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山寨文化凶猛
据CCTV经济半小时报道,随着汽车的普及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力提倡,“山寨版”电动车正在山东等一些地方悄然兴起。这表明,农村等低收入人群的购车欲望也在悄然增长,但汽车的购买和使用价格又使他们望而却步,因而具备轿车外形、价格便宜同时使用便宜的“山寨版”电动轿车就成为他们的选择。 成本低利润高吸引中小企业纷纷上马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07年11月,山东时风集团开始投产电动轿车,年产能达5万辆。资料显示,时风电动轿车以铅酸电池为动力来源,以电机为驱动装置,最高时速50公里/小时。 按电池数量的不同,时风电动轿车分为3个等级,售价分别为2.2万元、2.5万元和2.8万元,最大单次行驶里程可达150公里。由于售价低廉、使用成本低,以及当地政府的免上牌、养路费以及驾照等优惠政策,高唐县上时风电动轿车随处可见。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城乡接合地区,也有时风电动轿车销售。 时风电动轿车一名匿名供应商透露,时风电动轿车主要成本为电池、电机、底盘和车身四大块。其中电池和电机均为采购,电池成本约为6000元,电机成本2000余元,加上电控等其他装置以及车身和底盘系统,预计整车成本1.4万~1.5万元。该供应商估算时风电动轿车的单车利润可达5000~6000元,如果加上经销商和厂家的利润,以最低2.2万元售价计算,山寨电动汽车的毛利率达到惊人的30%左右,相比之下,目前国产轿车的利润率平均不足8%。
地方政府广开“绿灯”推波助澜
据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山东省“山寨版”电动和非电动车盛行的背后,是地方政府的扶持力量。2008年,滨州市政府下文,2009~2013年,该市将对电动轿车生产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地方分成部分,以及地方收取的其他税费先征后返,还将设立每年5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电动轿车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今年3月,山东淄博制定《电动车管理暂行办法》,对 “电动轿车”外形尺寸在内的技术参数进行了限定,并对购买本市生产电动车产品的购买者实施免缴车辆过桥路费的优惠政策。
根据《聊城市电动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允许电动汽车在1级以下公路行驶,走机动车道,同时要求电动车的驾驶人员应对取得C2及以上驾驶证。那当地政府为什么会违反国家法律,坚持让这种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汽车上路行驶呢?
山东省高唐县常务副县长刘萍表示,县委县政府很重视这个项目。作为一个企业发展,你必须得给它一个好的环境,像电动车属于新兴的一个产业,刚刚起步,可能还不被一些规定政策认可。县里面已经拿出政策,鼓励农民购买使用,并要求警察不查,还可免收一些其他的费用。国家标准缺失令行业发展成疑
导致这一行业混乱的真正根源不在企业,而在于行业相关标准的缺失。 当前我国对汽车产业的管理采取的是公告管理,凡是没有进入国家正式公告的任何汽车产品,就属于非法生产。按照山东“山寨电动车”当前的技术水平,很难够上公告标准,如果没有目录,那这类产品难免被套上“非法生产”的帽子。但是现实情况是:电动车并没有正式的国家行业标准,这个产业的发展其实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中,也就很难去界定到底是合法还是非法。 因为没有国家标准的定性规定,对于电动车的安全性、时速、里程、生产材料等诸多指标均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打擦边球。目前,生产电动车的企业良莠不齐,除了之前的专业电动车企业,还包括汽车制造厂、农机厂、电池厂等,甚至还有一些小作坊,从而使这个产业逐渐形成规模。 虽然在标准缺失的情况下造成了产业的混乱,但是,这么多企业纷纷上马电动车项目,这证明市场还是有着强烈的需求。只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个行业应该还是可以发展的,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合理引导,使企业逐渐提升技术层次,向真正的新能源方向发展。现在电动车的技术性能和国家新能源电动车指标差异巨大,完全还不在一个层面。 对于电动车国家标准的缺失,包括行业人士以及当地政府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国家没有电动车相关标准规定,以及对其发展没有明确表态的情况下,山东省聊城、滨州、淄博等部分城市相继推出了地方性政策,以加强在产销和使用各个环节的管理规定,推动电动车行业的规范发展。 其中,淄博今年3月份出台的《淄博市电动车管理暂行办法》相对完善。这个暂行办法对电动车进行了定义,同时对时速、里程、上牌管理等相关方面进行了规定。但是对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指标仍然没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