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二章之七、邬晓莉:做最好的自己



邬晓莉,198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1990年参与筹建深圳外国语学校,成为该校第一位英语教师。2002年,出任深圳外国语学校分校校长。参与编写了全国外语学校精读教材《新综合英语教程》;独立编写了65万字的《演短剧学英语》系列丛书,并出版《爱的叮咛》一书。曾荣获“深圳首批名师”、“深圳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深圳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

与邬晓莉见面不多,但每一次见到她心里都充满了欣喜。很喜欢听她的声音,明亮、热情又富有感染力,像她一贯的笑。身为家长,我深深地羡慕着那些在校园——她的羽翼关爱下欢蹦乱跳成长着的孩子们。在我看来,一生中能拥有这样一位充满了智慧与高尚情操的师长,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所以,我甚至有些嫉妒那些能拥有她的学生和家长,他们是有福的。因为有福,所以感恩,因此,无论孩子们在哪里见到她都会非常亲切地叫她一声:校长妈妈。而面对每一次深情的呼唤,她无不报以真心的灿烂的笑容。她让我感到激励。她常对学生说: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1.真爱,就是对生命的欣赏

2004年11月23日,邬晓莉读初二的女儿班上开家长会,老师希望每个同学能给爸爸妈妈写一句心里话。她的女儿在卡上这样给爸妈写道:爸爸妈妈,感谢你们跟我做朋友。你们从没有拿我与别人比,也没有给我压力,但是,你们给予我的尊重却让我认识到,我必须更努力,才能不辜负你们的这份爱。

邬晓莉对此很感慨,她说,真爱是朴素的,不需要修饰。最朴素的爱就是对生命的一种欣赏、理解和尊重。

2003年,在美国进修时,邬晓莉学习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霍华德8226;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课程。霍华德8226;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给了她很大的启示。她这样理解:这个世界并不只存在一种智力和达到目标的唯一方法,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精彩,因为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发掘各自大脑的优势资源。也就是说,每个人可能都是天才,所谓“成功”就是要看谁能够更好地开发并展示出自身的智力。她认为霍华德8226;加德纳教授对父母们的告诫非常中肯:要仔细倾听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这是一种有利于发现孩子们长处和弱点的‘真实测试’方法。对此,她呼吁家长,与其对孩子失望叹息,不如试着用心地去发现和鼓励他。

|www.aihuau.com|14

邬晓莉说,对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来说,有时候,发现孩子比培养孩子更重要也更难。这不但考验教育工作者的耐心,更考验教育工作者的智慧。邬晓莉打比方说:路边的小树,每一棵看起来都很相似,但当你走近,你会发现,它们其实都不尽相同。孩子也一样,轻率、盲目地拿自己的孩子与人相比,就等于抹杀了自己孩子特有的个性。有些孩子学习数学的能力较弱,但他动手能力别人却无法相比。家长不难看到孩子的这个长处,只是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邬晓莉担心的是,当上大学成为我们的孩子唯一奋斗目标,当我们的父母真的把所有的期待都押在孩子上大学上,万一无法实现,那他岂不就是输掉了孩子的一生?

每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可是,我们不能忽视,你的这一个孩子,作为生命的个体,他也是唯一的。他有自己独特的生命特质,他可能不是你想象中或本来想要的那个,但不管他是怎样的一个,父母都应无条件地接受他、欣赏他。他需要父母的引导、帮助,而不是被父母拿来与别人对照。父母只有在把孩子当成特别的、唯一的一个生命个体时,他才能看到孩子身上闪光的、与众不同的品质。当父母认为孩子有问题时,如果能更多的想到是自己的原因时,或许就能更迅速地解决问题。因为,孩子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上,原本没有一点毛病,长大后身上有了这样那样令人不能满意的毛病都是后天造成的,作为监护人,父母要承担当然的责任。

很多父母都期待孩子能成功。事实上,成功也在引领我们向更高的人生境界迈进。但是,究竟什么是成功呢?邬晓莉认为,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在自己的位子上,把自己最好的状况表现出来。即便是做一个修理工,他也要做最棒、最具有权威的一个!

2.渗透,让素质教育惠及孩子终生

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地吸纳?

