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中国汽车行业跨入千万辆级之后,国民无不为之自豪,国内汽车市场也随之进入巅峰状态,用购车狂热形容国内汽车消费并不为过,任何事物都有一利一弊,汽车消费也不例外,冷静之后有些事也应该想一想了。
汽车也许是人类“最坏”的发明
汽车制造的现代文明悖论及恶果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现端倪,他们在努力地往回转,把汽车毁掉的东西和败坏的生活方式调整的更好一点。用文明的、现代的、综合的出行方式创建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还没有走到那一步。汽车在中国以高速发展姿态、以产业意志和提高生活品质的名义,依然一路狂奔。超过数千万辆的私家车横亘在前,城市所有的建筑和设施都变得在为汽车服务,所有人沿着汽车驶过的轨迹气喘嘘嘘的往前赶。结果城市还是永远塞车。结果有车的人还是欲速则不达。结果国内大城市购车仍在疯狂。
“汽车病”却日复一日的积累,能源、土地和道路被汽车消耗,效率、环境和生活节奏都将毁于汽车。汽车还是要开的,但我们千万别重蹈西方汽车社会的覆辙。在传媒宣扬的消费观里,在城市规划的交通系统里,别让“人”的位置被压扁在车流之下。城市是我们的,生活也是我们自己的。试图走出这样的悖论吧:汽车载着我们和“新生活”一起兜风,我们的“新生活”却又将毁于汽车。
我们看到城市建设在为汽车服务,街道在为汽车拓宽,胡同里塞满了车,地面以下被挖空,为的是留给汽车停放的空间,在汽车面前,我们只有适应和退让的份儿。据政府部门分析,1000万辆汽车销售了,但新增2000万吨石油又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油价不断上涨是必然的。京城某区某小区,业主担心没有车位,连夜自发排号,引发现场混乱,因第二天小区实施抽签分车位(靠运气决定车位命运),警方叫停。新车断顿,二手车跟着火,次新车半路遭哄抢,可见购车狂热之一斑。
据有关部门披露,国内平均每年8、9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平均每天250余人,相当于每天坠毁一架飞机。世界每年有127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平均每月13万人,平均每天3400余人,平均每小时140余人,可见交通事故之惊人!(国内每年有3万余人死于汽车爆胎)
城市里的两种动物
城市被汽车分成了有车族和无车族,但事实上,城市人被汽车分成了另外两种人:人和汽车。汽车也是一种人口。它要吃、要住、要保养、要打扮、不断消费、经常闯祸(大型凶器),它对资源(尤其是能源、土地和道路)的需求甚至大过了任何一个活人——养一辆车比养一个人有时会更麻烦。最要命的是,汽车这种人口的出生及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城市人口,它溢出了机动车道,溢出了停车场,溢出了城市道路,令整个城市陷入汽车的汪洋大海。
中国汽车工业完成从数百万辆到1000万辆的增长,只用了数年的时间;现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宣称,2009年我国汽车需求将超过1300万辆,汽车市场销售额将达到几万亿元,汽车电子产品和售后市场规模可达3500亿至5000亿元。
人与汽车争宠,目前赢的是汽车。虽然都打着“人居”的幌子,但中国的城市现在真的是在为汽车而造,因汽车而改变——汽车版城市正在消灭自行车版城市,乡间小路正在变成新的停车场,旅游胜境停车场正在快速吞噬着田园风光,唯有公交版城市、地铁版城市尚有喘息空间。
控制的不好城市人“毁于”汽车
汽车在中国除了作为代步交通工具,依然避免不了成为财富的象征和社会地位的符号。汽车的广告语不约而同地强化着自己的财富象征与身份象征属性,加上传媒的合谋,潜意识地毒化了本已贫富分化的空气,并为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者过分地给了暗示,间接导致公共交通的发展缓慢和私家车的泛滥,使交通出行的选择向私家车倾斜与集中。大城市交通严重拥堵(尽管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空气污染停车位日益严重紧缺,已经形成社会问题(汽车销售市场应该加快下乡,促进农村交通和经济发展),如果有谁提议应该综合考虑,应该调控大城市汽车保有量,应该有计划的调整汽车与道路的矛盾,社会会群起而攻之,谴责不支持汽车行业发展,汽车消费。
