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征兆:企业衰败的13种表现(三)



 点评:该回头时要懂得回头,否则,越走道越黑。

  11.试图上下通吃。春兰空调曾经位列国内空调三甲,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国内雄居重要位置。在辉煌时期,或许是不愿看着经销商从自己手上赚取大把的钞票,春兰空调自己投资建起了渠道。同时在上游,春兰空调也自己投资建起了诸多零配件工厂。后来,春兰还把售后服务也全部收回交由自己做,整个产业链条看起来无懈可击,环环相扣。然而,就是这样的举动最终成了春兰空调衰败的转折点,迄今,原先风光无限的春兰空调已经沦为了二线品牌。

  点评:有钱一起赚,做人也如此。

  12.以理想模式算商业账。通常在一些公司或产品的介绍上,都会出现类似的一段话:如果全中国每个人都消费一件产品,那么市场有多大等等。事实上,这样的理想模式在实际商业操作中,根本不能成立。而以此指导思想做事,其失败也可想而知。

  曾经红极一时的智慧鸟玩具出租连锁公司便是一例。该公司的伟大理想是,在全中国开一万家玩具连锁店,其理论根据是:全中国的儿童若1/10为目标消费对象,那么足以支撑一万家智慧鸟店。事实上,这个根据理想主义推断出来的商业模式更多的只是个伪商业模式,根本无法兑现。

 致命征兆:企业衰败的13种表现(三)
  点评:理想主义,可以忽悠别人,但不要忽悠自己。

  13.当竞争对手们逐步消失。有一天,当企业发现,身边的竞争对手,突然间一个个都消失了。这个时候,也许企业不应该沾沾自喜,而更应该警惕地觉察到,也许,这就是行业衰退的征兆。反过来,这个时候,你是否就要考虑企业及早转型?

  点评: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是沾沾自喜的。

  时珍阁4个死兆

  “我所做的一切看起来都没有错,甚至没有决策失误。时珍阁之所以倒掉了,在于我们忽略了企业的隐患,事实上这些隐患已经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征兆,但我们还是忽略了。”著名医药企业、原时珍阁掌门人甘奇志在企业垮掉后,发出如下感慨。

  时珍阁的前身为重庆时珍阁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之初,主营业务为医药批发。

  刚刚组建的时珍阁一踏入医药商业市场,立刻就遇到了全国医药市场体制的一次大变革,原先计划经济体制正逐步解体。

  此时,一部分敏感的民营医药企业预见到,拥有药品进货自主权的医院势必成为药品销售的主渠道。刚刚诞生的时珍阁立即转向,为了铺设覆盖医院终端的销售网(业界称之为“医院纯销”),公司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

  在医院纯销市场90%以上的份额皆被国有医药商业公司所垄断的情况下,经过努力,时珍阁还是成功地打入了这块市场,并在随后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业绩增长。

  然而,民营药企在经营行为的诸多不规范,让医院屡屡感觉“与民营药企打交道麻烦太多”。不久,民营药企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医院纯销市场,开始逐渐萎缩。时珍阁又不得不谋求再度转向。

  解读:医院的举动,其实给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企业更应该提身自身形象,完善服务体系,这才是企业立身的根本。

  这一次,时珍阁转向了药品零售领域。

  2000年,在国家政策不允许民营企业新办药店经营证照的情况下,时珍阁陆续在本市高价收购了十几家个体药店,从而曲线进入药品零售领域。

  此时,重庆本土的和平药房、桐君阁大药房两大国有医药公司,已经优先获得了连锁经营的资格,抢占了主城区药品零售的“黄金口岸”。时珍阁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

  经过3年的漫长等待后,时珍阁终于在2002年等来了可以设立连锁药店的政策许可。为了尽快占领市场,时珍阁在重庆率先搞起了药店加盟。此举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市场追捧。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时珍阁加盟店的发展就超过了300家。

  至2003年,时珍阁当年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公司员工超过了2000人,连续5年稳居全国药店连锁30强,达到了最辉煌的时刻。

  就在这期间,命运又给时珍阁开了一个玩笑。

  从2002年开始,重庆放宽了对民营资本进入药品零售业的限制,猛一下,重庆的民营药品零售企业遍地开花——到2003年,重庆稍上规模的民营医药商业企业,都涉足了连锁加盟,到了无店不加盟的地步!