邬晓莉对此有着自己的认识。她说素质教育的根本应该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做人,即便他有一身的本事,也不会对社会有所贡献;相反,他的本事可能还会对社会造成某种危害。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了老师说学生听的灌输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住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得本应是大家共同参与的活动成了个别或少数人的事。邬晓莉想,这种局面应该可以改变,至少在自己的学校里可以改变。

邬晓莉认为,渗透应该是素质教育的理想形式。于是,她在学校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其中最受学生们喜欢的是她在广播里与学生谈心。从2004年5月份开始,邬晓莉坚持每天晚上7时亲自为学生们主持15分钟的《校长寄语》节目(现在,《校长寄语》已出版成书,《爱的叮咛》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每天一个主题,如《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人都是一座金矿》、《坚持就是胜利》等等。她用娓娓动听的声音,老友似的真诚地与孩子们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想和人生观,甚至谈身边朋友的生活态度带给她的启迪。这些看似平常却蕴涵着丰富哲理的小故事经常感动孩子们。孩子们喜欢《校长寄语》这个节目,可是他们不知道,为了这每天短短15分钟的谈心节目,他们的校长妈妈可没少费心思。邬晓莉说,做有心人,就是她这么多年来无论从事教师还是校长一职最大的体会。许多看似复杂的事,做起来并不难,但却考验着你的耐心和爱心。

有一期《校长寄语》的主题是《不做没有翅膀的小鸟》。这个故事起源于邬晓莉从新西兰带回来的一只没有翅膀的小鸟模型纪念品。邬晓莉从这只鸟身上心痛地看到了当今某些孩子的缩影,所以,她沉重地告诫孩子们,一只生活在食物充实、没有天敌的环境里的小鸟,时间久了翅膀就退化了。人也如此。当一个孩子被父母宠爱惯了,抗击困难的能力丧失时,他也就丧失了遨游天空的快乐。第二天,许多孩子的日记本上,都写下了这样的字句:不做没有翅膀的小鸟,要做搏击长空的雄鹰!

每周五中午,全校师生会有一个小聚会,师生们轮流上台唱学校广播站的每周一歌。这些歌曲,每周一个主题。有爱国系列、友情系列、红色经典系列以及父母喜欢的老歌系列等。每一首看似寻常的歌,都有其深刻的用意。期中考试其间,为了给同学们鼓劲、加油,每周一歌选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考试结束后,为了安慰某些未能取得理想成绩的学生,每周一歌又选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学校每月还开展了各类评奖活动,师生都有份,学生有“爱心大使”,老师有“快乐使者”。邬晓莉说,这就是渗透的力量。每个人都参加,每个人才会有所期待。

3.生命的差异,需要尊重和理解

与邬晓莉交谈时,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每个生命都有着自己的精彩,人要学会尊重自己,接纳他人。在美国进修时,学校旁边有一个高尔夫球场。没事的时候,邬晓莉的目光总是会情不自禁地被吸引到那片绿色的草坪上。因为在那里,剪草工人们总是一边快乐地吹着口哨,一边很开心地干着活。平时为他们开车的大学毕业的司机也很让人难忘:每到一个目的地,车上的人下车了,他就拿出一本书静静地读。邬晓莉对此很感慨,她说,什么是享受生活,这就是啊。还有一个人更加印证了她的感慨,那就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侏儒门卫,这名身穿制服的侏儒每天对进出校园的每一个人都面带笑容、快乐地打着招呼。剪草工人、大学生司机以及侏儒门卫的人生态度,就是欣赏自己,享受生命的快乐。邬晓莉说,欣赏自己,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还有一件事,也让邬晓莉感触颇深。在美国一所学校的特残教育班听课时,老师这样介绍班上的残疾孩子,说他们是上帝咬过的苹果,是上帝特别宠爱的人。邬晓莉感慨道,这样做,不仅使孩子们从小对自己身体上的残疾有了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人虽然是不一样的,但同样都能拥有快乐。心理上的认识成熟了,当然就能坦然地接受别人好奇的目光。她说:“这恐怕也是我未能从那些残疾孩子的脸上看到一丝自卑的主要原因。”

受这件事启发,邬晓莉回国后便安排学校的孩子们定期去深圳元平特殊学校以及福利院,与那里的孩子们联欢、交流。同时,还把元平特殊学校的孩子邀请到学校来参观交流。第一次去联欢时,孩子们都被元平特殊学校的孩子的绘画、陶瓷和手工才能震惊了,他们发现,那些精美的作品一点也不比他们做的差。

在福利院联欢时,孩子们的感触更深。仅仅短短几个小时的相处,孤儿们已深深喜欢上了他们。临走的时候,孤儿们纷纷抱住他们,有的甚至还爬到了他们的身上用腿夹住他们的身体不肯下地——“舍不得放哥哥姐姐们走”,孤儿们流着泪说。

