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糖 《下一轮商品市场》第二章食糖与乙醇工业的发展



美国的食糖扶持项目以及对于进口乙醇征收的高额关税也影响到了巴西——到目前为止,巴西还是世界最大的食糖生产国。巴西是唯一一个能与美国在乙醇生产方面相抗衡的国家。如果要把玉米—乙醇产业放入美国的经济领域,那么就少不了把它和巴西的乙醇产业作比较。巴西1英亩的甘蔗可以生产650加仑的乙醇,而美国1英亩的玉米只能生产400加仑的乙醇。甘蔗生长在热带气候环境里,天气越热、降雨越多,甘蔗生长就越快,而且其生长速度要比温和气候条件下任何农作物的生长速度都快很多。2006年,巴西甘蔗种植地为620万公顷,只占巴西可耕种土地的2%多一点,相当于美国玉米种植面积的1/5。然而,就在那么大面积的土地上,巴西产出的食糖量几乎达到全球食糖量的1/3,占全球食糖出口量的40%;除此以外,还有足够的剩余来增加全球食糖储备。巴西的玉米种植面积是其甘蔗种植面积的2倍,大豆种植面积比甘蔗种植面积多出3倍。由于食糖库存增多,食糖价格比2005年每磅20美分下降了一半,那是30年来的最高价。价格的下降推翻了之前一切有关生物燃料生产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论断。

因为含有蔗糖,所以糖比玉米更适合制造乙醇,因为蔗糖可以直接转化为乙醇(用玉米制造乙醇的过程中需要额外的加工步骤,因为玉米先要提炼出淀粉,然后将其转化成糖,再制成乙醇)。这样一来,用糖制造乙醇的节能效果会更好,因为这个过程中所需能量比较少。生产1加仑的甘蔗—乙醇需要消耗6 500千卡的热量,而用玉米生产相同数量的乙醇所需消耗的能量是前者的43倍。而且,甘蔗的废料——甘蔗渣可被用来为乙醇工厂供暖和发电,这使得巴西300多家甘蔗加工厂和酿酒厂基本实现能源自给,此外还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尽管进口乙醇的关税很高,但是2006年美国仍从巴西进口了6533亿加仑的乙醇,占美国乙醇进口量的最大份额,占美国乙醇需求总量的12%。

 中国食糖 《下一轮商品市场》第二章食糖与乙醇工业的发展
食糖和乙醇产业的发展已经使得巴西在过去10年间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和食品的净出口国,其出口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巴西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橙汁和烟草的生产国,它的大豆、牛肉和家禽出口量也位居世界第一。巴西家畜产业的扩张也造成了亚马孙河流域森林的过度砍伐现象。巴西是世界第四大玉米产地,同时也是主要的大豆出口国,巴西的农业地位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即美国把更多的耕地用来种植玉米,促使巴西农民种植更多的农作物以满足出口市场的需要,而这正是美国急于发展乙醇产业、拱手相让出来的。

自1975年巴西开展《巴西全国酒精计划》(Brazils National Alcohol Programme)以来,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已经在巴西沿海的深海区域进行了大量的石油开采活动。这一举措使得巴西的石油进口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80%减少到几乎为零。巴西的石油产量占全国石油需求总量的85%,剩余的部分由甘蔗—乙醇来补充。石油开采和乙醇产业的发展使巴西实现了能源独立;这一目标是乙醇项目启动之初就树立了的,当时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巴西食糖库存非常大,不过当时巴西的食糖产业比菲德尔8226;卡斯特罗统治下的古巴的产业规模还小。大约同一时期,美国也树立了类似的目标,可是现在离实现目标还相去甚远。

巴西乙醇项目的成功带来了弹性燃料车的流行,这种车辆可以使用汽油或者如乙醇一样的其他燃料。在有利的减税政策下,巴西的司机们很快就驾驶着弹性燃料车上路了。弹性燃料车不受起伏不定的商品价格的影响,就像有安全阀一样。弹性燃料车司机可以比较汽油和乙醇两者的价格,做出相对便宜的燃料搭配:如果糖类乙醇的价格高于汽油,那么就可以选择使用较多汽油作为燃料,这也会对糖类乙醇的需求做出调整,直到其供应增加、价格下降。为了确保乙醇的使用达到一定的量,巴西政府对乙醇在每加仑汽油中的混合比例做出了最低限度的规定。美国政府想要效仿巴西的做法,对E85燃料做出规定。

