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贵的主顾 《超级购物经济学》第2章之把公务员当作好主顾的“酒吧出租车”



看到午休时排队等待吃饭的上班族,有很多人可能会想,“因为大家在同一个时间段休息,所以每个餐饮店都会非常拥挤,实在让人为难。如果大家能岔开时间吃饭就好了……”笔者也曾在东京站旁的商业街工作过1年,当时有过同样单纯的想法。但是作为经济学者犯了严重的错误,应该深刻反省。

    像刚才分析的那样,正因为大家中午都在集中的时间段吃饭,所以餐饮店可以提高效率,降低午餐的价格。如果消费者从早到晚都是零散的光顾,那么所有时间段的拥挤程度倒是减少了,但座位的利用率也会相应下降,餐饮店就失去了降低价格的理由。

    因为座位的利用率高,所以餐厅能够提供性价比较高的服务。也就是说,“正因为人多所以才能既好吃又实惠”。我们一定要牢记住这一点!如果大家都能这么想的话,排队等待吃饭的上班族们可能也会欣然接受吧!

    然而站在店方的立场来考虑,很难判断拥挤时降价的做法是否合理。因为在核算成本时即使“可以便宜”,实际上也没有“降低”价格的必要。在经营午餐的例子里,只有许多餐厅集中在一起进行激烈竞争时,价格才会接近追加成本(参照第 页图12-③)。但是,运用受欢迎的商品和服务可以高价出售的理论,有时候在拥挤时提价的做法更为合理。

    再举一个出租车价格的例子。由于政府在政策上放宽限制,陷入过分竞争的出租车行业经常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有很多数据表明,“新政策导致了出租司机收入减少,难以维持生计的结果。并在无形中扩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但是,这些舆论(批判政府放宽限制的政策)的内容真的正确吗?

    提起出租车,2008年春天,“酒吧出租车”的报道成为了焦点话题。这个看起来很奇怪的名字到底反映了什么问题呢?原来,财务省(相当于中国的财政部——译者注)的公务员(中央部委的“优秀”公务员)在深夜下班回家时,由于打车的行驶距离长,以这些人为好主顾的出租车司机,在车内预备啤酒和小菜供乘客品尝,而且还一起赠送代金券等等。虽然大家都在大肆批判作为公务员浪费公款(税收)的问题,但笔者看到这条新闻后,注重分析了它的另外一面。

|www.aihuau.com|54

    深夜出租车的价格要比白天贵20%(不久前东京曾是30%),所以在晚上如果能够拉到远距离的客人,收入会相当可观(否则就不可能给代金券)。于是我们可以说,造成许多出租车司机收入降低的理由不是因为政府放宽了限制,而是因为实行的政策不够彻底。

    不仅是餐饮店和出租车,对于客流量大时拥挤,小时闲散的服务业来说,能否根据“利用率”制定价格,将会对利润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出租车的例子中,“远距离的客人赚钱”的想法事实上也是如此。如果远距离顾客的行使时间是两个小时的话,其间的利用率(载客率)为100%,可以高效地增加收入。

    起步价包含的距离暂且不说,车费是根据行驶距离而定的。无论是3公里后的1公里,还是30公里后的1公里,单价几乎相同(有时候距离远还有折扣)。所以并不是说1位客人的打车距离远就有利。理论上,即使光是近距离的客人,如果合计距离和远距离的客人相同,那么收入也不会有太大差距。但实际上,能够连续碰到近距离客人的几率很小,所以只有拉到远距离的客人,载客率才会提高,才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增加收入,这就是我们说远距离的客人能够赚钱的原因。

    而酒吧出租车实现了“远距离+深夜的高价格”,这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是效率最高的赚钱方法,从司机给公务员的代金券等礼品上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只要有一定的“高利用率(载客率)+高价格”的工作,出租车司机完全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

    过去笔者就认为,“出租车司机不能提高收入是不是因为‘不能在雨天提高价格’造成的呢?”这个想法也是着眼于“高利用率(载客率)+高价格”的规律,让我们用图16来分析一下。

