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二章之二、韩望喜:爱他人就是爱自己



韩望喜,博士。伦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中央电视台理论专题片《道德的力量》的主要撰稿人之一。《深圳市民行为道德规范》的主要执笔人之一,深圳电台新闻频率FM898《理论与实践》栏目的嘉宾主持。

家,本该是最温暖的地方,是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灵最愿意栖息的安全岛;父母,本该是孩子最爱和最信赖的人,但是,3月下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逾三成中国学生遭父母讽刺打骂。家,成了孩子们最渴望冲出的牢笼,父母,成了孩子们最想摆脱的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原本美好、温馨的家庭不再具有爱的吸引力?中国人民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韩望喜先生坦言:爱是照亮人成长的明灯,一个缺乏爱的孩子可以在体格上发育成熟,但是,在内心很可能不健全、不成熟。当心灵发育停止不前,他就会不快乐,不自信。而家庭是爱的学校,每个人都应在这里学习如何爱人,如何尊重人。你把孩子当人看了,你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人只有获得爱,才能感到真正的幸福。因此,在家庭的学校里,每个人都应该学好以下课程——

1.认识爱:爱是尊重和理解

没有父母不爱孩子。但是由于爱的目的和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大相径庭。一些父母打骂和讽刺孩子,的确是本着爱的出发点。比如父母会说:我打他,是恨铁不成钢,或者他就是不听我的话等。

可是孩子的反应是:我这块铁为什么要成为你的钢?我有独立的思想,我为什么只能听你的?

|www.aihuau.com|53

亲子双方似乎都言之凿凿。

对此,韩望喜博士认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第一个老师是父母。他在这所学校学到什么,“老师”教给了他什么?这一切对他整个的人生影响非常之大。在家庭的学校里,父母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来看待。唯有这样,才能谈得上尊重和理解。孩子是父母的,也是社会的,但更是他自己的。任何人都不能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父母要做的只能是建议和劝告。许多孩子反感父母,是因为父母强迫他们走自己的老路。父母不妨设身处地地想想,当孩子成为你的影子,重复你的经历,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其实,即便是通往罗马的路,也不一定都要选择马路,可以是水路,也可以是飞行,完全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

谈到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韩博士进一步阐述说:人与动、植物的不同在于,人不能单纯地复制,因为人是有心灵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展现自己,就不是他自己了。一些父母喜欢质疑孩子:为什么你不能像他一样?这样的质疑没有道理,即便你要孩子效仿的那个人是名人,也没有必要比。我们这个社会是多样的,文化是多样的,心灵也是多样的。所以,父母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更不能用爱来束缚孩子,逼迫孩子。要给孩子一定的选择,否则,失去了选择的自由,痛苦也会随之而来。

当孩子在家庭里感受到父母尊重和理解,在外面,他就会用同样的态度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了用爱来对待他人,他也就获得了幸福。

2.表达爱:心灵和行为必须一致

爱是一种能力。人生有爱就不会孤独。一位名人说:在童年时期缺乏情绪——道德的热情,不会设身处地地对待别人,不善于理解别人的痛苦和不幸,是那些犯最残酷的罪行和无人性罪行的青年罪犯的特点。因此,爱的培育非常重要。

可是,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并不真正理解爱。不明白为什么爱。那么,爱到底是为什么呢?

韩望喜博士认为:人不是独立的,不能脱离其群体。只要有群体,就存在人的关系。那么,你是用爱来对待别人,还是用恨来对待别人呢?

用爱来对待别人,就能获得更多的爱;用恨来对待别人,就获得恨,那么你人生道路就会遭遇重重阻碍。因为,你践踏了别人,别人同样也会践踏你。

所以,韩博士特别强调:爱别人就是爱自己。我们把最大的苹果让给别人吃,在我们遭遇困境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得到比这个苹果更大的帮助。这样做,并非功利,实际效果就是如此。

针对现在许多学校开展的感恩作业,韩博士认为非常好。但是他又说:爱的作业必须注意两方面:一是心灵的流露;二是行为的表达。如果没有心灵的流露,行为的表达是勉强的。心灵必须要和行为一致。

