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报业转型建议 报业转型期发展策略探讨



  在有关报业转型的探讨中,人们普遍把“数字报业”定位为报业未来的发展形态。应当说,这个转型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但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化、全方位、动态性、渐进式的立体工程。在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过渡的“转型期”,报业应当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不仅是应对当前挑战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数字报业”的现实起点。

  内容精品化,占领原创内容制高点

  在传媒业,“内容为王”是一个永不过时的命题,关键是如何根据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在内容的定位、生产和传播上不断调整自己,保持在多元传播格局中的独特优势。较之以前,现在的传播环境发生了两大明显变化:一是进入“信息社会”,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信息传播也以加速度增快,新闻的定义正由“最近发生”改写为“正在发生”。二是进入分众传播的“个性化时代”,受众在媒介接触中的主动性、参与性、互动性及个人偏好变得越来越强。显然,报纸如果同网络等新媒体拼信息量、拼速度,都是以短击长。但信息爆炸时代也揭示出一个悖论:信息越丰富,信息消费就越费力。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浪花成为一件难事。以网络为例,在海量资讯的背后,难掩信息的杂乱无章、真伪难辨,也难以克服缺乏原创、深度不够等“先天不足”。因此尽管可以做到日发讯息上千条,且时时刷新,但往往相互转载,千网一面,为公众的信息选择带来新的困惑,难以满足深层次的信息渴求。而对信息的核实、甄选、提炼、分类、解读、整合正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报纸也有网络等新媒体难以企及的原创力和公信力。因此,深度成为报纸同新媒体竞争的“比较优势”:用深度应对速度,用深度传递价值,用深度打造影响。报纸必须提高新闻原创和信息整合的能力,采用“新闻报道+背景分析+相关链接+评论”的方式进行整合传播,通过准确、可靠和权威的报道和解读,满足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下人们的信息诉求。在表现形式上,报纸也应研究数字化、网络化时代读者阅读体验、阅读偏好的变化,从“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克服过去那种“我写你看”的宣传方式,从报道选题、新闻视角、版面编排、语言风格、表现形式上全面创新,增加读者的阅读快感。

  手段数字化,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在媒体的竞争力要素中,“内容”是基础,但“技术”和“渠道”同样起着决定性作用。网络就是凭借在数字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搭建起先进的内容整合平台,同传统媒体形成分庭抗礼之势。2006年,电信运营商也依靠在渠道上的“巨无霸”式的垄断优势,集体由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中国移动重金收购凤凰卫视19.9%股份;中国联通计划通过“TIME”计划,成为以电信服务、信息服务、传媒、娱乐四大内容为主的内容整合商;中国网通在力推网络电视服务的同时全力打造“宽带在线”;中国电信雄心勃勃地提出要通过话音、宽带接入、视频内容三重打包服务进行转型的计划。报纸由于技术落后和经营分散,很容易被大网站、电信运营商各个击破,甚至沦为对方廉价的内容“打工仔”。要扭转这种被动、不利地位,报纸只有主动与新媒体融合,借助其技术优势来延伸自己的内容优势,加快向“数字报业”转型,提升自身内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除了现实层面的挑战,从更大的角度讲,报业超越纸质形态,向“数字”形态转型乃社会发展之必然。美国未来学家尼洛葛庞帝在10年前提出的“数字化生存”理论如今已被一一验证,未来的社会形态必定是一个更加高度数字化的社会,而“数字报业”同其它媒体形态一样,则作为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点或单元。并且在这种“数字化”过程中各种媒体形态不断融合和产生新的分化,传统的“报”的概念和现在的其它一些媒体概念将被彻底颠覆,传媒产品形态和行业边界都将重塑。因此,行进中的“数字报业”使报业的一系列概念都将重新定义,首先“报纸”不再仅限于一种纸质形态,而是包括多种显示终端和存储介质。报社的角色也由新闻发布者变成信息供应商。报业也不再是报纸产业,而是内容产业,报业的边界也必然突破自身限制,和其它媒体及行业融合,产生新的“交集”,在整合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拉长价值链和产业链。

