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十二钗小说第一章 《纵横》第一章第十二节



商州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没有风,是北方人常说的那种干冷。路边光秃秃的白杨树又增添了几分萧瑟的景象。周二早上9:50,田云舒、赵世友、杨耕准时出现在利民集团的办公楼下。早已得到通报的李富强已经在楼下等了一会,看到三人走进大厅,赶忙迎了上去。

杨耕迅速上前,握着李富强的手。“李部长,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这位是我们田总。”

“欢迎、欢迎,田总辛苦了,这么冷的天把你请来,实在不好意思啊!”李富强伸出双手,紧握着老田,眼里倒是充满真诚。看来他是很盼着老田的到来。

老田的笑容职业性的浮现出来:“李部长,您好,哈哈,这段时间总是听杨经理和赵经理说起您,没想到这么年轻,您应该是利民最年轻的部长吧。”老田的北京口音里的‘您’字,特别字正腔圆。

李富强好像也有些被感染,笑呵呵的说道:“田总,您见笑了,我是被赶着鸭子上架。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四人边说边来到了方总的办公室。李富强轻轻的敲了一下门。

|www.aihuau.com|40

“进来!”方云义的声音略带一点商州口音。但中气十足。

李富强打头,四人鱼贯而入。方云义的办公室不是太大,老板台紧靠着窗户,左侧是个三人沙发,对面是一对带茶几的单人沙发。五个人在里面感觉上略显拥挤。

方云义看起来不到五十岁,个子不高,体态有些发胖,面色温和,看上去平易近人。介绍完毕,老田和杨耕坐在三人沙发上,方云义拿起几个纸杯,准备倒茶,田云舒连忙道:“方总,您别客气!我们自己来吧!”

 李富强和赵世友则一起去接茶杯,同时说道:“我来、我来!”

 方云义把杯子递给李富强,随手拉了一把椅子,坐到了老田的对面:“田总,听口音您是北京人?“

  “是啊,来咱们省这么长时间了,虽然尽量注意,但是总也改不过来。”老田谦和的回答,脸上有了一丝不好意思的表情。

杨耕是第二次见方云义了,觉得这位方总和老田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尤其是和人聊天的时候,有搬椅子坐客人对面的习惯。杨耕现在的心情非常放松,这样的场景他经历过多次了。知道有老田在,他基本就可以歇着了。

方云义仿佛对老田的籍贯颇有兴趣,笑着问道:“我听你的口音字正腔圆,应该是老北京了吧?”

田云舒也乐了:“我是第三代了,不过,不是八旗子弟,是穷苦人民出身,我家老爷子在一家机床厂当了一辈子工人,那家厂和利民有点相似,我从小就在厂区的大院里疯玩,所以刚才一进利民的大院,闻到那股熟悉的机油味,感觉就特别舒服。”

杨耕知道,老田这些话是有意说的,事前他们仔细了解过方云义的背景,知道他是工人出身,在利民做了30年,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现在这个位置。

 “哈哈,看来田总是机械世家啊,我们看来是有缘分,我在机械行业也干了几十年了。”方云义笑呵呵的说道

老田马上接口道:“我哪能和您比,我的机械水平只是限制在修自行车的层次上,在这一点上得到过老爷子的真传,其他的老爷子都嫌我太笨,不教。在这方面方总有什么需求的话,我可以帮忙。”

老田的这番话,把包括方云义在内的人都逗乐了,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了,双方的情绪明显被调动了起来。

方云义接着道:“修自行车的事,我也是内行,就不劳田总大驾了,不过信息化方面,我真的连小学生都不如,这可得请田总教我。”

话扯到正题上,田云舒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说道:“方总,实际上无所谓懂不懂信息化,我自己的体会是:信息化只是个手段,它是为管理服务的,如果站在管理的角度看信息化,就会感觉非常简单。但是如果站在技术的角度看信息化,就会越看越糊涂,反而是缘木求鱼了。在管理方面您是专家,所以对信息化的认识只要站在‘如何解决我的管理问题’这个出发点上,所有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方云义沉默了一会,思考着老田的话,伸手拿过老板台上的一个真皮本子,开口问道:“田总,能不能再详细的说说管理和信息化的关系?”

 山村十二钗小说第一章 《纵横》第一章第十二节
田云舒喝了口水,笑了笑说道:“我进咱们厂区的时候,从停车场到这座办公大楼,大约有300米左右的距离,厂区的马路上靠内侧有一道黄线,黄线距马路边大约50-60厘米,包括来访的客人在内的所有人,只要是步行就要求在黄线以内,这样大家就不得不排成一个纵队前行了。为什么这样做我不清楚。我想一定有原因,不过我想问方总一个问题。”田云舒端起茶杯,眼睛注视着方云义。

方云义没太理解老田的意思,疑惑的说道:“黄线是我要求划的,从小里说是防止上下班时堵塞车道,影响发货。从大里说,也是希望提高大家的纪律性。工厂吗,素质良莠不齐,有些强制性的措施帮助大家培养习惯也是必要的。”

杨耕去过国内一些大的知名企业,知道在国内很多制造业企业也是这样做的,这种做法这两年可谓风靡一时,算是比较时尚的管理方式,估计方云义也是在跟风。不过杨耕内心并太不认同这种做法,他隐约觉得这和人性中某种东西有些冲突。不过这又被很多国内大企业的老板冠以 “增强执行力”的名义,成为很多企业趋之若鹜的管理方式。

