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车市,最热的词是什么?“刚性需求”!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汽车市场不仅一枝独秀,还表现出产销40%的高速增长,的确够“钢”。
支持刚性需求这个论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大证据:一、千人保有量,中国在20辆到100辆之间,2009年恰处于第二个高速增长期的起点;二、二三级市场的增长,数据显示,去年二三线城市增长明显高于一线,市场份额提升明显;三、经济的增长;四、80后消费大军的崛起、新婚者的需求(据了解,上海今年新婚人数将达到15万人)……
如上的证据是有力的,无容置疑的,关键是以“静态”的方式还是以“动态”的方式去理解刚性。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现有产品结构和使用环境下,中国千人保有量达到美国、日本的水平是不可想象的。
相比刚性需求,也许,更加清晰可见的是“刚性意念”,这种刚性意念发轫于厂家的积极行动,在消费者那里得到了强化,反过来又作用于厂家。刚性意念表现为刚性需求,某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拉动了经济……某些方面却是消极的、可怕的:一、带来了中国汽车市场“单年热双年冷”的怪圈,增加了市场的变数;二、个别厂家盲目扩产,宏伟的目标、大规模的行动下,花费国家大量的钱财,埋下了不小的隐忧。
其实,厂家的表现,一方面看产销,更重要的是看效率,试想一下:一个销量数字可观却尚有产能“闲置”的企业和一个销量数字稍逊但开工率几近100%的企业,哪个效率更高?一定是后者!
且不剖析“刚性意念”的形成,期待的是高速行进的车轮跑得更稳,企业变得更强、更具竞争力,而消费者更加理性。去年底,一次专访中,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范安德博士说:整个行业比较稳定的,比较健康有序的发展,会对大家更好。如果说想要实现比较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我觉得10%或15%区间的发展,是大家能够承受得了的。要是太快了,质量方面会不会有问题?我们的供应商、我们的流程都是需要把控的。我们要招新的工人,就要有培训的时间,需要给新人一段时间来适应……
分析国内稳健发展的企业,一汽-大众公司这几年产销每年以10万辆的速度递增,总经理安铁成看发展:产销拉升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体系能力。几天前,广汽丰田2010战略发布,厂家表现得很理性,强调的是达产。执行副总经理冯兴亚的话耐人寻味:“回到原点是永恒的话题,不单2009年,在制定对策、方案时,要牢记最根本的是什么。”
相比个别企业,在市场风云变幻中,这几年产销座标上显示的是忽上忽下的折线,这对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利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天的中国人更加渴望拥有自己的私家车,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一大”以后,也许,产销量还会一直往上走,由1300万辆到1500万辆,再到2000万辆……重要的是能以动态的眼光看“刚性”,2000万辆,将是智能交通的,环保的、节能的、小型的,甚至是新能源的。这一切我们准备好了么?
一方面是求车若渴;一方面主要城市车满为患,高速铁路、航空、地铁的发展,阻止汽车的脚步,中国汽车市场“刚性”伴着“水性”,最重要的是不断提高体系能力,让“车”情之火燃烧得更有韧性、更加长久。总之,对企业也好,对市场也罢,稳步发展胜过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