在中国一些发达城市,年轻人坐公交车会觉得没面子——因为在他想到这是在搭乘最节约社会资源的交通工具之前,他首先想到的是另一些事实:他的同事买了车,他的同学买了车,社会上很多与他年龄相当的人都买了车,而他没有。当他站在公交站台,当他在拥挤的车门口交了钱然后匆匆赶往前门挤上车的刹那,他仿佛觉得全世界由此看到了自己的一事无成,即便他在银行有100万元存款都无从辩解。因为这就是今天的汽车版城市的市侩立场:如果你是成功人士,你应该买辆名车;如果你指望别人把你看做成功人士,你可以按揭买车;如果你不买车,你至少应该打的;如果你居然“沦落”到去坐公交,那便是在普通不过的弱势群体一员了。
家家购车时代来临,邻家有咱家也得有,最早今年底京城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400万辆,如果将全部车辆首尾相连,足足可在33公里长的二环路上绕出529圈,虽然现行政策仍然在实施,但北京的交通拥堵程度却未见明显好转迹象。上海拍牌销售汽车,已达十余年,实施的就是总量控制,连上海人自己也承认交通并未缓解,仍然十分拥堵。汽车与人争地,汽车与人争位,汽车与人争市,汽车一定是赢家。
弱智化的文明
十几年前的今天,社会学家郑也夫发表《轿车文明批判》,引起社会哗然。他写道:“轿车洪流的涌入没有加快交通速度,却污染、堵塞、毒化着城市。它的巨大的停车场侵吞了街心公园,它的无休无止的道路扩建蚕食了城市的剧院、艺术馆、绿茵场,它打破了城市甚至郊区的宁静……如果汽车文明注定将成为西洋文明,我们为什么要随它走入死亡的港湾。如果汽车所代表的功利哲学和黑色文明注定将融进绿色思潮中,我们为什么不及早为它谋划。”
但是我们回不去了,尽管这样的努力还在尝试:从几年前起,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第一个将汽车逐出市中心的大城市,实现“无车城”,各大停车场正在改为草坪;欧洲36个国家的近千个城市举办了“无汽车日”活动。
我们不是要退回到骑自行车,二是要回到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保持不让自己身体的功能退化,保持与不断发掘原始的基本的动手能力。包括汽车在内,太多“科技”使生命本身的功能退化了,从大脑到四肢,从上半身到下半身,抵抗力下降,患病率上升。我们点眼药水而不再做眼保健操了,发短信而不练少林一指禅了,用电脑而不用算盘了,开空调而不吹电扇了,开车而不走路了,上跑步机而不再跑步了,吃伟哥而不健身了,请钟点工而不会做家务了,买现成品而不会做手工了……我们是这样地过于依赖发达的商业社会了,毫无保留的相信新科技成了我们的惯性思维,我们安于享受精确、快速、标准化。
爱因斯坦发现伟大的相对论公式的时候,是没有计算机的。全国的工匠建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是没有建筑CAD软件的。中国拥有八大菜系和满汉全席的时候,是没有麦当劳和便当盒饭的。马可波罗和徐霞客游历中国的时候,是没有汽车的。瞧,没有“科技”的精确、快速、标准化,“人”依然可以做到这么好。
汽车无错,错的是对汽车的疯狂,为此牺牲了城市、效率及生活质量。现在,中国城市室外最大的声音源有两个:建筑和汽车。除了在画地为牢的步行街,你还听得到人声吗?
目前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欧美国家普通消费者,用两个月的工资买一辆中级车的程度。一个更为少见的现象是,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消费者,敢像中国人一样用几年的工资买一辆车。这份胆量固然值得敬佩,不过也有一点点傻。
很多人都试图以购买汽车、使用汽车的方式让自己变得“伟大”,但在贫富分化的世界里,汽车就像是网络游戏中的“外挂”,随时都有被停权的危险。为了不必提心吊胆的生活,还是做真实的自己吧。
注:以上部分观点来自于《新周刊》《我们的生活将毁于汽车》一文
20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