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在过去的2009年,各主要IT企业都经历了非常艰难的时期,对于芯片产业老大的英特尔也不例外。尤其是在2008年年底,英特尔的芯片业务似乎达到了一个新的低谷。所以当2009年年初,英特尔对外界声称,面对经济危机,各主要IT企业纷纷缩减预算,尤其是研发资金和生产预算的时候,它仍然要持续在芯片领域的研发和制造投资,颇令人感到意外。尽管在外界眼中,英特尔财大气粗,但当几乎所有的IT企业都不能逃出经济危机影响之时,英特尔的这种逆“开源节流”之势,很有点赌徒和做秀的意味。
但当2009年年初,英特尔的70亿美元投向俄勒冈州、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新的芯片工厂之时,英特尔首先打消了业内对于英特尔“做秀”的猜测。而伴随着其后的新的Nehalem架构的发布和推广,英特尔的赌局真的开始了。也许英特尔的运气真的不是很好,年中欧盟对于其垄断的创历史之最的14.5亿美元高额罚款及时至年终12.5亿美元与对手的和解支出,对于在经济危机中的任何企业无非是雪上加霜。所以,尽管英特尔实力不菲,但所谓好锁禁不住三鞋底子,加之市场的不确定性,业内和人们对于英特尔最新的第四季度财报虽然不悲观,但也远非到很乐观的程度。而就在英特尔最新的财报发布前夕,其按照Tick-Tock的发展模式,照例发布了最新的采用32纳米制程技术的新的处理器平台,这至少说明,英特尔在过去的一年中并未因各种在别的企业来说可能是致命打击的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下而改变其既有的发展战略。
就是在业内看好但并不乐观的复杂心态下,英特尔的第四季度最新财报终于发布了,在截至 2009年12月26日的这一财季,英特尔的净利润为22.82亿美元,每股收益40美分,这一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875%,比上一季度增长23%。与去年同期相比,将近于9倍的利润增长,这的确出乎了业内和笔者的意料。之所以出乎意料,是因为在如何艰难的时期,对于多数企业而言,不要说是利润的增长,能够盈利或者能够保持利润不下滑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从这个意义上看,用暴增来形容英特尔的表现并不为过,而近乎9倍速的利润增长更值得业内好好深究一下其中的缘由。
那从市场的角度看,什么情况下一个企业才有可能出现利润的增长呢?尤其是在众多厂商利润和份额双双下滑的情况下。一种情况就是这个企业本身针对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具有创新领先的产品,这导致产品自身就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利润,例如去年3月英特尔发布的Nehalem架构的处理器平台。其在高性能计算和服务器市场占据了绝对领先的优势,加之过去的一个季度,服务器芯片市场的需求的回升,双重的因素让其成为了英特尔利润的主要来源。另外一种情况是,虽然产品本身具有创新性,但利润在其整个的产品线中并不高,但竞争对手在此领域没有相应的产品,这使得“薄利多销”的理论在此领域得以实现。因为没有竞争对手,意味着企业不会陷入价格战而进一步压缩本来就不高的利润空间,直至导致没有利润情况的出现。例如去年火爆的上网本内采用英特尔的Atom(凌动)系列处理器就是典型的代表。由于英特尔完全占据了这两种获取利润的模式,所以其利润的暴增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其实上面仅仅是人们看到的英特尔对于获取利润的模式的表象,英特尔凭什么可以有效地把握这两种利润的获取方式应该才是业内(包括对手)关注的根本。实际上从上面的两个利润获取模式人们已经可以清晰看到,符合芯片产业发展规律的制程和架构的持续创新为英特尔获取利润的模式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和动力。
除了上述的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外,一个企业的创新还体现在对于产业和市场的感觉和判前瞻性的判断上。例如目前在上网本市场占有几乎90%以上份额的英特尔“凌动”处理器。它不但在PC产业低迷之时造就产业和企业自己新的市场机会和利润的增长点,还为英特尔进入到未来的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嵌入式移动互联网设备和应用市场奠定了基础。
当然这个创新依然需要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作为支撑,否则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由此可见,技术、产品的创新和市场战略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即一个创新型的技术和产品,如果没有市场,那是无谓和无意义的创新,无异于纸上谈兵;反过来,如果具有市场前瞻性的创新,看到了市场机会,但却没有相应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也只好在发牢骚的同时,眼看着人家抢走本应属于自己一份的市场。说到这里,在前不久结束的CES上,当英特尔CEO欧德宁向外界展示采用其最新的32纳米制程技术的LG电子的GW990智能手机时,人们看到的是,在新一轮的移动互联网芯片“智能计算”大战中,英特尔再次走在了对手的前列。笔者认为,目前占有上述任何一种的企业很多,但二者兼备的却是凤毛麟角。这是不是也很好地揭示了像英特尔这样的企业逆势利润暴增的根本原因呢?
当创新和满足市场及用户需求已经成为几乎所有IT企业口头禅的时候,创新的含金量无疑将会大大折扣,但市场是客观和公正的。最终的市场表现将证明谁才是真正的创新者。而对于英特尔这样偏执狂般的企业,去年的种种表现,确实给业内一种赌徒的感觉。但从今天来看,业内和人们可能忽略了它下的赌注。那就是在遭遇到任何市场和非市场因素打击的情形下,更应将这些因素化为技术、产品和市场战略持续创新的能力。这对于当前众多自诩为创新的IT企业是不是个很好的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