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品牌 金融树演绎企业如何树立品牌?



金融专家丁大卫用“金融树”演绎企业如何树立品牌

[摘要]  在不久前的第三届中国品牌节上,金融专家丁大卫教授作了“金融树演绎企业如何树立品牌”的精彩演讲,记者有幸采访到了这位远见卓识而又平易...

金融树演绎企业如何树立品牌

——国际著名金融专家、金融树体系发明创始人丁大卫

在2009品牌中国(投资)高峰论坛上演讲并接受专访

 树立品牌 金融树演绎企业如何树立品牌?

 山东新闻网(记者 肖国栋)

        在不久前的2009品牌中国节(投资)高峰论坛上,国际著名金融专家、金融树体系发明创始人丁大卫教授作了“金融树演绎企业如何树立品牌”的精彩演讲,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受到了论坛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其中主持人 张向宁的评论最为精辟:总的来说,我觉得丁老师是很全面的,谈的问题、整个行业,非常清晰。今天大家没有白来,基本上这堂课听了也有两万块的价值,白上了一个MBA。近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这位远见卓识而又平易近人的世界金融巨人。

       丁大卫教授的“金融树”理论是一套涉及会计准则、财务管理、金融产品和市场等科目的系统理论、方法和工具。记者通过采访获悉,他曾是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最早预见者之一,并多次上书美国总统力避金融危机,早在2005年,他就开始不厌其烦的向世人发出警示,并将此次危机的结果公之于众。不计其数的人和企业受益于他的“金融树”体系和他的警示。山东一位企业家学员,企业管理博士班的刘玉,根据丁教授的建议,在危机爆发前,立即将她的服装加工出口企业卖掉,否则,后果会很糟糕。他的多篇论文和学说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金融学,甚至正在演化成一场革命性的“金融科学”。

        记者:按照“金融树”理论,金融树演绎企业如何树立品牌?

        丁大卫:“金融树”理论就是把所有的不同的科目,用一棵自然界的树把它集成一个系统,这就有了更强的逻辑性,有了层次分明的视觉感,这样的形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容易明了很多问题,我来青所带的材料都跟金融、财务、会计、投资有关。

        会计是原则,就是树根,我们都知道这个基础的东西一定是不能够违背的;再往上就是财务管理,它是树干,左边是你的资产,右边是你的负债。我们许多企业就是负债太多最后这棵树被压折了;相反,有人说我的企业无债一身轻,但这等于你没有利用好周边的环境和外界的资源,那你至少不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再往上就是金融,它是茂盛的树冠,树冠最上端是期货、期权这样的衍生证券,可以果实累累,但随风波动,风险也最为巨大。

       会计、财务、金融,分别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准则、对象和目标,这样一棵树当然早已是存在的,但是目前这些学科都没有形成一个整体,都是各自割裂的。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比作一棵树,那么过去大家都是局部地研究树根或者树干、树叶,我在这个行当里工作了20多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经验,能够把它们系统集成在一块。

        记者:金融树如何确保企业品牌不倒,基业长青?

        丁大卫:首先,企业不倒是品牌树立的先决条件。几乎每个企业都想树立自己的品牌,谁不想呢。然而,品牌的树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品牌还没有树立之前就已夭折,不少著名的品牌,连同它们的企业,不过是昙花一现,前功尽弃,如三九药业、新疆德隆、南德集团、三鹿集团、科龙集团、中关村科技、UT斯达康等举不胜举。

        其次,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因为地球aihuau.com法则所至,即地球是收敛性的;二是由于地球是收敛性的,所以企业竞争激烈,不得不适者生存;三更重要的是人类尚未掌握企业发展规律,即企业生老病死的诱因,因此,尚无企业诊断治疗医院。企业一生病,死亡的机率很高。

        最后,血脉是人体的生命线,同样金融是企业和经济运转的血脉,因此,金融是企业和经济的生命线。 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金融的属性、逻辑性、系统性、全维性、来龙去脉、表现形式、运转规律、变化规律、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和作用等一切的一切同树如出一辙,因此,金融就是树! 由于“金融树”体系不仅把握了企业而且把握了经济的命脉,所以能够确保企业根深叶茂,基业长青。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金融危机这样的问题,并逐步形成“金融树”这样的理论?

