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纠纷 松下重组遭遇“员工门” 降低成本面临劳资纠纷



  郎朗 广州报道

 劳资纠纷 松下重组遭遇“员工门” 降低成本面临劳资纠纷
  “之前我们已经处理好了包括北京彩管厂在内的多家工厂的人员调整,这次我们还将继续与工人进行谈判。”关于松下电子部品(江门)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员工因不满 “协议离职”补偿围堵公司大门一事,1月27日,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公关课尤楠如是回应本报。

  1月25日中午,位于天竺空港开发区A区的松下部品北京分公司400多名工人聚集在大门外,并要求公司给出说法。

  尤楠告诉记者,其实北京这家电容厂的业务整合从2009年1月就开始了,当时为了降低成本,松下电器将原名为松下电子部品薄膜电容(北京)有限公司并入了松下电子部品(江门)有限公司,而今年开始计划将北京分公司的BOX型防杂音电容器的生产转移到江门公司生产,这意味着原来北京工厂将有400多名工人需要协商解除合同。

  按照尤楠的介绍,1月18日公司内部发布了关于协议离职的文件,其中提到希望涉及到的员工在一周内签署合同,但是很多员工对于补偿标准并不满意,这最终导致了这次事件的发生。

  中间甚至传出了中方员工扣押日方员工的说法,对此尤楠表示,“双方的谈判还在继续,中间没有出现所谓日方员工被扣押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在这次调整后北京公司还将保留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生产,这次的员工部分可以转岗,但更多的只能选择拿钱走人。

  记者了解到,双方的谈判在本月内不可能形成最终方案,对于正在推进全球性的“经营体制的再构筑”的松下电器来说,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劳资纠纷。

  2009年5月中旬,因为CRT电视退市导致停产的北京松下彩管厂近千名员工被要求自动离职,这导致千名员工集体静坐三天时间,最终松下方面同意暂缓裁员计划,而2009年10月松下电器将北京松下彩管厂50%的股权以100美元的代价转让了合资方——京东方,员工问题才随之解决。

  2008财年巨亏42亿美元的松下电器一直在进行调整,在中国的43家生产型企业很多随着技术升级面临规模压缩和关闭的危险。

  为了实现经营效率优化,松下已经决定结束在PMX(厦门)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并将生产转移到松下日本国内子公司(山口县),同时为了满足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需要,将松下在日本的扬声器事业转移到大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记者了解到,除了松下自身的调整外,在2009年11月松下电器完成对日本三洋电机的调整后,在双方业务存在重合的100多家工厂中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意味着松下电器在中国的调整还至少有超过10家的工厂需要继续整合,而整合中的劳资纠纷将依然继续。

  根据松下中国提供的资料,2009财年松下在全球的架构调整费用将达到880亿日元,而在调整后公司将节省成本超过1500亿日元,显然对于松下电器来说,在大幅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其面临的劳资法律纠纷也在不断攀升,这显然是个难以两全的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6738.html

更多阅读

不受影响 松下宣布废止三洋品牌计划 中国市场暂不受影响

  拥有65年历史的三洋品牌可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日本松下公司宣布,在明年4月三洋电机和松下电工子公司化完成后,将全面启动业务重组,并计划从2012年4月开始,原则上全面弃用三洋品牌。随着这一消息的公布,三洋

松下:“社会公器”的两个绿色扩展(1)

 记者 徐海涛  “现在地球变暖了,冰川融化了,北极熊妈妈和小北极熊怎么办呢?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它们呢?”——这是2010年5月一名师大外国语小学三年级学生向松下(Panasonic)培训老师的提问。  “小朋友们对环保的关心程度比我

松下“召回门”:日系中国败局发酵?

  刚刚实现了季度扭亏的松下电器最近很“烦”,先是日本大阪国税局指其与中国子公司交易中漏报瞒报220亿日元应税收入,8月4日一则冰箱召回门又让松下中国公司陷入困境。      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周三(8月4日)晚间公告称,松下

企业员工培训体系 日本松下 企业如何培训员工

 日本松下 企业如何培训员工?松下幸之助用人及培训之道 松下幸之助认为,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只靠一个人的智慧指挥一切, 即使一时取得惊人的进展, 也肯定会有行不通的一天。松下电器公司是依靠全体职工的智慧经营。

声明:《劳资纠纷 松下重组遭遇“员工门” 降低成本面临劳资纠纷》为网友轻纱拂袖一牟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