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业界广泛关注的手机定位业务,其市场化路程尤为曲折。2007年电信运营商虽然加大了手机定位业务的投入,但是市场反应显示,手机定位还没有达到市场“喷发”的临界点。
中国联通从2003年开始相继推出了 “定位之星”、“导航犬”等移动定位业务,虽然该项业务采用包月计费,每月不到10元,但是在普通消费者当中普及率并不高。专家指出,产业链因素是影响手机定位推广的关键,其中终端和应用又是主要瓶颈。
统计资料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手机市场销售规模超过1.2亿台,而支持定位功能的手机仅为29.4万台,不到市场整体的0.3%。在10月份举行的北京国际通信展上,虽然有部分厂家展示了面向个人的手持定位设备,但是价格之高远远超过了个人用户承受能力。
另一个方面,运营商、设备商和内容服务商等价值链参与企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合作模式,导致应用服务还主要集中在位置服务范围,没有将手机定位扩大到餐饮、休闲娱乐、金融银行等行业,量身定做一些专业化服务,甚至提供电子地图、设计最佳行车路线等特殊服务。
手机定位服务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一是便携性,用于手机定位的GPS轻巧、方便携带;二是价格相对低廉,定位功能将是3G手机的必备性能;另外,手机定位具有使用范围广、功耗低、地图更新快等优点。
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预测,2006年至2011年,全球范围内具备定位功能的手机将成倍增加,由1.096亿部增长到4.44亿部。目前GPS导航手机市场占有率约为2.3%,随着3G的发展,GPS手机市场预计到2011年其市场占有率将达到20%,市场潜力巨大。
今年,随着EDGE网络升级的全面完成,中国移动的手机导航业务也进行了试商用,基于手机定位的新业务“交通信息化”方案也开发完成。另外,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联想、夏新、多普达等诸多厂商近期也纷纷推出具有定位系统的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