  “数字报业”不是对报业传统的平面媒体模式的修修补补,而是适应新的媒介生态在媒介定位、发展方向、制度架构、管理手段、经营方式、盈利模式等方面的“立体化”转型,从目前看,它应当包含七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和环节: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型出版形态——传播流程的再造,通过媒体间的互动式传播提高报道时效和受众参与度——媒体边界和业务形态的重塑,从单一纸质产品向多媒体内容产品和增值服务延伸,并在新的数字平台上对媒体产品进行重组——盈利模式的拓展、产业链的整合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组织和体制结构的重构,按照数字时代新的媒介产业规律打造新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媒体理念和工作方式的转变,适应从“大众”到“分众”的传播方式的变化,新闻传播由“百货商场”模式向“专卖店”模式过渡,广告营销由“广而告之”向“精确投放”转变——媒体发展战略的升级,加速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媒体业务的结合、整合、融合,突破平面媒体框架,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

  经营集约化,转变报业增长方式

  在向“数字报业”转型的过程中,整个报业的生产方式亟需变革。目前报业的发展模式过于粗放,如花费很大成本采编的新闻只在报纸上刊登一次,几千人的发行网络也只用来投递报纸,媒体的品牌、形象、无形资产等价值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很多事情都缺乏规划、不计成本,造成了很大的资源闲置和浪费,在产业发展上也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滚动投入,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报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报业转型建议 报业转型期发展策略探讨
  从宏观上讲,报业要改变这种粗放模式,就必须由依靠投资驱动的资源消耗型增长,向依靠创意、技术带动的内容创新型增长转变,由分散、弱小、低水平建设的传统格局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报纸出版体系转变。在微观层面,报业集团内部各媒体在采编、发行、广告上“分灶吃饭”、各自为战的局面必须改变,对各种媒体资源进行统一配置,这样不仅能大大节支增效,还可以整合出新的“增长点”,如利用现有发行网络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业态,以报刊亭、阅报栏为载体开发户外广告等。

  不仅如此,报业要实现集约化发展,在资源整合上也必须突破传统界限:

  一是资源整合不能再局限于采编、发行、广告等范畴,报纸的营销理念也必须由“二次销售”向“N次销售”转变,即除了卖报纸、卖广告,还卖品牌、卖活动、卖创意、卖服务,对媒体资源进行层级式开发,拓宽经营面,拉长产业链,不断衍生增值。

  二是资源整合不能再局限于自家内部,而是要以媒体为平台,开放价值链,吸收报业发展所必须的更多外部资源,形成不同媒体、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市场、不同资本、不同发展因素的链状发展结构。目前报业的价值链主要是围绕报纸展开的,即出版——印刷——发行——广告几个环节。传媒集团的价值链应当是围绕信息生产与销售业务展开的,包括信息生产——信息发布——信息增值等几个完整环节。其中信息生产不仅只是报纸出版,而是生产适合多种媒介形式的信息产品,信息发布也不仅通过纸质媒介,还通过数字媒介等多种介质,信息增值更不仅限于广告、发行、印刷收入,而是涵盖了传媒产业的所有盈利点。要建立这个新的价值链,报业的经营战略就必须由内部管理型向外部交易型转变,从战略运营的层次链接更多资源,并根据发展的需要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一是加强与广播电视、网络、电信运营商、广告商等的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以内容平台为基础的信息传播价值链系。二是拓展多元化经营,大力发展文化、非文化产业,建立以报业为依托、向上下两游拓展的纵向价值链系。三是以资本和利益为纽带,加强媒体间的跨地域联合,建立以强势传媒集团为龙头的地区横向价值链系。

  管理企业化,激活报业生产力

  报业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传媒生产力。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我国媒体大都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体制,但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事业单位的性质并没有根本改变,很难进行彻底的体制机制创新。最明显的就是在这种事业体制构架内,报业集团连基本的企业法人资格和市场主体地位都不具备,在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子公司、获得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很难同完全市场化、企业化的新媒体竞争。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上,两者更不在一个“量级”上。众所周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风险投资基础上的,分众传媒2005年上市,目前市值已超过40亿美元,雄踞纳斯达克中国上市公司之首。创立只有8年多的Google,2006年11月市值已高达1518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媒体企业。而报业受体制等多方面的制约,投融资渠道单一,很难获得这样的高成长性。

