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中心 《怎样做大国》中国靠什么建造世界金融中心



金融是经济的神经中枢。大国经济离不开大国金融。19世纪初英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也正是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时刻。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正好和华尔街崛起为世界金融中心同步。过去1/4世纪,中国靠着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实现经济起飞,正从世界最穷国家的行列步入中等发达国家,并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但是,这一过程本质上不过是“脱贫”。人要“脱贫”,只要勤奋自律,凭着卖力气大致就可以。但“脱贫”后要“致富”则不那么简单,要从事更为高级复杂的工作。

在这里,让我重述一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以购买力计算,2008年美国GDP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排名第二,日本的GDP总量远远落后于中国而屈居第三。即使以美元面值计算,2008年中国的GDP也达到4.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14万亿多美元)和日本(4.9万亿美元),超过了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3.6万亿多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在2010年,中国的GDP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有如此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中国却没有一个世界级的金融中心。世界级金融中心,都在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巴黎、法兰克福、芝加哥、中国香港等地。其中,香港虽然属于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但其经济乃是内地经济的边缘,按国际惯例,其GDP总量另外计算,不属于常规GDP排名中的中国经济体范围内。中国内地城市在各种世界金融中心的排名中名次最高的是上海,但很难见到上海排入前20名。这种缺乏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状况,与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比如,中国在过去1/4世纪的强劲发展中积累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却几乎只能认购美国的国债、购买美元资产,并冒着这些积累会随着美元贬值而大幅度缩水的危险。想为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财富保值,却要听命于人。这说明中国如果不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世界级金融中心,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

 世界金融中心 《怎样做大国》中国靠什么建造世界金融中心
这大概也是2009年4月29日中国政府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原因。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密切相关……到2020年,要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他进一步介绍说,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体的有四个方面:一是基本形成国际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二是基本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三是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金融人力资源体系;四是基本形成符合发展需要和国际惯例的法律法规体系。

可见,中国政府已经有了长期的战略考量,要在中国建立世界金融中心。面对这一发展前景,我们必须回答两个问题:第一,金融对经济的重要性在哪里?第二,建立世界金融中心的条件是什么?要令人信服地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具有通晓世界史的宏观视野,理解金融与大国兴衰之间的关系。

1840年鸦片战争之际,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是,竟被英国的一支现代化舰队跨越半个地球轻松击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如果从经济总量的角度看,这样的结果是难以想象的。为什么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会如此脆弱?历史学家们从政治、军事、工业、科技、文化等等方面分析原因,但是往往漏掉了金融。

鸦片贸易最初的目标是解决大英帝国的金融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鸦片战争也是一场金融战争。18世纪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今日颇有些相似之处:中国货物大量出口欧洲,欧洲产品在中国却没有市场。对中国巨大的贸易逆差,使欧洲国家不得不用白银(也就是当时的国际货币)支付从中国进口的货物。中国成为了吸收世界白银的无底洞,造成了欧洲的白银紧张。这和中国产品遍及全球、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的今天颇为相似!鸦片是英国用来平衡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而“发明”的出口产品。鸦片大量流入中国,彻底扭转了中英间的贸易平衡,使中国从贸易顺差走向贸易逆差,白银不断外流。当两国最终兵戎相见时,伦敦已经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拥有着活跃的股票市场。而中国虽然身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却无现代金融可言。不要说中国对股票市场闻所未闻,甚至连通行的白银也没有货币化。市场上大量流通的都是外国银元。也正是因为有现代的金融市场,英国政府才可以长期支持庞大的军事行动。要知道,当时一艘现代化战舰,价格相当于工业革命时一座最大的工厂。一支舰队,就等于全国最大的几个企业飘在海上。跨越半个地球的远征所带来的财政挑战可想而知,但英国政府却能从容应对。而清政府虽然统治着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却没有金融市场可依赖。其政府财政还是依靠落后的税收体系,根本应付不了突发的大危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7061.html

更多阅读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怎样做大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19世纪末,面对西方列强的侵夺,李鸿章感叹中国碰上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非改革不足以生存。其实,21世纪的中国,也将同样碰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只是这一变局没有19世纪时来得那么戏剧性,因此也更容易被忽视。这一变局,就是中国的

为什么印度不控制人口 《怎样做大国》以市场控制人口

中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但是,许多政策还是遵循着计划经济的模式;如果不进行改革,这些计划经济所遗留的旧制度将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国的人口政策,即所谓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这一政策的核心,是以行

中国老龄化危机 《怎样做大国》教育与老龄化的双重危机

中国的教育开支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长期过低,在2002~2003年度还一度下滑,农村教育面临的困难极大。根据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张玉林的研究,1999年全国2 036个县和县级市中,有1 021个县的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不足10元。虽

《怎样做大国》新人口论:全球老龄化与中国的应对

2004年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并不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改变人类命运的事件,而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发生了突变。这种认识一旦转化为行动,就会对人类命运产生本质性的影响。自马尔萨斯提出人口论以来,人口的过分增长,一直是人

声明:《世界金融中心 《怎样做大国》中国靠什么建造世界金融中心》为网友妄共一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