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油巨头 石油巨头提高油价所带来的思考



一、来势汹汹的涨价:

成品油的价格又涨了!这一次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凶猛!

2009年6月30日,北京中石化、中石油调整成品油零售价,执行价格调整后,中石油、中石化旗下加油站93#、97#汽油每升上涨0.48元、0.51元,售价6.37元、6.78元。

这是成品油在2009年度的第三次涨价。

相对应的是:7月1日美国普通汽油的上周平均零售价格为每加仑2.66美元,折合人民币每升4.695元。按此计算,北京93#汽油价格目前比美国普通汽油平均每升高出1.57元。同时,美国人均收入是我国8倍,而且美国95%高速公路不收费,没有养路费,只有约8%的消费税。

这两个国家的成品油之间的差距,折射出中国人与美国人相比在使用成品油方面的成本落差以及对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虽然在上次涨价后,专家与市场多方面已经为本次的油价上涨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做好了铺垫与思想准备,市场依然对这样大幅度的涨价恶评如潮——甚至感觉愕然了。相反中石油内部人士分析称,上次油价调整没有到位主要是考虑三夏农忙因素,价格调整过高对农民影响较大,现在农忙基本结束,此次油价调整有“补涨”成分。同时中石化咨询公司首席专家周若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表示,价格调整尚未到位,原油炼制企业仍面临生产经营压力。

——言下之意,似乎这已经是充分考虑到农民利益的法外开恩的行为了。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对记者表示,以目前的油价除去消费税,这一涨幅已达到10%,并且与去年油价140美元时相同。而现在国际油价仅仅徘徊在70美元都不到,国内油价就已经回到历史高点。

毕竟从长期来看,原油价格还是有广泛的上涨空间,这更为以后的成品油上涨提供了正面预期;从不远的未来看,这更是中国CPI指标涨幅的参照。

 

虽然价格波动在正常的情况下具有双向性,但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波动似乎一直在印证一个困扰公众很久的关键词——涨多跌少。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松奇表示“我们的国企有一个特点。涨价的时候它反应比较灵敏,然后降价的时候它迟迟不降”, 因为我们油企,成品油基本是垄断供应的,因而这种涨价行为“是不太正常的”。

但在此的一个多前,发改委通过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在中国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更为油价的持续性上涨扫清了法定障碍,得到了随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而波动,避免遭受损失的“尚方宝剑”。

 

二、油价上涨所带来的影响:

油价上涨对各个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视,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樊彩跃表示,油价上调将会增加企业运营的成本,尤其是物流行业,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复苏。同时对于刚刚抬头和有好转的汽车消费,尤其一些小排量汽车的消费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媒体所挖掘到的油价上涨对社会的影响层面,仅仅停留在物流、农产品与工业品等方面的影响,在本人看来,这似乎是隔靴搔痒,而没有看到更深影响。在更深层次,至少还会看到如下的一些衍生影响:

1、不仅会影响到物流与汽车行业,国民经济的各相关行业都要受到影响。交通运输、航空、旅游、石油已经成为每个行业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任何传统行业,只要牵涉到运输物流、牵涉到交通差旅都会受到影响。

换句话说,两大石油巨头的提价行为,需要各个行业的数以百万家企业来买单。

2、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经营,居民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由于牵涉到从制造业到物流业,从服务业到商业终端的方方面面,因而油价会推动日常生活物品的价格上涨,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面,带来生活成本的全面上升?最终的结果将体现在居民价格消费指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PI上。因此,打通了油价的上涨通道,就为CPI的强行拉升上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毕竟动物的本性在于动,只有动才能够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换句话说,两大石油巨头的提价行为,需要全社会的数以亿计的家庭来买单。

3、和谐社会将受到影响。运营成本的提高,会加重现实市场的惨淡程度,会打击创业热情,让那些还没有头昏到一定要去创业的人,或者是在创业路上受到阻碍的人转回头加入就业求职的大军,增加就业市场的绝对人数,并进而拉动社会的不稳定神经,带来新的不和谐因素。

换句话说,两大石油巨头的提价行为,需要整个国家的安定与和谐来买单,随时有系统性崩溃的危险。

 

总之,如果从石油巨头垄断性的地位以及在国家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定会为国家创造更高的利益,拉动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但本人认为,成品油价格的提升的影响可谓是多方面的。那是以牺牲其他各行业的所有企业的利益、牺牲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牺牲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为代价的。

这是与在“三个代表”的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纲领相违背的。

 

三、油价高涨的幕后推手:

正如有识之士所达成的共识——在当前情况下快速提高成品油价,是经济危机中的杀鸡取卵的行为。

到底是谁在导演中国的成品油普遍持续上涨的状况呢?

