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下的湖南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编者按: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汽车产业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包括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金砖四国”在内的整车市场纷纷出现了销量下滑的趋势。受整车市场的不景气影响,很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处境也是岌岌可危,然而正如行业专家罗百辉预测,今后长沙将成为中部门类最为齐全的汽车生产基地,目前国内汽车产业集群效应已经凸现,汽车工业正在快速崛起。

  汽车零部件业冰火两重天

  在美国,2009年3月的汽车产量仅为几十年来的最低值。由于需求降低,几十家零部件供应商可能濒临破产。在德国,有专家表示“汽车零部件厂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在最近3个月内德国有20家供应商倒闭了。如果到今年下半年产量不出现显著增长,更多的汽车供应商将会因为无法偿还债务而破产。”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和削减成本的压力,国外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厂商如天合汽车集团、德尔福、江森自控、阿文美驰等公司纷纷取消了参加今年上海国际车展的计划。

  与国外相比,中国作为新兴的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需求则仍然旺盛,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轻型汽车产量超越美国,达180万辆,销量达268万辆,规模为世界第一。有汽车销售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二季度中国市场增长幅度达15%以上,从真正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第三季度开始,中国市场增长率降至2%,一直到2009年的第一季度,在中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刺激下,增长达3%。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去年利润率为5.1%,高于整车3.2%的利润率。

  国内零部件业的并购整合机遇

  然而,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处境也并不乐观,由于国内长期“重整轻零”的汽车产业政策,整个零配件供应体系受其影响,不仅集中度不高,技术上也远落后于国外厂商。缺乏技术获取途径是国内零部件厂商发展的软肋,再加上近两年一些国产零部件的出口成本提高了16%,制造成本不再低廉,国内零部件企业依赖的低成本优势在逐渐消失,在非核心零部件领域获取的生存空间也就变得越来越小了。正因为这些原因,一些国内供应商计划通过收购国外企业,以便直接地获取先进技术,如2009年第一季度,潍柴动力收购MBS,吉利收购DSI,和京西重工已和德尔福达成收购协议,购买其全球制动和悬架业务都是如此。

  如何改变国内零部件厂商目前的生存状况?售后市场带来的高利润可弥补出口萎缩带来的损失,也许将是国内零部件产业未来的增长点。但需要注意的是,有关机构分析指出,零部件企业想要进入售后市场也面临不少挑战,因为这一市场所需要的渠道架构非常复杂,小规模的企业无法承受渠道的成本,而且整车厂也在不断寻求对售后市场更强的控制权,总体上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的零部件企业难有与整车厂匹敌的实力。这也是国内零部件企业并购整合的动力来源。

  湖南汽车产业正在崛起

  

  中国是世界汽车工业产销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再次实现快速增长,在2001年至2006年这短短的6年中,汽车产量从233万辆增长到727.9万辆,由世界第七大汽车生产国跃升为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并被世界公认为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十五”以来,湖南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产品,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目前全省汽车工业已形成“长丰猎豹”、“北汽福田”、“美的客车”、“湖南吉利”、“众泰江南”等“五虎将”竞合发展的产业格局。随着世界“6+5”(注:“6”指通用、福特、戴—克、丰田、大众、雷诺日产6家企业,“5”指本田、PSA标志-雪铁龙、宝马、现代起亚、菲亚特5家企业)先后进入中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邻省汽车产业的辐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一体化的机遇,如此广阔的空间使得湖南汽车产业大显身手,拓展出自己的一片蓝天。长丰的崛起,猎豹的腾飞,就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奇迹;长沙北汽福田,扛起了湖南农用运输车大旗;“美的”联姻三湘客车、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进入湖南重汽;湘火炬将致力于打造中国民族汽配第一品牌;浙江众泰、吉利汽车携巨资组建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和湖南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一系列厚积薄发的动作,爆发出湖南发展汽车工业的激情和能量。

  中国入世后,伴随着中国汽车需求的“井喷式”增长,中国汽车市场的“炙手可热”,让世界汽车产业的投资者也找到了“兴奋点”。在这种背景下,湖南汽车工业也“水涨船高”加快了发展步伐。目前,湖南省内拥有发动机、内饰件、车身、电子电器等7大类160多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全省规模以上的汽车、摩托车和零部件专业和兼业企业约200家,其中列入国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业公告的35家,产能约30万辆。湖南省整车生产企业涵盖了轿车、载货车、越野车、专用车、客车、三轮及低速货车等6大类,整车产品门类齐全,公告资源较为丰富。整车品种齐全是最明显的优势,湖南已经形成轻、中、重卡商用车系列和越野、轿、客乘用车系列的多品种全面发展的产品格局,长丰集团有限公司具有10万辆越野车的生产能力,着手研发的轿车产品08年将面世。此外,零部件基础优势很大。2005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拥有一批在国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品牌和生产企业,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在技术研发上,湖南省汽车工业同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技术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汽车产业技术“产—学—研联合开发”的重要平台,工程院钟志华院士等一批高级汽车研究开发人才的科研成果促进了汽车产业技术的进步。长丰汽车集团投资3个多亿建设的汽车技术中心已经成为省级技术中心。围绕汽车整车产品,在长沙、湘潭、永州初步形成了以越野车、轿车、货车、客车为核心产品的汽车配套产业集群雏型或汽车配套园区,汽车制造优势资源开始在集群内集聚并释放出集群效应。

  长丰汽车:以猎豹的速度领跑

  从1987年长丰集团自主研发新一代轻型越野汽车——“猎豹”CJY6420A,到猎豹汽车攀越青藏高原,创造轮式汽车登上海拔6000米的世界奇迹;从共和国50周年国庆猎豹汽车首次亮相天安门,到199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乘坐猎豹护旗车率先驶进澳门;从猎豹飞腾荣膺“中国2004年度车型”SUV大奖,到成为北美国际车展百年历史上第一个正式获邀参展的中国企业……