       丁大卫:1980年我考取了几乎所有美国金融和证券行业所需的营业执照。自己这么多年走过来,确实花了非常大的力气,当时又是学英文,又是学会计、财务、金融,后来看到其他人在进入这套体系当中也非常不适应,所以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4-5年前我就研究预示了美国金融危机、房产泡沫等问题,并亲自提书美国总统,建议避免金融浩劫的来临,果不其然,在多家报纸杂志上都刊登了相关文章。

       所以大概在6年前,我就开始琢磨这些东西怎样才能让人一目了然,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条条框框。到了2004年的3月,我觉得“金融树”逐渐形成框架了。当我把一个公司的账面价值、评估价值、公司市值等都连在一起时就产生了这样想法,打个比方,书柜所有格子里的书都是这个领域的,原来每个格子都像是死板的方格子,现在各个格子相互打通,形成一棵“金融树”。

       这样就可以清楚看到它处在不同位置的不同价值。一个企业还没有长大,还没有上市的时候就不存在市值,只有账面价值,只有它做得好的时候才能成为一个公众公司,吸收广泛的社会资源和养分。“金融树”有它的时间价值,会计是它的过去价值,财务是现在价值,股票市场是一个预期价值,再往上就是它的未来价值,比如它的股票的期货,但如果这些未来价值太大,比如互联网泡沫,就是树冠太大,而根基很弱,稍有风吹草动,它就呼啦倒下。你通过这套体系,就清楚地知道一个企业的过去价值、现在价值和未来价值。     

         记者:那如果企业把“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会有什么问题?

         丁大卫:这个目标实际上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这跟“市值最大化”相比又有很多缺陷。举个例子,今年公司盈利1000万,而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就把这1000万分了,就没有顾及到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如果是为了企业未来价值考虑,应该把这个钱接着去投入,但这时候所有者权益就不是最大化了。

        另一个缺陷就是,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并不等于说每个股民的利益最大化,因为股票是在大股东和少数人手里转的,比如用友软件从股市上圈了很多钱,但王文京一股独大,公司赚钱了它不分配,小股民照样喝西北风。

        根据股票的性质应该是同股同权的,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股票真正的意义,就是每只股票市值最大化,也就是不管你是比尔·盖茨也好,还是中国一个普通人买微软的股票也好,每一只微软股票的价值都得到最大化,这样就做到了大小股东一视同仁。中国现在连这些基本的理念都没有得到认识和贯彻。

        记者:当前金融危机下,您如何看待中国的“金融树”?

        丁大卫:我认为,“金融树”不仅适用一个公司、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也都能适用,不光是它的内涵,它的外延都是相匹配的。企业的发展如同自然界的一棵树的发展,小树苗就是小公司,全世界小公司的成活率都是比较低的,但是如果这棵小树度过了它的成长期,小树总是要比大树增长得快,这就像小企业比大企业成长快一样。

        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或者财务指标有很多,比如一个国家的收支平衡。银行可以是这棵树的一个大的分支,证券又是一个。每一个大的分支,它的呆账坏账,包括股市的泡沫,综合起来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的根基是不是很牢固。过去我们说阿根廷、巴西发生金融泡沫,原因就是它的实物资产没有根基,比如它的贸易总是逆差,出现了大的窟窿,说白了,它的底座是空的,上面随风波动。

       我们中国目前的情况,从根基讲应该还不错,但树干和树枝这部分,整个负重比例在逐步加大。我们都知道银行的呆账坏账交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而资产管理公司并不是把这些坏账给吸纳了,而是把它勾销了,但这依旧危险。其实,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发展增加左边的资产,最后跟右边的负债达成平衡状态。现在,新的银行坏账在剥离后又迅速形成了,过去集中在国有大银行,现在蔓延到股份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与此同时,过去券商都是香饽饽,现在也都已经资不抵债,再加上现在房地产的形势,如果美国和周边国的利率在提高,中国也在加息,那么很多开发商、老百姓就会大量破产,最后也变成银行的坏账。

        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这个金融体系不是一个良性的、健康的金融体系,它没法自行消化。也就是说,银行是现金储备,证券市场是投资融资,保险则是把老百姓的保费收过来然后投资于证券市场,但是现在证券市场是一个大窟窿,很多保费最后都是亏损,所以前阵子社保基金在网上挨骂,现在准备到境外投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这么多,社保基金还是不能指望国外。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证券市场”?