回来的路上,同学们都很沉默,心情也很沉重。当然,心里也思考了许多问题。通过与“特殊”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们学会了对生命差异的尊重和理解。

邬晓莉自己曾长达6年助养一名残疾女孩,直到后来女孩被领养。6年来,邬晓莉除了资助女孩的生活费,还定期给她买玩具、衣服、学习用品,节假日还常常把女孩接到家里来跟自己的女儿一起玩。后来,邬晓莉又捐助了3名湖南浏阳的失学儿童。“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只要有能力,就要做得更深入更实际一些。”邬晓莉这么要求自己。

4.意志力,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邬晓莉曾“残酷”地做过一个试验。女儿很喜欢吃巧克力,为了更真实地测试女儿,有一天上学前,邬晓莉拿给女儿一块巧克力说,“宝贝,如果晚上放学,你能把这块巧克力完整地带回来,我就再奖励给你两块。”到了傍晚,女儿回来了,她走到妈妈身边,伸出小手,掌心里是早晨妈妈给她的那块巧克力,只是,包装纸已经皱巴巴的不成样子了,剥开来一看,巧克力已经成了一块褐色的饼。丈夫得知后,心疼地“责怪”邬晓莉:你哪里是在做实验,分明就是在残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啊。

如今,女儿已在美国读大学了,每当说起这件事,邬晓莉都会忍不住地乐。但是,乐归乐,收起笑脸,她仍坚持这样一条信念:意志力,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邬晓莉是个理想加乐观主义者。关于人生,她有许多精彩诗意的妙语。就拿意志力的重要性来比方,她说:一生中,总有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坚持做下去。活着,就要承担你必须承担的事,你无权逃避。基于这样的理念,培养孩子拥有坚强的意志力便成为邬晓莉心中非常明晰和强烈的一个目标。

还是今年暑假,邬晓莉和5名老师带领40多名学生在加拿大相关学校参观学习时,特意安排学生们体验了为期一周的野外生存训练生活。邬晓莉介绍说,在加拿大,每个孩子上大学前,都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野外生存训练。训练营坐落在一座非常原始的湖泊旁,风景很美,但与世隔绝(不通电信)。住宿的房子都是些简陋的小木屋,门开关起来吱吱地响。以至,让邬晓莉的女儿联想到了汤姆叔叔的小木屋。生活上更不方便,只有女生能享受限时的热水供应,男生只能在户外用凉水沐浴。至于做饭,则全部要靠自己动手,包括餐后的炊具整理和垃圾处理。

孩子们纷纷抱怨起来,有的甚至要求马上离开。到了晚上,蚊子也凶猛地向孩子们袭来,孩子们开玩笑地说,训练营的蚊子比老师还要厉害。

接下来,孩子们接受了爬山、独木舟等系列训练。爬山的时候,天正下着雨,泥泞的小道上,孩子们不时地滑倒在地。独木舟训练更苦不堪言,没有桨,只能用手划水前进,有时平衡不好,一不小心,舟上的3个人就会同时翻落到水里。说来也奇怪,生活条件这么差,每天训练这么苦,却没有一个人生病。渐渐地,孩子们习惯了这种艰苦的生活,抱怨少了,苦中作乐时的笑声多了。

一周的训练营生活,孩子们不仅亲近了大自然,锻炼了生存能力,同时还从别的国家的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短处。第一天处理垃圾时,一个孩子随手把所有的垃圾都丢入了桶里,另一国家的孩子看见了,连忙帮他把纸和其它一些可回收的垃圾拣了出来。这件事,让中国的孩子感触很深。

邬晓莉说,意志力的培养关乎到人一生的成功与否。因此,她不仅在孩子中实施了这项活动,在老师中,也开展了类似的活动。2004年上半年,全校老师就参加了一次徒步溪冲的活动。尽管这项事先被预测只要两小时就可完成的活动,最后以3小时4小时甚至5小时不等的时间完成,但,邬晓莉认为很值。因为,在翻山越岭跨沟迈坎中,老师们不仅放松了心情,在互帮互助中也充分地体验了团队合作精神,尤为重要的是,老师们自己也完成了一次意志力的锻炼。

邬晓莉,这个看似娇小,却浑身充满了生命活力的女人,回想起自己亲自策划和参与的一系列活动时,总是会开心地被自己的笑声打断。也许笑声对于我们人类,只是正常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但,对于邬晓莉,笑声也是她诠释和丰富美好理想的姿态。愿这美好的姿态永远陪伴着她。