当孩子在家里学会了如何表达爱,他就可以在社会中实践表达自己的爱。人的教养,主要来自家庭教育。而家庭也是我们实践人生价值观的重要场所。所以,当孩子们在家庭里学会了相互尊重、平等待人、关心他人、宽容谦让后,还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体验和观察,去亲自实践。

韩博士认为,家庭成员中的情感交流方式非常重要,夫妻间的相敬如宾;妈妈关心老人,爷爷奶奶疼爱孙子;爸爸理智地处理各种矛盾等等,孩子都会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遇到同样的事情,他就会以同样的模式对待别人。比如,他在家学会如何与父母交往,懂得了长幼有序的道理,到学校他就会懂得如何尊重师长;他在家学会了与兄弟姐妹平等相处,到学校就能跟同学友好交往。家庭是爱的学校,当孩子在家学会了爱父母,在学校就会爱老师、同学,在社会上就会尊重别人;孩子在家里学会体贴亲人,在社会上就能体贴别人。也就是说,他学会了怎么对待亲人,就学会了怎么对待社会上的人。

3.培育爱:爱需要尺度

一位父母深情地对孩子说:孩子,我生下你,养育你,是因为我爱你,不是因为我有钱。蒙昧了的孩子却回答:没有钱你干嘛要生我?百般无奈的父母伤心之余也非常困惑:当孩子偏离了爱的航道,无法正常接受父母的爱,怎么办?

韩博士说:遇到不操心的孩子是幸运,遇到操心的孩子是常态。不然为什么说爱是恒久忍耐呢?这个时候,父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需要操心的孩子。不要着急,耐心等待他心智开启。庄稼播种下去,需要一个夏天才能收获,有时甚至一年才能收获一季稻谷。等待时,我们依然可以做自己的事,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当孩子发现父母放弃他时,他会以更快的速度往下滑。

为什么父母的爱传达不到孩子呢?因为他感受不到爱。人是观念的奴隶,观念通了,行为才通。一些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打是强制行为,如果孩子体会不到打背后所蕴藏的爱的含义,就无法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行为。

因此,父母切身的影响非常重要,假如父母的行为不可思议,孩子就会产生怀疑和失望。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让孩子认识世界的真理是什么。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如何尊重知识。这个知识是指:揭示事物的规律。孩子要正确认识世界,就要有认识世界的尺度,既尊重事物的规律。没有爱的知识是不完备的,没有知识的爱是盲目的。教育孩子也如此。

一切事物都要还原到人才能看清事物本质。比如孩子成绩不好,原因可能是他理解不了,也可能是天赋不够。父母不能以片面的尺度衡量一个多维的人。桃树是桃树,梨树是梨树,不能把桃树当梨树来看。恨铁不成钢是行不通的,他如果是一棵苹果树,就让他是一颗苹果树,因为教育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顺应人的本性。不要违反自然,把桃树看成梨树。

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当孩子的心灵遭受创伤,他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就毁灭了。因为孩子小,对许多事物不能理解,长大后,这种阴影就挥之不去。当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他很难宽容别人,也更喜欢挑剔别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我们能用爱的目光去看待,就理解了。当孩子不能越过自己的障碍时,他是沮丧和痛苦的,所以,我们要理解他的限度,怀着爱来责备和纠正他,这样就不会伤害到他;拥抱他的时候就不会束缚他;批评他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冷漠。因为我们知道,心灵的承受是有一定的限度,要体会孩子是否能承受你的爱的限度,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体会到父母的爱,社会的爱和师长的爱。

精彩回顾

★ 孩子是父母的,也是社会的,但更是他自己的。任何人都不能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父母要做的只能是建议和劝告。

 《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二章之二、韩望喜:爱他人就是爱自己
★ 父母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更不能用爱来束缚孩子,逼迫孩子。

