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奥第一章4 《助推》第一章之(4)



易得性法则

对于飓风、核能、恐怖主义、疯牛病、鳄鱼袭击和禽流感,你到底有多害怕?你在防止上述风险出现方面会作出多大的努力?为防止这些危险出现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应当采取什么具体行动?

 大奥第一章4 《助推》第一章之(4)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许多人都会采用一种叫做易获得性启发的做法。他们会根据有关例子获得的难易程度来对上述风险的发生可能性作出判断。如果人们能够轻而易举的回忆起有关的例子,他们便会更为在意。一种令人记忆犹新的风险(比如说911恐怖袭击事件引起的后遗症)会比一种人们并不熟悉的风险(比如说日光浴和温度日益升高的夏天)更容易被认为严重。人们经常看到的是他杀行为,而较少看到自杀行为,因此多数人会错误的认为死于他杀的人多于自杀。

易得性和突出性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如果你曾经亲历过一次强烈的地震,你会比仅仅从杂志上看到地震更倾向于认为地震随时可能发生。一些动辄能够想象起来的死亡原因(比如说龙卷风)会大大提高人们对其死亡率的估计,而一些使人不能形成生动记忆的死亡原因(比如说哮喘)会使人觉得其并不可怕,尽管事实情况是这些不生动的死亡原因具有更高的致死率(比如说哮喘病的死亡率高达20%)。因此,同理,最近发生的事件比较早先发生的事件会对我们的行为造成更大的影响。有了所有这些高易得性例子,自动系统会敏锐(也许有些过于敏锐)的感觉到风险的存在,而便不会去参考任何有关的使人感到枯燥不已的统计数字。

易得性偏见能够提高我们对高风险行为的认识,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公共和私人决定。人们是否会购买自然灾难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近的经验。6在刚刚经历过大地震之后,人们会突然大量的购买地震险,但是这一保险的购买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平稳下降,一如逐渐消褪的记忆。如果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发生过水灾,那么生活在洪涝区域的人们便会很少去购买有关的保险。如果有人经历过洪灾,那么他便更有可能为自己购买洪水险,不管他实际面对发生洪灾的风险有多大。

风险评估中存在的偏见可能会对我们的风险观、商业选择观和政治观产生负面影响。互联网股票表现抢眼时,人们会疯狂购买互联网股票,尽管他们会因此而被套牢。或者,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人们会错误的认为,某些风险(比如核电事故)很高,而某些风险(比如中风)却相对很低。这些错误的认识会影响到政府决策,政府倾向于将他们的资源以迎合大众恐惧心理的方式而分配,而并不是按照实际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www.aihuau.com|39

一旦“易得性偏见”起了作用,无论是私营部门还是政府部门,只要其判断能够回到尊重真实可能性的方向上,其决策水平都会得到提高。要提高人们对某项糟糕结果的恐惧程度,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使他们回忆起最近某次因此而发生的糟糕事故;相反,如果要提高人们的信心,最好的办法是使他们回忆起一件最近在类似情况下发生的结果不错的事情。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越容易回忆起来的事件便越容易夸大人们对可能性的判断,相反,对于很少出现在记忆中的事情,人们便会认为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代表性法则

第三种启发形式叫做代表性,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相似性启发。所谓代表性,就是说当有人问你A属于B的可能性有多大时,你(或者说是你的自动系统)会首先问自己A与B有多大相似性(即A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B)。与另外两种我们已经讨论过的启发方式一样,因为代表性经常奏效,因此也得到了人们的经常使用。对于一名身高6英尺8英寸的非洲裔美国人和一名身高5英尺6英寸的犹太人,我们更会倾向于将前者看作是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因为篮球队员大多高大雄伟,很少有矮个子参与(特别是在近年)。有时候,成见也是对的!

有时候,在相似性和出现频率发生分歧时,也会产生偏见。关于这类偏见的最为有名的一个例子是我们所假想的一名叫做琳达的女性。在一项实验中,参加实验者被告知:琳达今年31岁,未婚,性格开朗,聪明伶俐。她主修哲学专业。在学生时代,她十分关注男女不平等这一社会现象,还参加过反利用核能游行。然后,人们被要求按照发生的可能性对八种琳达未来可能会遇到的情况进行排序。其中两个关键选项是“银行出纳员”和“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大多数人认为,相对于“银行出纳员”琳达更有可能是一名“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

这很明显是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因为从逻辑上来讲,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可能性一定不可能高过其中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只能说,琳达是一名“银行出纳员”的可能性要高于她是一名“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的可能性,因为所有“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都是“银行出纳员”。人们的错误判断来自于代表性启发:题干中对琳达的描述似乎更多的是在说“琳达是一名银行出纳员并且她热衷于女权运动”,而不是仅仅说“琳达是一名银行出纳员”。史蒂芬8226;杰伊8226;古尔德在参加完实验后说,“我知道正确答案,但是,我的头脑中总是有个小东西在跳来跳去,并且朝我喊----‘嘿,她不可能只是一名银行出纳员,再读一遍题干看看!’”古尔德所说的这个小东西便是活跃起来的自动系统。

代表性启发可能会导致人们对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产生严重的误解。如果事件是随机决定的,比如说掷硬币猜反正,人们不会对其随机出现的顺序有准确的认识。当看到随机出现的某些结果时,人们通常会对这些结果加以研究,然后便认为这些结果极有参考价值。实际上,这些结果完全是随机的。你可能会三次抛出同一枚硬币而结果都是正面向上,因此你便会作出这一硬币本身存在问题的判断。实际上,如果你弄许多硬币来,并且每一枚硬币都抛三次,你会发现,三次都是正面向上的情况也会出现几次。(试一试你就会知道。在写完本段之后,桑斯坦也做了一下实验,将一枚一美分的硬币掷了三次----结果是三次均为正面向上。他有些惊呆了。实际上他大可不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7655.html

更多阅读

火箭助推器 《助推》第一章之(9)

我们该如何做?本章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人性中的不可靠因素有一个大体的认识。我们力图展现一个忙于应酬各类事务的人无暇对自己的选择进行深入思考的情景。人们自以为是的经验法则有时候会使他们误入歧途,因为他们由于忙而忽略了一些

sniper第一章任务8 《助推》第一章之(8)

现状偏见 损失厌恶并不是造成惰性的唯一原因,诸多原因使人们总体上更倾向于保持现有的状况。这一现象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发生,因此在1988年,威廉姆8226;萨谬尔森和里查德8226;泽克豪泽给它起了个“现状偏见”的名字。多数老师都知道,学

sniper第一章任务7 《助推》第一章之(7)

得与失人们憎恶失去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的自动系统对此会难以接受。大体上来讲,失掉某件东西使你难过的程度要双倍于得到同一件东西使你快乐的程度。用专业术语来讲,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损失厌恶”。我们是如何发现这一点的呢?让我们

如龙6第一章 《助推》第一章之(6)

乐观和过度自信在泰勒开始上管理决策课之前,学生们在网站上填写了一份匿名调查表。调查表有一个问题是“你认为自己在这一课程中的水平位于哪一个档次?”学生们可以选择前10%,前20%等等。因为他们都是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他们都知

gta5抢劫任务第一章 《助推》第一章之(5)

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汤姆8226;吉洛维奇在其1991年的作品中写到了二战时期德国人轰炸伦敦时伦敦市民的一个经验。伦敦报纸曾经刊登出几幅图,其中一幅如图1.3所示,它显示的是德国V-1和V-2导弹攻击伦敦市中心的具体位置。你可以看到,轰

声明:《大奥第一章4 《助推》第一章之(4)》为网友毁爱心咒失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