  因此报业改革的最根本问题,还是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除公益事业部分外,其它能进入市场竞争的部分尽快完成转企改制。转企,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制,即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在现有体制构架下,集团的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部门都可以改制成法人企业,实行市场化、公司制运作。

  在宏观产业领域,目前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也必须打破。中国的传媒业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在行业上划分为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等“条”,同时按不同行政区域划分为很多“块”,相应地设立了很多互不统属、但职能交叉的管理部门,人为地把媒体的产业链割断了,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也增加了内部交易成本。媒介产业的发展要求冲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变由部门和系统分配资源为由市场配置资源,积极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传媒文化市场体系。

  营销品牌化,大力提升媒体公信力

  任何产业的市场竞争格局都可因技术、产品创新等因素突变,但最终决定市场的力量只有品牌。从长远看,在媒体竞争包括新旧媒体的博弈中,内容、技术、渠道等资源都可以模仿或替代,唯独品牌作为独一无二的识别标志不可复制。如今,受众面对的是一个拥有众多媒体、多种传播方式以及丰富传媒内容的大媒体市场,在激烈的“眼球”争夺战中,不管新、旧媒体,只有在受众心目中形成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媒体品牌才可以脱颖而出。在广电、网络等各种新、旧媒体的“合围”中,品牌对报纸的“突围”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具体说,就是要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锁定目标读者,通过高尚的理念定位塑造品牌形象;善于运用广告推广、形象包装、策划活动等整合营销传播手段宣传品牌,提高知名度,张扬品牌个性;积极进行品牌延伸,以品牌为核心扩展市场半径,跨媒体、跨行业开发多种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吸纳更多的读者和广告客户,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品牌增值。

  报纸作为传播资讯、引导舆论的公共精神产品,公信力是取信于社会和公众的基本条件,也是打造品牌影响力的第一要素。根据调查,读者对党报信息的信任率比网络高出6倍,20~100个人浏览一个网页产生的广告效应,才等同于1个传统报纸的读者。公信力是媒体的立身之本,不仅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能使媒体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受众,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在美国,主流报纸发行量只占3%,但因公信力较高,品牌影响力巨大,广告份额占到全美报纸广告的30%~40%。因此,报纸应当立足自身优势,围绕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公信力,靠真实、权威、厚重赢取市场和受众。这不仅是报业转型期应对挑战的权宜之计,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做强做大的长久之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570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移动宽带业务发展策略分析 中国电信宽带发展策略

中国移动宽带业务发展策略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电信业当前的全业务竞争态势和中国宽带业务市场的现状,对中国移动宽带业务的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文章重点分析了现行的互联网网间结算政策及对中国移动宽带业务发展可能造

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十大死法下

    上周发布了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十大死法上半部分,反响强烈,很多朋友说非常期待下半部分,在此奉上余下的五种死法。六、老思想作怪,病死  现在很多企业主都抱怨环境不景气,生意不好做。我认为环境等外面的因素固然有,但更多的是

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 加薪是服务业管理升级的必然选择

关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话语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甚至有人误解为淘汰传统产业就是转型,使用高科技设备或技术就是升级——虽然这也是转型升级的方式之一,但我相信这绝不是唯一的方式。因为,许多传统产业管理可以升级、服务可以升级,但就

幼儿教育活动策略探讨 我国购物中心发展策略探讨

 摘 要: 近年来,购物中心在我国方兴未艾,对购物中心的兴建如火如荼,而且其兴建的速度和规模惊人。本文从探讨购物中心构筑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结合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购物中心发展轨迹的考查,针对我国购物中心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创造商

声明:《传统报业转型建议 报业转型期发展策略探讨》为网友丶鑫爷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