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一章之三、七旬奶奶:失聪孙儿也有翅膀



陈瑞娟,女,退休教师。

他今年13岁,是一个不幸的聋哑孩子。然而,从小残疾的他却始终生活和学习在正常孩子的环境里。不但如此,他还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         

2002年,全国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大赛金奖;

2003年,第五届“粤港澳少年儿童美术书法大赛”一等奖;

2004年,第十七届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钻石奖;

2004年,全国少年儿童书法美术摄影七段;

|www.aihuau.com|42

2004年,第六届“粤港澳少年儿童美术书法大赛”特等奖;

2005年,埃及开罗第十届世界和平书画展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大赛金字塔金奖……

一个失聪孩子,他要有怎样不屈的精神才能勇敢地挑战命运?他要有怎样顽强的自信和毅力才能一步步迈向自己的梦想?在他的背后,又是谁在默默地奉献、毫无怨言地支撑着他呢?

罗湖区布心小学六(3)班的蓝宇祺同学和奶奶陈瑞娟老人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感动……

1“有奶奶在,你们不要担心!”

今年70岁的陈瑞娟老人,有两个儿子。13岁的蓝宇祺是她大儿子的孩子。像天下所有祖母一样,孙辈们的降临,让本已退休了的她,又辛苦忙碌了起来。尽管如此,她的心仍然是快乐的。因为,她教了40多年的书,加上抚育自己的孩子,她这一生,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孩子。最重要的是,她热爱孩子。

然而,陈瑞娟做梦也没有想到,生下来健健康康的大孙子宇祺,长到两岁后却突遭噩运。“又胖又靓的孩子,怎么说聋就聋了呢?!”她怎么也想不通。面对眼前这残酷的现实,大儿子和媳妇欲哭无泪,悲痛难抑。要知道,这个小生命身上,从当初开始孕育,到最终降临世界,他们寄托了多少的希望啊!而现在……

夫妻俩陷入痛苦的深渊。

儿子媳妇的消沉和无措,惊醒了陈瑞娟。她对自己说:必须要面对现实,勇敢向前。悲痛不能给人任何帮助!于是,她振作起精神,坚定地说:“有奶奶在,你们不要担心!”她没有想到,这句话她虽然只说了一次,却在这个家里回响了十多年,直到今天,她依然还是这个家的精神支柱。但是,她更没有想到,为了实现这句话,她在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候,饱尝了许多别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与无奈。

2康复路上,磨难重重

陈瑞娟是个乐观、要强的老人。面对孙子的耳聋,悲伤过后,她很快理清了思绪,并做出决定,趁着宇祺还小,马上对孩子进行语言康复和手术治疗。为了儿子媳妇能安心工作,以保证宇祺的治疗费用,她一个人带着宇祺到处求医。有人介绍说,广州一家部队医院对耳聋手术很有经验,于是,她来到广州。遗憾的是,由于医院方面的问题,这次手术失败了。医院赔偿了部分损失。宇祺7岁的时候,进行了第二次电子耳窝手术,但由于第一次手术失败错过了语言康复最好的时机,宇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即使戴上了电子耳蜗,听力仍然微乎其微。陈瑞娟不死心,又带着孩子来到深圳某康复中心治疗。这次训练,非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还更大地打击了她。一位老师告诉她,宇祺不仅耳聋,甚至还可能是弱智!陈瑞娟默默地独自承受了这个噩耗。她不敢将这个消息告诉儿子媳妇,她怕他们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从而对孩子失去信心。

 《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一章之三、七旬奶奶:失聪孙儿也有翅膀
陈瑞娟还是不死心,又带着宇祺来到北京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去训练。可是,当中聋的老师看到宇祺的身边只站着年迈的奶奶一人时,老师犹豫地说:“别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陪着,您一个老人家,行吗?”陈瑞娟生怕老师不收宇祺,急忙说:“行!我行!”见老师还在犹豫,又保证说:“要不,你先让我试试,不行,我就把孩子带走。”经过坦诚沟通,老师最终同意留下小宇祺。