精彩回顾

★ 真爱是朴素的,不需要修饰。最朴素的爱就是对生命的一种欣赏、理解和尊重。

★ 每个人可能都是天才,所谓“成功”就是要看谁能够更好地开发并展示出自身的智力。

★ 路边的小树,每一棵看起来都很相似,但当你走近,你会发现,它们其实都不尽相同。孩子也一样,轻率、盲目地拿自己的孩子与人相比,就等于抹杀了自己孩子特有的个性。

★ 你的这一个孩子,作为生命的个体,他也是唯一的。他有自己独特的生命特质,他可能不是你想象中或本来想要的那个,但不管他是怎样的一个,你都应无条件地接受他、欣赏他。

★ 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在自己的位子上,把自己最好的状况表现出来。

★ 当一个孩子被父母宠爱惯了,抗击困难的能力丧失时,他也就丧失了遨游天空的快乐。

★ 每个生命都有着自己的精彩,人要学会尊重自己,接纳他人。

★ 欣赏自己,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 意志力,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 一生中,总有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坚持做下去。活着,就要承担你必须承担的事,你无权逃避。

 《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二章之七、邬晓莉:做最好的自己
延伸阅读

安身立命的根本

05年夏,承蒙好友的厚爱,黄月亮跟着好友的学生去加拿大学习了一个月。当时,黄月亮才10岁,是30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不过,我没担心。黄月亮的自理能力还不错。另外,带队的老师也很负责。

黄月亮在加拿大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学了什么,我不是太清楚。只发现,回国后,她的行李箱里有一本布艺的书的封面,她说是她做的,虽然粗糙,却挺像回事,至今我还替她保留着;还有两根尚未完成的塑料绳编织的东西,也是上课学习的内容。听她说,她们还学做了披萨,不过味道有点怪。

 从以上只言片语可以看出中西教育的区别。

 然而,作为个体的我们无法改变现状。

 但,我们可以改变别的。

 按照计划,黄月亮她们有15天要住在学校安排的临时家庭里,目的是要感受加拿大人的家庭文化以及生活。黄月亮和另外3个女同学住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里。

 加拿大电话费很便宜,黄月亮几乎每天晚上或早晨都会给我打电话。

 有一天,黄月亮压低嗓门告诉,她很不高兴,因为每次都是她最后洗澡,所以,要等很久头发才能干。

 “为什么不跟同学说呢?”

 “我不敢说她们,万一她们是马加爵怎么办?”

她的话让我啼笑皆非。但我能理解她不想得罪同学的心情。

 于是,我教了黄月亮一招,让她去跟同学商量,就说自己年龄最小,本应受到照顾。现在自己不要大家照顾,但希望大家能公平——以后每周一三五,她们先洗澡,二四六则自己先洗澡。

第二天晚上,黄月亮按照我的话说了,三个女孩听了,都笑了起来,说:你这个小屁孩,亏你想得出来!

事情就这么轻易地解决了。

后来,在电话里我又告诉黄月亮:许多时候,同学做了让你不高兴的事,都不是有意的。如果自己感到不舒服,只要你能诚恳并婉转地提出来,别人会尊重你的。还有,自己也要记得:做一件事前,要多想想,别人会不会不高兴?  

替别人着想,是现在孩子最缺少的品质。文怀沙先生说:人类最高尚的学问是谦虚和无愧,善良和虔诚。我则认为:这些也是一个人能否安身立命于世的根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7064.html

更多阅读

宝洁大学 《向宝洁学什么》第二章(一)

系列专题:《向宝洁学什么》第二章宝洁关键品牌理念背后的故事第一节 关键是要让更多的人感觉到舒服宝洁经典案例在宝洁品牌经营的历史上,最耀眼的品牌是“象牙香皂”,这个品牌从诞生至今,已经存在了整整132年。1878年,公司创始人詹姆

炒股就是炒心理pdf 《炒股就是炒心理》第二章

系列专题:《炒股就是炒心理》第二章第二章成就财富:从矫正投资心理开始第一节从了解自己入手——学会个性心理分析人各有个性,各只股票也有自己的“股性”。投资者应通过了解自己的个体心理特征,来决定选择何种股票进行投资,使“个性

汽车就该这样卖 《家具就该这样卖》第二章(一)

系列专题:《家具就该这样卖》第二章   跟实战情景12:我问顾客买什么家具,顾客都说“随便看看”了,我再跟着顾客会不会让他/她觉得反感错误应对(1)任凭顾客瞎转,做自己的事情去。(2)顾客自己看到合适的产品自然会喊我的。问题分析“

声明:《《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二章之七、邬晓莉:做最好的自己》为网友去爱去疯去执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