 湖南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下的湖南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一路走来,辉煌不断,长丰集团用自己的力量和行动,践行着一个中国民族企业创造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使命。1996——2006年,长丰集团的总资产由3.76亿元扩张至65亿元。形成了“4321”的战略发展格局:长沙、永州、衡阳、广东惠州4大零部件基地;长沙、永州、安徽滁州3大整车生产基地;长沙、北京两大研究开发中心;一个长沙总部的发展规模。集团不仅在全国市场上已经得到了认同,同时在中高档越野车市场份额上也占据着龙头老大的地位,如今的长丰猎豹越野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辆,居国内高档越野车产量前列,同时销量也占据了国内越野车市场20%以上的份额,在中高档越野车上占据约50%的份额,在国内生产SUV的5家企业中排名第一。近日,长丰集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款SUV-猎豹CS6,以及首款多功能骐菱轿车双双下线,标志着长丰汽车拉开了进军轿车市场的序幕。  当世界著名汽车制造企业戴姆勒—克莱勒斯公司东北亚总裁李博德参观长丰永州基地生产线,看到每3分钟就有一台车走下自动化生产线时,连连赞叹:“没想到在这个地方竟有一家这么优秀的汽车制造企业!”

  湖南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随着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潜力的迅速挖掘,特别是轿车需求的急剧扩张,湖南省汽车工业抓住机遇,奋起直追,用更积极开放的心态考虑汽车工业。轿车既是湖南省汽车产业的薄弱环节,也是突破口。尽快推动长丰轿车项目的发展是当务之急,同时也要支持众泰集团入主江南汽车后的轿车项目,促进吉利汽车在湘潭落地生根,积极寻求机会,适时引进“6+5”入湘发展。在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工业方面,要突出发展汽车零部件关键总成(主要指汽车发动机),加快长沙、衡阳、永州等五大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加快零部件行业兼并与重组步伐,在竞和重组中实现“强强联合”。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平台是一笔相当客观的战略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价值。

  今年1月,湖南省召开了汽车产业发展的座谈会,省委书记张春贤提出发挥优势,树立信心,实现省内汽车产业后发赶超的要求,对汽车产业今后的发展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不久,湖南省政府提出了“1256”计划作为湖南汽车产业发展的总纲领,为湖南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1256”战略中,“1”是指以轿车领域为突破口,“2”是指形成长沙、湘潭2大汽车产业集群,“5”是指建成长沙、湘潭、株州、永州、衡阳5个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6”是指以轿车、越野车、载货车、客车、皮卡、专用车6个车型为核心,推进整车生产上规模、上水平、产业出效益。争取到2010年,全省要形成年产40万台发动机和年产各类汽车75万辆以上的能力,全省汽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1100亿元,利税超过130亿元。

  目前,汽车工业已被列为湖南三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并对其进行了重点规划和扶持:既要逐步形成长株潭为核心,进而扩散到岳阳、衡阳、永州等地市,打造直径为300公里的大型汽车产业集群。记者有理由相信,湖南汽车工业做大做强,打造自主品牌,真正成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的支柱产业将指日可待!湖南汽车工业要依托骨干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与世界知名的汽车制造商攀亲结缘、合资合作;要走“专、精、特”发展之路,主攻有特色的整车和关键零部件,进一步抓好产品的本地配套,在引进、转化、创新上下功夫;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引进国际高、精、尖人才,培养有专长的技术工人,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与重组,构建良好的融资平台;进一步用好用活产业扶持政策,营造做强做大的发展氛围。

  据介绍,长沙现已形成越野车、轿车、轻卡、重卡、中卡、客车、工程车、特种车等制造车系,并拥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是首家在同一个城市完成最完整车系制造的地区。在汽车配件领域,长沙初步形成了以长丰汽车、北汽福田、三一汽车等三大整车制造企业为龙头,众多零部件制造企业相配套的产业集群,已成为湖南省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和生产、出口基地。同时,长沙还聚集了一批初具规模的汽车专业大市场和现代物流园。在未来五年,长沙将把建设“汽车产业走廊”作为工作的重点,打造“一个中心、多个组团”的格局,以长沙为圆心,以500公里为半径,在中国的版图上画一个圆圈,这一圆圈内有约3亿人口,市场覆盖中国主要经济带,并且经济收入是中等偏上的汽车消费群体。行业专家罗百辉预测,今后长沙将成为中部门类最为齐全的汽车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沙已成功引进“长丰”、“北汽福田”、“众泰”等三大整车企业,并以此为龙头,引进了博世汽车电器、长丰联成模具、吉丰汽配、日立汽车电器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长沙经济开发区15公里区域内聚集了120多家本地企业为之配套,形成了一条从零部件到整车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已具备发展汽车制造产业的显著优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5991.html

更多阅读

莲藕 产业发展 思考 限购令下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思考

     中国的城市扩张发展速度很快。整个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导致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呈现出的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城市最初的规划很难预见到这样的情况,因此,如今与交通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显得捉襟见肘。而城市的扩张

道路是曲折的 中国汽车产业通往电动化的曲折道路(下)

     替代路径  我们认为,随着新的动力技术取代内燃机技术,中国汽车业将呈现一些重要的趋势。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端倪:新的合作体系正在崛起,涵盖了三个主要领域,包括监管、技术与商业等等各方面(见图六)。  与过去十年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在能源短缺、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一场围绕着“控制技术制高点、抢占核心技术资源”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拉开帷幕。回顾历史,每一次市场

声明:《湖南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下的湖南汽车产业发展分析》为网友删除过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