 

经过本人的分析,导致当前的这种局面大约有如下几个因素:

1、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新的“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为国际化做着“杰出”贡献。

这点从如下这些现象中可以得到充分说明:

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汽车在政府采购物品中始终占据前三位,中国政府采购在汽车方面的经费节节攀升,2004 年全国政府公务用车采购金额为500亿元,2005年增加到600亿元,2006年增加到700亿。2007年和2008年都是800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近1/4,而且,政府汽车采购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目前中国数百万辆公务用车每年消耗费用约3000亿元,远远超过我国的军费开支,超过全国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之和。

另外,从各大汽车厂商在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出现巨额亏损,汽车出现滞销,惟独在中国出现30%以上的销售增长,甚至出现脱销的情况;从连篇累牍的汽车广告、汽车进私家,成为超前消费的奢侈品、以及具备结婚条件的新“三大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由于限行而出现了一家拥有两辆以上车的现象,从公车私用成为相对比较普遍“见怪不怪”的现象,从四川民企收购美国悍马的现象,到处在向我们昭示着中国庞大的汽车消费力量。

同时,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关于汽车的一切——从进口的品牌、进口的车、进口的配件、进口的油、到进口的消费与营销理念、进口的市场拓展与企业管理团队。即使是造车所用的钢铁都是由进口的铁矿石炼出来的。中国关于汽车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进口。

在这个本质的推导下,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实际上不过是另一种形式对国际化的贡献。

 

2、中国的石油一半靠进口——中国是典型的“油耗子”类的国家。

从1993年中国石油出现净进口,进口量占石油消费量的0.45%;到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已占石油消费量33.3%。而到2007年这一数字增加到50%。

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1.7888亿吨,同比增长9.6%。中国石油需求增量占全球41%,中国石油天然气规划总院院长王功礼在四年前就表示,由于需求持续大幅提高而产量增速有限,到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都将达到50%左右。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中国石化2008年年报显示,采购原油费用为6788亿元,同比增长40.3%,占总经营费用的46.0%,同比增加了3%。2008年,中国石油炼油与销售板块的亏损高达829.7亿元,比2007年增亏622.9亿元。

这完全是在改革开放、城市化、国际化的道路上被忽悠起来,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

 

3、中国的石油巨头是在为谁赚钱?——为跨国资本者赚钱。

四大石油巨头所拥有的垄断地位是由其无可撼动的身份决定的。但这种垄断地位与国有央企的身份并没有让其坚定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恰恰是站在其利益的对立面上了。某些愤青就会大为光火,认为其是人民的蛀虫,是党的败类,但在本人看来,这确实是极大地冤枉四大石油巨头了。

一年前,本人曾经在一篇《为什么中国的银行对中小企业见死不救(6月20日)》中提到“之所以对中国的企业见死不救,是因为那些银行已经搀杂了外资的成分。所反应的是外资的意愿”,并详细列举了截止到那个时候,中国的银行业被外资参股及银行资产流失统计的数字。

 

在中国的石油系统同样符合这个原理。因为中国的四大石油巨头都是在海外上市的。而且都是先行在海外上市,然后再回到国内A股上市的。

以中石油公司为例,由于在海外上市,因而中石油所圈的是老外的钱,在回到A股之后,圈的是中国人的钱,而且老外买中石油股票的成本要远远低于中国本土(自己人)所买到的成本。而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是所有投资者——特别是跨国投资者最为看重的核心竞争力,投资之后也在不断强化这一核心竞争力。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断言,以上所提到的发改委通过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正是海外投资者努力所预期达到的成果。

还有其他垄断性的行业,比如移动、电信、能源、电力等等,都是在走这条路。

发改委就是如此沦落成为跨国资本的利益代言人的。

所以,不要再问一些愚蠢的问题,比如——凭什么要让石油公司赚取这么大的利润呢?

这是中国的证券市场机制还相对落后造成的?

还是四大石油央企按捺不住对资本的向往而先行被资产者腐化而造成的?

去指责石油企业的垄断所给国内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重大损失之前,还是先看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融资环境吧!

 

企业是为资本服务的,不是为上层建筑与执政者服务的!更不是为了消费者服务的!