在中聋康复中心训练需要三个月,为了省钱,陈瑞娟在康复中心附近租了一间房。可能耳聋孩子的世界太安静了,需要发泄,再加上白天训练,也把孩子束缚住了,晚上小宇祺回到“家”,总是兴奋不已——不停地在地板上跳来跳去,楼下的住户不干了,他执意让陈瑞娟带着孩子马上搬走,任凭她说什么都不行。那一刻,坚强的陈瑞娟流泪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无助感深深地包围了她,让她特别无奈。

遗憾的是,这次训练还是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3上学前,她们把语数课本学了三遍

陈瑞娟的内心不再挣扎,她开始冷静下来,再一次面对残酷的现实。她想,即便宇祺没有听力,也要让他像正常人一样活着,并且好好地活着。可是要想好好活着,除了要有一定的文化和知识,还得主动拉近自己与正常人的距离才行。于是,陈瑞娟为宇祺制订了一个目标:让宇祺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在宇祺4岁时开始了启蒙教育。她这样介绍自己的初衷:“将心比心,作为学校、老师,谁愿意要包袱呢?所以,要想让宇祺和正常孩子一起飞,就得提前训练他的翅膀。否则,就会拖累别人。”

陈瑞娟教宇祺学数学很有自己的一套:她把10以内的加减题,一组一组地排好,然后反复训练宇祺,让他从中掌握规律。她还决不允许宇祺用手指算,一定要他用心算。那时,宇祺仍在深圳某聋儿康复中心训练,乘车途中,只要遇到红绿灯,车停下来,陈瑞娟就拿出卡片,训练宇祺口算。就这样,一年下来,宇祺在公共汽车上圆满地完成了10以内的加减法。直到这时,有关“弱智”的阴影才渐渐在陈瑞娟心头消散。由于宇祺的数学悟性很好,加上她科学的训练,上学后宇祺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

由于宇祺的自身条件限制,陈瑞娟也有教不下去的时候,每当这时,她从不责怪宇祺,总是埋怨自己方法不对。于是,一个问题别的孩子一招就解决了时,对宇祺,陈瑞娟可能要用上几招才行。她安慰自己说:宇祺不能跟别人比,但要向好的靠近,同时,也不能降低对宇祺的要求。

尽管如此,教宇祺语文,还是让教了40多年语文的陈瑞娟费了不少的心思。宇祺学拼音,学生字、词组、句子,甚至学短语,都很顺利,可是到开始学写文章,问题来了。由于宇祺无法与人交流,许多情感根本无法体验和感受。没有感受,怎么写文章呢?思来想去,陈瑞娟想出一个招:她在让孩子背诵经典篇章的同时,又把孩子带到公园和动物园里,让孩子亲自去观察、感受。比如,她第一次带宇祺去海洋公园,宇祺很兴奋,看得很仔细,还问了她许多问题。回家后,她就让宇祺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喜悦心情都记了下来,于是,所见所闻+心情+经典,一篇完整的作文便这样诞生了。更让陈瑞娟惊喜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景点游玩,宇祺都会主动拿上一份景点说明书,留着写作文时用,而这从没有人教过他。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陈瑞娟多次与学校的沟通,宇祺7岁时,终于如愿在布心小学上了学,并且,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中,就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4教育孩子,心要到

宇祺3岁开始学画画,至今已经坚持了11年。其中3岁到10岁这8年的每一节课,陈瑞娟都亲自陪伴在宇祺身边。“那时他小,又听不见老师说话,我就跟老师沟通,让我坐在宇祺的身边,做传声筒,老师说了什么我就再转达给他。”春去秋来,就这样,小宇祺的画画兴趣和天赋被一点点激发出来。10多年来,宇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国内和国际上,都获得了不少的奖项。