    为了便于讲解,我们的计算方法和现实中有些不同。请看图的上半部,纵轴是想要乘坐出租车的人数(=出租车的需求量);横轴表示时间,分为“拥挤时”和“空闲时”两个时间段。虚线表示出租车的载客率达到了100%。“拥挤时”(比如说突然下雨时等等),希望坐车的人数超过100%的虚线,所以打不到车的人(超过虚线的客人)就要等待。相反,“空闲时”乘客的人数只能让出租车的载客率达到30%。

    为了方便我们根据时间计算车费,也就是说,“出租车的收入=价格×载客率”,其中载客率的上限是100%。图的上半部是按照每10分钟1000日元的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字。

    拥挤时的载客率是100%,所以1000日元×100%,每10分钟的收入是1000日元。相反,空闲时只有30%的几率拉到客人,所以1000日元×30%,平均每10分钟的收入是300日元。

    如果可以按照图中下半部的方法进行定价,那么出租车能够同时增加两个时间段的收入。其做法是将拥挤时的车费提高到每10分钟1500日元,而空闲时的车费下调到每10分钟750日元。保持利用率在100%的范围内提价,既可以减少拥挤时想要坐车的人数,也可以增加出租车的收入(提价的部分)。用数字计算的话,1500日元×100%,每10分钟的收入可以提高到1500日元。

     另外,空闲时降价可以增加因为价格便宜,想要打车的顾客人数,提高载客率。特别是,同时实行降价和涨价的话,原来想要在拥挤时坐车的人,会错开时间搭乘出租车,可以进一步提高空闲时的载客率。

    比如说,退休的老人或时间比较充裕的人(能够推迟出门时间或改天出门的人),想要打车出门时突然下起雨来,如果车费一样的话,会继续选择打车(因为时间有富裕,所以不介意等车)。但是,如果下雨时的价格比平时贵的话,那么可能会等到雨过天晴或改日再出门吧!

 显贵的主顾 《超级购物经济学》第2章之把公务员当作好主顾的“酒吧出租车”
    我们假设空闲时的利用率在降价后上升到60%,那么750日元×60%,出租车平均每十分钟的收入就能达到450日元。当然,这些数值都是为了方便计算设定的,实际定价时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对载客率的变化要进行反复估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而且,许多人在选择交通工具时,会把出租车和公共汽车、地铁、火车等多种交通工具进行比较。根据地区不同情况也会有所差异,有些地区在空闲时降价,可能还会大幅度提高打车的人数。

    再重复一便,出租车提高收入的关键是想办法实现“高载客率+高价格”。如果能够在利用率高的雨天涨价,就算达不到酒吧出租车的程度,出租车司机也能保证一定的收入。

    而且,突然下雨带来拥挤时,有大部分人会想,“即使贵也希望能早点打到车。”如果能在此时提价的话,那些不愿意接受高价格的人们就会选择其它方法,这样既能保持载客率,又能减缓拥挤度,降低整体的等车时间。如果是时间宝贵的人,和高价格相比,有时候浪费时间带来的损失更大。对于消费者来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定价方法。

    最后,关于政府应该加强限制,还是放宽限制,简单叙述一下笔者的意见(因为答案不止一个,也请各位读者自己思考一下)。从交通安全的角度来讲,政府应该加强对出租车公司的检查和管理。但是关于价格,应该尽可能放宽限制,不断承认像图16下半部的定价方法。

    其中,关键是能不能根据天气的变化制定价格,在经济学里称之为“调配成本(Menu Cost)的问题”。价格频繁变动会带来一定的成本(通知消费者时所花费的时间等),如果不能降低此成本,那么复杂的价格制度将失去意义。在稍后讲述的高速公路费用的例子中,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译者注)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更改价格时的成本,实现了高速公路相对复杂的收费方法(根据时间段和距离计价)。

    出租车行业也是如此,需要根据载客率建立价格体系。如果拥有此类经验的IT公司(手机公司等)能够一起出谋划策的话,调配成本将有可能大幅度降低。现在,许多大型出租车公司已经开始引进IT技术,装有电子导航系统的出租车比率不断增加,其中有些公司还十分看好手机的GPS功能(摘自2008年9月26日的日经流通新闻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6024.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显贵的主顾 《超级购物经济学》第2章之把公务员当作好主顾的“酒吧出租车”》为网友时光旧巷的少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