田云舒放下茶杯,一字一句的说道:“方总,你说的对,实际上那条黄线就是信息化,你的这个规定就是管理。没有黄线,你的这个管理要求就不会有效的执行。没有你的管理规定,再多的黄线也是形同虚设。”

方云义又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意思是信息化即是对管理手段的扶助,也是对管理流程的固化。但是管理本身还是管理者自己的事情,不是信息化所能代替的,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

田云舒脸上又恢复了灿烂的笑容:“您说的太对了,我刚才说只要从管理的角度理解信息化,所有的困惑都会豁然开朗,尤其是对您这样一位管理方面的专家来说。信息化和管理的关系其实永远都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而管理的目的最终是由您来确定的。”

 方云义微微点了点头,对田云舒的话表示赞同。低头在本子上记了一下,杨耕不清楚他赞同的是信息化和管理的关系,还是“由您决定”这四个字。回头瞄了一眼李富强,发现他正在凝神听着田、方两人的对话,不时地在本子上记着什么,脸上露出专注的神情。看到这些,杨耕彻底放了心,因为这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肯定会对李富强在心理上产生影响。尤其是方云义对瑞和的态度,一定会影响到李富强对瑞和的判断。

两人的谈话开始渐入佳境,方云义接着说道:“田总说得对,利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有很多地方的确需要改变了,不过老企业,很多事情积重难返,改变起来难啊,方方面面的阻力都有。”

老田接口道:“是啊,改变总是很痛苦的,何况利民这么大的企业,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势’到了‘事’就到了,‘势’不到‘事’就永远到不了。”

杨耕隐约感觉到老田应该是抓到了方云义身上的某种东西。但是一时又想不清楚是什么。

方云义合上本子,双眼注视着田云舒:“你说的前一个‘势’应该是造势的‘势’吧?”

“方总说的对,不过很多时候也是天时的‘时’,有时候‘天时’也是造出来的。”田云舒笑了笑,答道。

方云义端起茶杯,但是并没有喝,而是专注的看着,表情有些复杂。“田总,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大势所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努力排除,对不对。”这句话与其说是问田云舒,倒不如说是自言自语。

杨耕明显的感觉这句话应该是有所指,但是还是有些模糊。侧头看着老田,仿佛想从老田脸上读出答案。

田云舒收起脸上的笑容,眼睛直视着方云义。郑重的说道:“的确是大势所趋,企业向前走就不得不如此做,必要的时候,不换脑袋就换人。”

听完老田的回答,杨耕彻底明白了方云义的想法。暗暗自责了一下:自己的反应太慢了,竟然没有立刻想清楚。如果今天换成自己主谈,还真可能有麻烦。

 方云义没有立即接口,而是低头喝了一大口茶,然后把真皮本子放回老板台。脸上少了一份凝重,多了一份轻松。“田总,你现在还看毛选吗?”

  田云舒一愣,觉得这个问题有点突兀:“曾经看过,不过研究不深。”老田搪塞了一句。

  “我这有一套,送给田总了。”方云义起身从书橱里拿出一套精装的毛选,田云舒赶忙起身,杨耕和赵世友都有些后悔竟然没给方云义带件礼物来。老田好像没有这种感觉,安之若素的接过书,重新回到沙发上。

正午的阳光有些刺眼,天气却依然干冷,李富强执意将老田等三人送到了车上。老田热情地和李富强握手告别,轮到杨耕的时候,老田、赵世友已经钻到了车里。杨耕并没有急于走,他还有问题问李富强。李富强显然也有些意犹未尽。

“杨总,你们田总真是见过大世面的,我还没见方总这么认真地和人交流过。”李富强笑呵呵的说道。

李富强显然对这次会面很满意。杨耕也放了心,接口道:“你们方总才是厉害人物,每个问题都这么尖锐,看来是下定决心了。这对你下一步的工作可是非常有利啊。”

  “是啊,是啊,谢谢田总。”李富强连声说道。

  “李部长,你是方总亲自点将负责信息化的,我看方总对你是非常重视,你是不是生产口上,唯一得到高升的?”杨耕试探着问道。

  “也不是,生产部长调到采购上去了,质检部长听说也会有变动。”李富强随后说道。

  “采购部、质检部也归马总分管?”杨耕觉得自己应该是猜对了。最后确认道。

李富强答道:“采购部是另外一个副总,质检部归马总管。”

汽车开出利民大院的时候,杨耕轻声对老田说道:“我确认了一下,方总在逐步调走马总的人。”老田点了点头,笑了笑,没说什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6630.html

更多阅读

《小说月报》2015年第9期 小说月报2015下载

中篇小说 狐步杀                    张 欣 (选自《北京文学》2015年第8期) 坠落美学                   鲁 敏 (选自《花城》2015年第4期) 二十年                    

齐越节作品《钢铁》文稿和配乐 齐越节商鞅配乐

(齐越节又要开始了,一些喜欢《钢铁》的朋友们又开始私信我求稿求配乐,一个个跟催债似的。今天把文稿、配乐、背景视频一并上传,需者自取,谢谢。不过,还是友情提醒一下,用《钢铁》参赛需谨慎啊!《钢铁》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和话剧剧

读书:《花城》2014年第2期中篇小说《惟妙惟肖的爱情》

我们读书,自幼便要被提及的一句话是开卷有益。那怎么才能算开卷有益呢?对于小说,抛开文笔、故事、技巧不论,就我个人来讲,我更注重一篇小说内质里的东西。我把我自己强调和需要的这种东西叫做‘血肉’,小说写得有情有性,知人间疾苦,冷暖,展苍

声明:《山村十二钗小说第一章 《纵横》第一章第十二节》为网友三分钟放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