巴西以农业“发电站”的姿态兴起,引发了一股新趋势——即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中国进口了大部分南美出口农产品。农业综合企业和农民为此趋势做出诠释,指出巴西有潜力生产更多的食品、乙醇和纤维制品。在农业综合企业看来,巴西大面积的热带稀树大草原式的灌木丛林地适宜于未来种植大豆和谷物或者放养家畜。对于环保主义者来说,这些灌木丛林地区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在这里可以生存4 000多种不同的物种。以目前农业扩张的速度,按保护国际(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的估计,到2030年这里必需的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

环境问题还将时刻伴随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但是对于巴西灌木丛林地区和亚马孙河流域的环境的担忧,不大可能阻止巴西甘蔗和乙醇产业的扩大。和美国一样,巴西也出现了乙醇产业热,巴西甘蔗种植面积有望到2012年扩大300万公顷,也就是说在原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再多50%的面积。这种扩张主要发生在圣保罗州,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圣保罗市所在地,该市拥有众多的汽车司机。沿巴西崎岖的公路开车驶往亚马孙河流域,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因此,按照计划发展乙醇产业并不会直接对亚马孙河流域的雨林造成破坏。

巴西和印度尼西亚一道,在2000~2005年间成为最大的林区净损失国,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发展和木材需求的增加。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其棕榈油的产量几乎是全球油料作物产油量的一半。每公顷棕榈树的产油量要多于其他任何油料作物的产油量,因而棕榈油成为生物柴油的最佳给料。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全球棕榈油增产的50%发生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两个国家将各自国内生产的大部分棕榈油都出口到了欧洲,在那里棕榈油被制成生物柴油。欧洲生物燃料生产商偏好棕榈油,因为同样1英亩土地上棕榈树的种子比油菜子多。油菜子是欧洲生产生物燃料的主要给料。黄灿灿的油菜花一望无际、绵延到天边,已经成为晚春时北欧田地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田野风光增添了别样风采。然而,欧盟已经对生物燃料的生产做出严格要求,规定欧盟成员国必须减少碳排放量的35%,并且使用棕榈油这种“最佳生产方式”,因为欧盟已经认识到雨林破坏和农业发展(尤其是生物燃料)之间难脱干系。

巴西对欧盟的这一新计划表示欢迎,因为这一计划有利于碳排放更少的糖类乙醇的生产。虽然巴西农民并没有像美国和欧洲农民那样得到那么多的政府补助,但是巴西作为世界食品摇篮的地位依然在稳固加强;当涉及农业贸易会谈时,这个事实给巴西赢得了相当大的政治支持。当就棉花补助问题在世界贸易组织会议上与美国针锋相对时,巴西就展示出了自己的这种影响力。这一举措迫使美国放弃了一项对于棉农的财政补助项目,美国棉农不得不从此把自己的棉花农场转为玉米种植地。巴西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加入20国集团,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的贸易会谈中,发出共同的呼声。

无论如何,农业的主要任务是要为世界66亿人口提供粮食。目前世界的人口数量比20世纪60年代人口数量多2倍,而且据联合国估计,到2030年,世界人口有望达到82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多以及多年来全球经济的迅猛增长,近10年来全世界的富裕程度也越发上升。这就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对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世界耕地及牧地却受到了城市化和异常天气的威胁,洪涝干旱灾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6692.html

更多阅读

计量经济学第二章 《下一轮商品市场》第二章有钱的农民

大型家庭农场(那些拥有土地面积不低于2 000英亩的农场)的数量在美国210万个农场中占4%,这些农场2005年获得政府补助总额的319%(即775亿美元),而占所有农场513 %的小型农场(那些拥有土地面积不超过100英亩的农场)只收到补助总额的45%

声明:《中国食糖 《下一轮商品市场》第二章食糖与乙醇工业的发展》为网友雾隐失落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