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场行业评论家关于太阳能行业品牌诉求的大辩论,将“保热墙”推上了风头浪尖,评论家们围绕“保热墙”展开了太阳能行业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一次“激辩”。
质疑声
事件起源于《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刊登了一篇题为《太阳能传播诉求集体撞墙》的评论。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是,认为几乎有100%的太阳能热水器企业的传播诉求集体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发生了传播诉求定位与目标人群的期望产生严重错位的集体撞墙现象!
为了说明这一现象还不点名的指出 “一家企业甚至完全照搬了海尔防电墙热水器的概念,推出“保热墙”概念,且不说这样的抄袭毫无新意。不是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等于暗示消费者,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不保温,所以,要加保热墙,十足是一副故意自贬品质的荒唐手法!”虽然文中没有直接点名道姓,但明眼人都晓得“一家企业”指的就是太阳雨。
大辩论
该观点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太阳能行业众多专家的集体声讨。结果围绕着“保热墙”上演了一场太阳能行业的“墙下狂欢记”。先是韩锋先生发表了《太阳能传播诉求集体撞墙,还是策划人撞墙》;随后的孙雷先生的《究竟是猪撞树上了?还是人撞墙上了?》。接着周理民先生发表了《太阳能传播诉求没撞墙却撞上了“X”》。一名署名“旁观者”也发表了《到底谁在撞墙——兼与韩锋先生商榷》;王唤明先生则发表了《由“太阳能传播诉求集体撞墙”引发的思考》,在这场太阳能传播的大PK中,专家们各抒己见地进行了一场话语权比赛。为此,中华太阳能信息网还开辟了一个专题。有立场有影响才是专家才有话语权威,一篇“传播撞墙”,给了行业专家们一次狂欢的理由。
最后,还有文章对评论家们的这场“墙下狂欢记”进行了总结、点评。现摘抄如下:
专家成果,厂家狂欢 在专家话语PK中,最终结果倒向了一边,对“太阳雨保热墙及现下太阳能诉求点传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周理民先生的一句话挺经典的:正是“太阳能行业传播推广上如沈先生所说的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才让99%的民众知道了环保节能的太阳能。花开数朵,这里详解太阳雨的保热墙,也算是对上述争谈做事实回答。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讲,最大的欣慰莫过于对自己的研发成果应用于生产推广。太阳雨的科技工作者针对市场上的吸热效率之争,另辟蹊径在保热上研发了新技术新工艺并申请了专利,几经改进后“保热墙”呼之而出。独门绝技蓝海洞开,实用及卖点,说辞及物料,营销系统有了新动力,太阳雨开始为之狂欢。
卖点吆喝,商家狂欢 酒香也怕巷子深,卖东西得会吆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吆喝得有专业水平。 “保热墙”一出,太阳雨的经销商们有了吆喝的蓝本和资本,人无我有众口烁金,“保热墙”成了经销商们竞争的利器。虽然开始有人怀疑过,但是最终“保热墙”产品给许多经销商带来了较好的销量和效益。从此,商家开始为保热墙狂欢。
价值享受,受众狂欢 保热功能提高,隔夜水温降得少。这是消费者首先认可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有保热墙的太阳能才好用”,成为受众的一种精神价值享受。对于有品位的消费者有精神增值的太阳能热水器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消费心理。在实用与精神的双重价值享受之下,消费者为保热墙狂欢起来。“你家的太阳能有保热墙么?”时常会被人显摆起来。
创新有奖,媒体狂欢 2007年12月,太阳雨保热墙获得了由中国营销权威期刊《销售与市场》与中央电视台共同发起主办的“中国企业十大营销创新奖”。媒体和营销理论领域对于“保热墙”的狂欢,印证了保热墙为中国营销界、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创新营销带来了新的启示。
品牌标杆,产业狂欢 保热墙一出,而后引起了一些小企业的仿照,有“保温墙”,也有“隔热墙”。对一些大企业来讲,纷纷加深了品牌诉求的定位和传播。作为一个品牌诉求的标杆,“保热墙”带来了整个行业对品牌营销的再认知,这种对品牌诉求的传播也带动了对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的科普推动。
坐壁上观 渔翁得利
无心插柳柳成荫。对太阳雨不利的观点出来后,太阳雨自己还没来的及反驳,就已经引起了行业评论家们的集体声讨。在“墙下狂欢记”中,太阳雨自始至终没有参与进来,没有发表任何观点,而是选择了静观其变。他们似乎更懂得,别人的评价,比自己出来反驳更有说服力。
真理愈辩愈明,如果不是这次“墙”下的集体狂欢,也许,保热墙的整体意义还会藏在深闺不会被全面开发出来呢。这场太阳能行业史上的评论狂欢大戏,为太阳雨做了一次影响深远的免费广告。
应该说,保热蓝海的开辟,让太阳雨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作者:庞国军 太阳界文化发展中心品牌总监、《太阳界》杂志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