  混乱格局开始出现,各连锁公司为抢夺加盟者,胡乱杀价、免收加盟费、价格战等无所不用其极,深陷其中的各医药企业叫苦不迭,深受其苦。

  解读:应该说,连连的混战和竞争无序,已经给企业提出要求,企业更多地需要找到稳健的盈利模式,在消耗战中站稳脚跟。同样,政策经常发生着变化,也要求企业,在下一个决策前,更应该小心翼翼、以静制动为宜。

  受形势所逼,时珍阁在重庆率先终止了加盟,转而把医药物流配送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作为重庆民营医药公司打造的首个医药物流项目,时珍阁医药物流配送中心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全程采用计算机管理,是当时西部地区规格最高的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

  按照时珍阁的计划,此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建成后,可对多种业态———诸如医院、医药公司、药店、超市等实施药品配送,同时对上游医药工业客户提供在渝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其发展目标是:头两年在重庆达到20亿元的年销售额,然后逐步向西部地区扩张,力争在整个西部的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至80亿元的销售额。

  这个寄托时珍阁巨大梦想的物流配送中心,耗费了逾亿元的资金,但此时,时珍阁已没有太多的钱了,绝大部分都是银行贷款——这无疑是在进行一场豪赌。

  解读:在形势不够明朗、对未来方向不能够清晰判断的情况下,将企业的发展寄托于未来的盈利上,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不利的征兆。

  在这场市场豪赌中,时珍阁再一次饱尝了苦涩的滋味。

  就在时珍阁进入医药物流后不久,本市又有多家医药公司跟进,并纷纷用更低的价格吸引客户进货。重庆医药商业领域的新一轮恶性竞争又开始了。在这样的夹缝中,时珍阁进退维谷。

  建好后的时珍阁医药物流中心既没能实现原定的5%毛利润,也没能达到年销售额10亿元的盈亏平衡点,最高时仅有7亿多元——物流中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为了力挽狂澜,处于生死一线间的时珍阁再一次作出了“进军新业态”的选择:涉足医药制造业。

  解读:此时,企业更应该好好总结和反省,明确自身有限的资源能做什么,以及企业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这比盲目又进入下一个领域更为重要。

  2004年3月,当同行们在医药物流配送业激战正酣之时,时珍阁又闪电收购了一家中成药制药公司——重庆多泰制药公司。

  药厂收购后,按照药监部门规定,还必须通过GMP认证。为此,时珍阁花费了上千万元。同时,时珍阁又进行了厂房改造,又花去了几百万元。很长一段时间内,药厂依旧处于投入阶段。

  此时,时珍阁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了。

  2005年,重庆天虹志远医药公司、重庆麦克集团等民营医药商业企业相继破产,行业爆发了空前的信任危机。危机下,众多上游药企受到损失,他们开始对重庆民营药企执行新的结算方式——现货现款。银行此时也收紧了口袋,过去主要靠信誉贷款的时珍阁,转眼就陷入了只还不贷的困境。

  半年过后,时珍阁资金链彻底断裂,这个曾连续5年稳居全国药店连锁30强的民营药企标本,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很戏剧的是,最终盘点,这个一直殚精竭虑、勤学上进的企业,资金缺口竟高达3亿元,成了同行中受伤最惨、付出代价最大的“牺牲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7929.html

更多阅读

链接二:企业衰败的5个阶段

     当然,征兆可能是企业衰败的开始,但并不是说,有了征兆企业就一定会衰败。吉姆·科林斯,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学家之一,《基业长青》等畅销书的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企业衰败方面的研究,并将企业衰败的过程总结为五个阶段。  针

商务谈判的基本步骤 谈判的奥步识别(三)

本篇文章将与大家分享谈判的奥步识别(三)。奥步五:以逸待劳一般来说,甲乙两方谈判,在谈判地点的选择上面,有时候需要去甲方地点,有时候去乙方地点,其实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有些国内跨省谈判,或者跨国谈判,往往需要长途跋涉前往对方所在地

兵法权谋:中国企业现代化的最大陷阱(三)

 陷阱6:简单套用,形式化   兵法权谋是在长期军事政治活动中形成的,其竞争的残酷性,决定了其实用,简练、直接的特性。其“神”在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无穷于天地,不竭于江海”。但是,很多企业,都只是学其“形”而不求其“神”,具

创业:影响成功的31种原因(一)

   世界创业实验室报道:曾经努力地去奋斗但结果却失败了,这也许是人生的最大悲剧。除了少数的成功者之外,绝大多数人都遭遇过失败或正在失败。研究证明失败的主要原因有31项,而积累财富则有13个主要原则。在这里我将陈述失败的31个主

宗庆后:成功背后的商业悖论(三)

 宗庆后:你这个是错的,他有的时候他卖可口可乐没钱赚,他卖非常可乐有钱赚,他就愿意卖非常可乐,你怎么让我有钱赚,我给他的价差低,他的这个零售价是一样的,那肯定我的价差高了,但是我的成本是比它效率比它高,你可口可乐在中国它雇个人就一两

声明:《致命征兆:企业衰败的13种表现(三)》为网友本人狠低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