陈瑞娟说:“残疾孩子更要自立,更要有一技之长。”但是,她认为,学任何东西都要精,要专。引导孩子学东西还要结合孩子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且认准了,再难都要走下去。“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奇迹!”老人声音不大,但语气却非常坚定。

谈到家庭教育,陈瑞娟说,现在年轻父母动不动就用钱来奖励孩子,这非常不好。因为,钱不能解决问题。重要的是,父母要有责任心和耐心。要多和自己的孩子交流,观察和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要等问题出现了,却还不清楚为什么。

对于现在家长动辄投诉老师,陈瑞娟认为这是做家长最失败的地方。她说:老师批评、管教孩子,都是为了孩子好,可能他(她)在方法上有失误,作为家长应体贴、宽容老师。如果家长没有这样的正确认识,主动与老师加强沟通与交流,孩子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最终损失的还是孩子。

采访后记

采访陈瑞娟,听她说的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沟通”与“交流”:为孩子语言康复,她不断地与康复中心的老师交流、沟通;为了给孩子争取读书的机会,她多次与学校交流、沟通;为了让孩子多一点得到老师的关心,她又不断地与学校的老师交流、沟通。在她看来,生活就是与人不断交流、沟通。与外人如此,与亲人也如此。为了宇祺的康复,陈瑞娟没有给小儿子带过一天孩子,但是,她和小儿子及媳妇的感情依然很好。好关系不是天生的,需要用心维系。陈瑞娟说:将心比心,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又说:自己的经验,也是学来的。每学人家一点,都会给自己很大帮助。

精彩回顾

★ 残疾孩子更要自立,更要有一技之长。

★ 学任何东西都要精,要专。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且认准了,再难都要走下去。

★ 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奇迹。

★ 生活就是与人不断交流、沟通。与外人如此,与亲人也如此。

★ 将心比心,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延伸阅读

不放弃,不抛弃

一位父亲在博客里说:每次看到儿子以及和儿子说话,都会感到很满足和幸福。

于是,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这位父亲凝视儿子时的表情:欣赏与欣慰。然后,我被感动得心如刀割。是的,我没有用错词!因为,此时此刻,唯有这个词能够表达我内心的感动程度。

曾经有人问我:怎样的父母才算得上好父母。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把孩子当人来尊重;把孩子当弱者来帮助。

为什么?

我的理由是:只有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尊重,你才不会随意地呵斥、打骂他,他才能在充分民主、和谐的环境里,健康地成长。当一个人,拥有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他就能积蓄无穷的能量,感知并感恩生活,从容优雅地享受生命带来的愉悦;就能积累起足够的勇气和力量面对人生的风刀霜剑。

可是,现实生活中,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事例比比皆是。有一些父母根本就不认为孩子需要尊重;甚至令人无比心疼和无法忍受的是,一些父母有意无意中,把孩子当牲口养,给他点吃的,然后不管不问,任其在精神上自生自灭。

当然,尊重孩子,并非只是不打骂孩子。我所说的尊重,指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是无私的给予和理解。就像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那样!

家庭教育提倡父母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但许多父母因“蹲”得方式不够科学,因而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坐在地上的父母,变成了孩子的同伴——身份也就降低了。因此当孩子犯错、遇到困惑或需要理解时,他们只能像孩子的同龄人,随性而为。而理智的做法是,父母必须要把孩子当孩子看,把孩子当弱者看。这样,无论孩子出现什么状况,你都能给予善意的帮助——当孩子感到困惑的时候,指点迷津;当孩子感到孤单的时候,给予贴心的抚慰;当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考砸了,跟他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他犯了错误,不仅让他看到后果,更要教会他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归纳起来,真正好的父母其实只需要做到六个字:不放弃,不抛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7077.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一章之三、七旬奶奶:失聪孙儿也有翅膀》为网友光州小滑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