       丁大卫:中国的证券市场走了十几年依旧步履维艰,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连“证券”这个基本的东西都没搞清楚,包括我们“证券交易所”的名称。其实股票只是证券的一种,国际上有叫纽约股票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伦敦金融交易所,但没有一家叫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是一个产权市场,产权市场就是要同股同权,一视同仁,这些都做不到,那么你在公司治理方方面面都会存在问题。

        过去传统的金融都是围绕银行转,现在则以证券市场为中心,如果这个市场不是良性的,这个体系就没法转。另外,股票只是基础证券的一种,往上还有股票期权、股票期货、股指期货等等,可中国连基础证券都搞不好,再往上衍生出更多产品来,它能规范吗?

       因此,我很早以前就说,中国未来发展的难点不仅仅是在金融业,而且金融对中国来讲是一道“鬼门关”,要跨越相当难。

       中国人习惯实物资产,你的电脑可以模仿得很好,但现在的金融都是无形资产,这个无形的资产你说它是重了还是轻了,大了还是小了,很难把握。同时,金融资产比实物资产有个放大效应,比如纳斯达克的股指可以从1000点很快攀升到5000点,但它既然可以迅速膨胀,也可以迅速崩溃。它是在一分一秒地变化,它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呼啦就倒。正因为这样,人们在世界范围内一说危机都说金融危机是个导火索,而目前金融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里还是真空状态。

       记者:与国际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终要跨越金融这道槛到底有多难?

       丁大卫:现在中国在金融方面确实面临很大风险,相比之下,生产领域的风险很少。事实上,从世界7大发达国家看,真正迈过这个门槛的并不多,1980年代,日本的东京股票指数一下膨胀6倍多,超过纽约,东京也因此变成全球最贵的地方,然后日本也把美国夏威夷的大楼等等都买了。但是金融资产它的流动性非常强,进入到1990年代,日本的资产一下就崩溃了,而且至今十几年了还未能从泥潭中拔出来。

        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国家也都没有经受住金融风暴的考验。中国以前是闭关锁国的,现在跟国际市场正在艰难对接,但用我的话说,许多金融的概念都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又由不得你了,就像我们现在谈到的期货,整个市场最近一两年就放开了,届时国际巨头纷纷进入,而我们无论从人才、意识,还是从硬件、软件体系上,都没有办法应付。

        从上面分析看,中国对于金融这个鬼门关,遇到的问题会比日本大得多。我认为寄希望边发展边解决问题是很难解决的,重要的还是固本清源,树根扎得牢,树干长得结实周正,树冠才能茂盛,才能结出好果子来。

        记者:哪里可以学到更多有关您的“金融树”体系、“金融科学体系”、“金融定律”等知识?

        丁大卫:有兴趣的人可以登录我的网站:丁大卫金融网站,或参加相关培训课程,或参阅即将出版的:《新金融宣言——揭开金融与危机的神秘面纱,展现天人合一的完美规律》一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7724.html

更多阅读

企业如何打造拳头产品? 什么是拳头产品

企业如何打造拳头产品?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沈志勇拳头产品就是产品中的佼佼者!也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企业要不要打造拳头产品?先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两个经典案例。索尼爱立信公司是2001

嘻哈闯世界 1.5流企业如何闯世界?

     “三星既不算一流也不是二流,只能算1.5流企业。”这是1993年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在北京会议上为三星集团评定的企业段位,他的评级参照系为世界标准,他认为只有世界一流才能算超一流。当然拥有这样的危机与自醒意识对企业来说

重塑消费者 品牌关系 不做品牌,企业如何挑逗消费者?

     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国企业老板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最大悲哀就是企业老板手里捧着、哄着、宠着、养着一大堆自我感觉良好和自诩多年心血凝成的结晶,其实却提炼不出有市场价值的东西——产品?  产品没有市场,你认为好别人

提升竞争力 2012,童车企业如何提升竞争力?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类童车,尤其是质量好的高档童车,已经由婴童“奢侈品”演变成儿童成长发展构成中的必需品。但是,好的市场并不表示每一家企业都能够很好的生存下去,再好的市场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亏本有人赚。所以,在已经

企业如何利用资本市场 食品企业如何利用“山海经”?

食品企业如何利用“山海经”?食品企业,山海经,两个词看似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的,可是,仔细想想呢?“山海经”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山海经》,而是食品企业的“山经”,和“海经”,精明的食品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山海经” 以最简单、最健康的

声明:《树立品牌 金融树演绎企业如何树立品牌?》为网友起司猫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