资本是为资本家服务的,不是为政治家服务的!更不是为了意识形态服务的!

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是公众公司,都要为其数不清的投资人的利益回报负责!

上市公司或者成熟的非上市公司,都已经从为市场服务、为国家服务转变成为为资本者,为股东服务了。

 

四、更为可怕的结果: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2009年6月29日表示,截至去年底,中央企业资产已接近18万亿元,其中80%的资产都已上市。中央企业已经从国资委成立初期的196户减少到目前的138户。目前已经基本具备条件建立新的资产经营公司,以管理规模较小的央企,他并称中央企业数量到2010年减少到80-100家的目标不变。他表示,涉及到国民经济命脉的、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应该由国有企业来做,其他领域都可以放开,国资委欢迎民企和外资等其他所有制企业参与重组。

 

越来越多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感觉:

在国进民退的大趋势中,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与生存空间早就被压缩到一条死胡同里了,实力也被削弱到奄奄一息的程度,哪里还有实力去鲸吞央企这样的大象呢!同时从常理上理解,把央企给民企,国资委舍不得,即使舍得,相应的央企也会有100个不愿意与不甘心,很有一种原来的嫡子被贬为庶子的感觉。——凭什么啊!

因此,所谓“欢迎民企参与”,也仅仅是面子上的话,表明的一个相对一碗水端平的姿态罢了。

 

倒是欢迎外资参与,这个就意味深长了!

外资为什么要参与?通过什么形式参与?参与了之后,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或者如主流思想和舆论所说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又有多少是保持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难道所谓“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平稳地过渡给了国际化的资本主义,那些跨国资本家与西方主权基金的名下了吗?

 世界石油巨头 石油巨头提高油价所带来的思考

——国资委就是如此将优质的国有资产廉价转让给跨国资本的。

 

——再让我们回到10年前,中国挣扎于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并为终于被WTO所接纳而举国欢呼;回到30年前,改革开放的国策订立之前,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生活虽然窘迫贫困,但却没有是失去美好的精神家园、环境依然秀丽;再回到将近60年前,美国人声称要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新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领导人身上。

 

由此我们不能不深度反思,改革开放与国际化、资本化的决策是否真的是无懈可击的?是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

在这条路上,我们艰难地走过,付出的不仅有健康还有生命,留下的不仅是汗水还有鲜血。也许现在还没有到棋局下完的时候,但当我们的后代对这段时间的历史进行反思的时候,最终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评语!

——我们的墓志铭应该怎么写?

 

 

贾春宝

2009年7月2日星期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6756.html

更多阅读

华为企业文化所带来的启示 华为企业文化的启示

华为企业文化所带来的启示:一、企业文化决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组织内外为多数成员所共同认知、拥有的、影响组织成员思想和行为的组织信念、价值观、行为特征、规范等。企业文化具有价值性、独特性、传承性和不可模仿性,能够为企业

尚雯婕新歌《S.O.S》所带来的 s.h.e新歌2016

转 长桥卧坡古典音乐赏析 :尚雯婕 新歌《S.O.S》所带来的惊喜尚雯婕总是让人惊喜不断,天知道她还能带给我们什么,当人们还在沉浸于《23秒、32年》时,她却惊鸿一瞥、华丽转身,以一首《S.O.S》(我空间播放器第一首)力扫深情而又有些沉闷的歌

枯叶剂所带来的人生 厨房治愈人生的避难所

「今まで子どもの空に包まれていたものは、じぶんたちの世界の半分にすぎなかったのです」。ドイツの児童文学『ふたりのロッテ』(岩波書店、高橋健二訳)の一節。別れた両親に一人ずつ引き取られた双子が、偶然出会って姉妹だと確信し

延伸性思考 从淘宝3例“牛人”身上所延伸的思考

首先请原谅我用“牛人牛事”来称谓我所遇到的某些人和事,要用这样的称谓,其实是无奈之举,为何有如此之说,看了下述文字您就会略知一二了,说之前,还想再罗嗦几句,贴中“牛人”“牛语”绝无杜撰,且无任何夸张修饰之处,如果、假如有当事“牛人

飞速发展 飞速发展的奢侈品业所带来的一些思考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品消费的份额越来越大,不经意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2005年11月18日,全球知名奢侈品集团LVMH的路易威登北京概念旗舰店的开幕,同LV的步伐一致,众多国际**奢侈品牌都正在

声明:《世界石油巨头 石油巨头提高油价所带来的思考》为网友抓不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