫介质转型,这就迎和了刚才我所说的我们对报纸这种产品的传统认识。一定要由单一的介质转向复合型介质。原来我们的报纸是通过纸张传播出去的,现在只要是可以利用的传播方式你都要利用起来,必须建立多介质、复合型的传播渠道,传播也是生产力。我们把它叫做传播力,没有这种传播力,在不同的介质形态之间传播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提高它的效能,整合内部的资源,我们要让他发生化学反应,而不是简单的物理的捆绑。

 第二,流程转型。传统意义上的报纸,都是记者去采访了以后给编辑,编辑完了以后往报社发稿,报社发稿以后,再往各个网站、平台发送。这个时候已经过时了。现在都有一个趋势,我们一定要由传统的内容生产流程转向全媒体流程再造。我要同时,这也就是报社向通讯社的一个转变。

  我以一个庞大的采访队伍,建立一个巨大的稿库,各类媒体可以同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到稿库里拿稿子。谁能够第一个抓到,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抓到,谁就是胜者。坚决避免不同的介质相同的内容。各种介质必须根据自己介质的特点,在对原有的新闻源精心加工、精心策划。

  第三,把报纸这个产品向报纸平台的转型。原来我们生产的只是一个报纸,现在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我们生产的是一个平台。就意味着我们的读者如果从经营层面、经营理念上彻底改变,我们的读者不仅仅是需要看你的报纸,还有很多需求,既然你已经将这些读者牢牢的通过报纸这个产品联系在一起以后,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读者有很多的需求可以促进我们的运作。

  比如说湖南卫视的快乐购。原来湖南卫视只是一个媒体,我们就是通过他看电视,看他的节目、看他的新闻,突然发现我们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快乐购物公司,通过湖南卫视品牌的整合,资源的延伸,可以将企业和受众的需求结合起来,打通这个利益链条。报社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这一次论坛上我们就要探讨报纸同样可以做企业的直销。

第四,我们的运作经营机制由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转向完全的企业化经营。现在如果想克服金融危机和新媒体的冲击,必须转向完全的企业化经营。这不回避报纸的事业单位性质,就是完全的企业化经营和管理。比如说浙江日报的报业集团,他就组建潜江晚报公司,完全通过公司化的运作模式来发展媒体。这样才能转变报纸的经营观念,通过这个方式达到报纸的战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5689.html

更多阅读

企业数字化转型 企业转型首先是老板转型

这两年来,传统企业受成本上升、产能过剩、产量过剩、出口受阻、电商的困扰,不少企业老板都在烦恼中寻求突围、升级或转型,不少老板不惜时间、不惜费用上北京、游国外、飞上海、下深圳到处去学习、去参观,参观和学习完以后感慨不已!叹自

高效管理者的决策程序 高效管理者首先是幕后管理者

     领导者和管理者好像缺少明确的界限。但人们似乎更热衷做一位领导者,而非管理者。管理者更像一个过渡地带,生活在高管和员工之间压力产生的紧张中。但实际上,他们应该是企业隐性权力和影响力的中心,而不是组织瘦身时可以被牺牲

黄宇杰:拍卖行的作用首先是筛选

     国际知名拍卖会苏富比在今年香港秋拍中收获了4件亿元拍品,而5天秋拍的总成交额高达41.96亿港元,创下了国际拍卖行在亚洲最高总成交纪录。  长期以来,关于天价拍品的争议不绝于耳,通过拍卖行投资艺术品的风险是否可控?北京传

声明:《报业基金转型 报业转型首先是观念要转型》为网友扯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