★ 爱的作业必须注意两方面:一是心灵的流露;二是行为的表达。如果没有心灵的流露,行为的表达是勉强的。心灵必须要和行为一致。

★ 没有爱的知识是不完备的,没有知识的爱是盲目的。教育孩子也如此。

延伸阅读

写给女儿的祝福

女儿,今天是你的10岁生日。我们给你买了蛋糕,为你张罗派对。烛光摇曳中,你的笑脸在小伙伴中格外甜蜜。这,让我无比欣慰。但是,女儿,就人生而言,10岁是一道分水岭,它标志着你不能再继续年幼无知,童言也将不再无忌。就生活而言,你不能再尽享无忧无虑。你必须在展开身体的舞姿的同时,也要让思想舞蹈起来。当然,在父母眼里,你仍是一个小女孩,怕黑,怕蚊子,怕菜肴中的姜丝蒜末,怕老师不公平,怕父母吵架,怕好朋友泄露你的秘密,怕说好的春游活动临时取消……是的,一切的变数都会让你害怕、不安。可是,女儿,从今天起,你必须明白,你所怕的这些,没有任何力量任何人能够改变,所以,你只能面对。

我希望,作为一名女子,第一,你要恪守女子的本分。我所指的本分不是“笑不露口”、“三从四德”,我强调的是,身为女子,你可以不聪明,但你不能不清醒。

清醒的女子首先要有一双慧眼,要会分辨是非、善恶。不见得人人都喜欢聪明女子,但糊涂的女子肯定是不受欢迎的。清醒的女子,要有一颗平常心,要学会坚守自己的信念,要有力量抵制外界的诱惑。这样,你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而过好自己的生活,需要的不只是物质的充盈,还要有一颗知足与感恩的心。

你不能因为自己的某项专长而把自己定位成高尚的女子。高尚,从来仅指精神境界、心灵品质,而不涵盖其他物质属性。因此,你没有资格高高在上。再说,高处不胜寒,所以,也不适合你喜欢热闹的性格。我们给你的提醒是,无论你读多少书,希望你首先把生活的这本书读好。若是生活的这本书你真正读通了,即使其他书少读几本,相信对你的人生也无甚大碍。

第二,作为女子,凡事不要太苛求。太苛求,难免有斤斤计较之嫌。精明的女子很难让人亲近。许多的事实已经证明,你越不想吃亏,你就越患得患失。我不知道“吃亏”能否是福,但我确信,“吃亏”真的能安己心。贾宝玉对林黛玉表白说:我为的是自己的心。我们选择“吃亏”,其实为的也是让自己安心。很多的时候,妥协只是一种姿态,并不是一个结局。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很多,不要担心自己这样做,会遭人耻笑。

第三,做善良的女子。善良是女子最美的品德,也是女子最好的资本。女儿,以妈妈四十年的人生经验来看,对女人来说善良比美貌和聪明更重要。去年,妈妈回老家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一位男生刚一见面就问大家:那位脸很白、梳着童花头、总是穿着格子上衣的女同学来了没有。我们都笑他黑白不分,别有用心。因为,那位女同学脸上长了许多青春痘,一点也不白。为什么他会有如此迥异的记忆?当然与女同学的人品有关。当年男生家里较穷,学校又时常搞活动,经常为借不到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发愁。而同桌的女同学总是会在关键时刻,将自己哥哥“穿小了”的衣服拿来送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女子,当她拥有了一颗善良的心后,她的容貌已变得无关紧要。

祝你生日快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7069.html

更多阅读

宝洁大学 《向宝洁学什么》第二章(一)

系列专题:《向宝洁学什么》第二章宝洁关键品牌理念背后的故事第一节 关键是要让更多的人感觉到舒服宝洁经典案例在宝洁品牌经营的历史上,最耀眼的品牌是“象牙香皂”,这个品牌从诞生至今,已经存在了整整132年。1878年,公司创始人詹姆

汽车就该这样卖 《家具就该这样卖》第二章(一)

系列专题:《家具就该这样卖》第二章   跟实战情景12:我问顾客买什么家具,顾客都说“随便看看”了,我再跟着顾客会不会让他/她觉得反感错误应对(1)任凭顾客瞎转,做自己的事情去。(2)顾客自己看到合适的产品自然会喊我的。问题分析“

命运冠位指定第二章 《良鸟择木而栖》第二章之二、命运转机

先说在他们的流亡生涯进入第八个年头后,齐国发生了一场政变。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率兵攻入王宫,杀掉了齐襄公,然后自立为君。第二年春天,公孙无知在巡游雍林时被当地人袭杀。齐国立马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临时主持朝政的是齐国大夫高

声明:《《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二章之二、韩望喜:爱他人就是爱自己》为网友曦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