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终结奥迪A6在国内行政级轿车(C级车)市场上的霸主地位?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并具有某种江湖味道。多年来,奥迪A6从不缺乏挑战者。这些挑战者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不对称的竞争者,即那些无论在品牌上还是在车型上都与奥迪A6相差一级的挑战者,如2000年的别克世纪和本田雅阁,以及2004年的日产天籁,但最终都未讨到任何便宜,先后回归了本位,任凭奥迪A6“一枝独秀”;二是间接的竞争者,即那些在品牌上与奥迪A6不再一个级别,但在车型上属于同一级别的挑战者,如丰田皇冠、别克荣御/林荫大道、克莱斯勒300C,其中尤以丰田皇冠最为突出,销量一度接近了奥迪A6,但后又被拉开了距离,且由于品牌上的差距,对奥迪A6的影响如隔靴搔痒,基本上像是在开辟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也没有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三是直接的竞争者,即那些无论在品牌和还是车型上都与奥迪A6处于同一层面的对手,如宝马5系、奔驰E级、VOLVO S80和凯迪拉克SLS,其中销量最大的是加长后的宝马5系,在2008年卖出了创纪录的21188辆,只是奥迪A6L同期销量(86084辆)的1/4,而第二位的国产奔驰E级车最高年销量只有7000多一点,二者加起来都没有对奥迪A6产生任何威胁。
C级车市人来人往,各类挑战者前赴后继,奥迪A6的霸主地位丝毫没有被撼动,尽管媒体已经厌倦了这种局面,本能地希望出现激动人心的变局,尽管媒体一次又一次地为任何一个挑战者呐喊助威,想象着奥迪A6被掀翻在地的刺激性场景。如今,第九代奔驰E级以进口车的身份上市,加长版的国产车将于明年二季度上市,颠覆奥迪A6的问题自然会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同的是,新E级的确来势凶猛。
还没上市,新E级就已经接到了6000多个订单,接近国产第八代E级全年的销量。如果国产新E级上市,不仅是更符合国人特殊需求的加长版,而且价格上还要打折,结果会怎样,自然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能有这样一种气势,当然不是偶然的。对比一下第八代E级,再看看竞争对手,就可以认定,新E级决不会重蹈覆辙,像前者那样惨淡经营。
新E级的外观用不着多说,纯属个人偏好,而内饰以我之见,肯定比上一代车型讨中国人喜欢。其中,“仪表板和车门面板之间采用了无缝连接技术”,与上代车型仪表板和车门面板之间可插进一根手指头的粗糙有天壤之别,仅此一项就可以抓住不少以往会因此而吓跑的客户。特别是新增的“环境氛围照明系统”,可环绕车门和仪表板发出亮度5级可调的背景光带,营造舒适、豪华的车内气氛。这种特别讨好中国人的设计使新E级比两个德国对手更多了一分魅力。
说新E级在安全和舒适方面树立了行政级轿车的新标准,此话并非妄言。在安全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驾驶员注意力警示系统”,为那些在旅途中犯困的驾驶者充当保护神的角色,是国内同级中惟一。至于其他主、被动安全装备,新E级应有尽有,且堪称一流。舒适性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带自适应减震系统的直接控制悬挂系统”,使E级车在减震舒适性方面的传统优势近一步扩大。其他舒适性设备均属同级一流。
在动力性能方面,新E级配备了7速自动变速箱,使换档过程更为平顺舒适,尽管还是没有达到奥迪无级变速箱的舒适水平。遗憾的是,此次上市的新E300搭载的仍旧是170千瓦的老V6发动机,与两个德国对手的同级发动机不在一个水平上。但在行政级轿车上,又有多少客户特别在意自己座驾的加速时间和油耗比别人多一点呢?
至于新E300两款车型的价格,的确令人感到意外:61.8和66.8万元的价格与国产的同级对手相当。即便考虑到对手是加长版车型,在其他条件大致相等的情况下,价格理应高出3-4万元,作为进口车的新E300能给出这样的价格,应该是很有竞争力的。
总体看来,新E级已具备了足够的产品竞争力。在世界市场上,奔驰E级号称“全球最佳行政座驾”,只是近两年来,由于第八代车型进入了生命周期末端,全球及德国市场行政级轿车销量冠军的宝座才被奥迪A6“窃取”,新一代E级要重返王位,只是时间问题。但在中国,新E要挑战奥迪A6的霸主地位,恐怕并非易事。
在人们给予特别关注的公务车采购问题上,对未来的国产新E级来说,至少没有政策上的障碍。实际上,国产奔驰E级早在两年前就已列入了政府采购名单,当时媒体也着实兴奋了一阵,只是没有像今天宝马进入政府采购名单那样惹出那么大的争议。但要在公务车上有所作为,进入采购名单只是必要条件之一。
实际上,奔驰E级赶超奥迪A6L的最大障碍是成本,除了零部件国产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外,无论是零部件采购,还是整车组装,奥迪A6L都已具备了无与伦比的规模经济优势,进而带来价格的竞争优势,进入了良性循环。宝马一位高层人士曾私下对我说,他非常羡慕奥迪在中国的状态。他所指的,就是这种良性循环。实际上,在相当时期内,只要一汽奥迪愿意,就可以仰仗成本优势,通过不断降价,迫使那些根基不牢的国产对手处于薄利甚至亏损的状态,陷入为生存而挣扎的困境。在政府采购上,一汽奥迪甚至可以做亏本买卖,毕竟,公务车只占奥迪A6销量的不到20%,而且比重越来越小,凭着价格乃至服务优势,奥迪A6L可以在正常的招标程序中击败任何同级对手。
奥迪的这种优势绝非对手短时间内就可与之抗衡的。即便新E级国产后前所未有地接近了奥迪A6L的销量,2011年上市的第七代奥迪A6又将重新获得产品优势。奔驰总裁蔡澈说,在中国市场上,要在短期内超过宝马,在长期内“无限接近奥迪”。这表明奔驰方面对奥迪的优势有着清醒的认识。撼动奥迪A6,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