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以前,北汽有与戴-克集团全面合作的机会。当时的总裁施伦普有一个非常具有野心的亚洲战略,其核心是现代-三菱-中国项目。2002年11月5日,北汽、戴-克以北京吉普股东的身份与三菱汽车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备忘录称,三菱将于2003年4月~2004年12月之间投资北京吉普,成为北京吉普股东。三方签署这份备忘录的目的是为把三菱帕杰罗拿到中国生产。在此前的2000年3月戴-克已成为三菱第一大股东。随后,现代也开始同北汽控股接触。2003年,奔驰与一汽的重型车合作谈判破裂后,与福田的合作谈判加快进行。当时戴-克同北汽福田初步达成了一个前期合作计划,双方涉及的合作内容包括,奔驰为福田重卡提供关键部件支持,以及将来引进奔驰重卡等。
当时北京吉普公司的切诺基、三菱帕杰罗、福田公司的欧曼重卡、现代轿车实际上都是戴-克集团的产品,北京吉普公司实际已经被列入戴-克的中国战略重点,福田也将与奔驰合作生产重卡,因此实际上北京汽车工业已经形成分别与戴-克集团合作的局面,
2005年8月8日,北京奔驰-戴姆勒8226;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简称BBDC)成立,是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戴姆勒股份公司、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这里面发生一个变化:克莱斯勒没有进入这个合资公司,但是后来提供了300C这个产品。三菱也没有进来,因为在2004年戴姆勒公司的股东禁止施伦普给予三菱公司援助,而现代也退出了戴-克集团,施伦普的亚洲战略全面崩溃。
北汽控股原本计划全盘收购福汽,将产业布局延伸至东南沿海地区,同时,可以借此与三菱汽车产生合资关系,以重续双方在北京吉普时期短暂的技术合作关系。这个重组的背后,有中央高层领导人的背景,这位领导人对福建和北京的汽车工业的发展都有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三菱倒向广汽,使北汽与福汽的全面重组基本泡汤,只能重组福建戴姆勒部分。
福建戴姆勒成立于2007年5月,总投资2.49亿欧元,注册资本1.6亿欧元。其中,福建汽车持股50%,戴姆勒轻型汽车(香港)有限公司(由戴姆勒集团和台湾中华汽车合资组建)持股50%。该项目计划于2013年时达到一期规划4万辆生产能力,二期达到年产6万辆。
有消息说,福汽向北汽控股转让股权的比例还没有最后确定。北汽控股则表示,如果不能获得福建戴姆勒50%的股权是难以接受的(产业政策也不许可)。但是不管怎么说,股权转让后,福建戴姆勒将成为北京奔驰在福建省的分公司。为了福建当地的利益考虑,该项目将仍然在福建生产,向福建省纳税。
福建戴姆勒只是一个规划产能4万辆的轻型商务车项目,对于急于扩大产销规模的北汽控股来说,这个项目对它的贡献率并不大。但是,北汽控股通过重组这个项目,将深化与戴姆勒公司的合资关系。
2009年1月29日,北汽福田与戴姆勒股份公司在德国柏林共同签订了《商用车合作协议》。双方将设立一家中重卡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是双方全球合作业务的运营中心,业务包括双方全球合作业务的管理决策、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营销管理等,将生产欧曼品牌产品,通过戴姆勒的销售体系进行海外销售。合资公司成立后,福田汽车将联合戴姆勒共同进行海外投资,规避在国外市场设厂时遇到的贸易壁垒。如果北汽控股成功接盘福建戴姆勒,那么北汽控股将和戴姆勒在乘用车、商用卡、轻型商务车领域全面合资。
戴姆勒方面的态度是:“戴姆勒需要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这应该是指北汽控股。随着中国汽车工业格局的变化,戴姆勒的中国战略中,北汽控股成为关键的一环。
同戴姆勒的全面合作,将会使北汽控股在豪华轿车、MPV、大中型商用车方面提升水平,并有可能扩大海外市场。再加上北京现代中级车产品,北汽控股的产品线相当丰满。只可惜没有“逮”住三菱,这对国内最早生产轻型越野车的北汽控股是一大遗憾。
最近,北汽控股召开了2009年战略研讨会,这在北汽控股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在会上,徐和谊董事长作了《战略管理与集团管控》的报告,他认为北京汽车已经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时期,近三年的战略是“一、二、八、八”,一即一个愿景:跨越式发展。二是两个评价指标: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国内一流汽车集团、北京市重要的支柱产业,2009年要113万辆,2010年是150万辆,2011年是200万辆。两个八是:八个分指标,八项战略措施。八项战略措施的第四项是“积极开展兼并重组”。
2008年8月26日,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南方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湖南省株洲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顺利奠基,将形成年产20万辆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这个项目说明北汽控股的扩张可能采取多种战略,其中包括与其他地方政府合作发展新的汽车生产基地。目前来看,国内适合北汽控股重组的大企业极少,或者整合难度极大,所以北汽控股今后的扩张不会以兼并为主。
目前,北汽控股的当务之急应该是若干平台的建设:自主品牌产品平台、零部件平台、投融资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