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有限公司 《铁规则》第二章必和必拓重燃战火



当淡水河谷和力拓与各国钢铁企业签下新一年协议价价格合同时,另一个巨头必和必拓却没有任何行动。

  敏感的行业内人士已经有所警觉:必和必拓将有大动作。

  钢铁企业间盛行着一个传言:必和必拓对71.5%的涨幅不满意,要求更高涨幅。

  2005年2月28日,夏末时节的澳大利亚城市珀斯,一场全球铁矿石和钢铁论坛正在举行。这个一年一度召开的论坛由《澳大利亚矿业杂志》举办,云集了世界几乎所有主要的铁矿石厂商和钢铁厂商。

  中国中钢集团总裁黄文天、邯郸钢铁董事长刘如军和首钢集团总经理王青海都出现在了论坛现场。宝钢接受协议价后,在市场和媒体的一片忙乱声中,时任宝钢国际矿业事业部总裁的刘永顺也匆忙从上海飞往了珀斯。

  论坛开始的第一天,最引人关注的自然是必和必拓的声音。代表必和必拓发表演讲的是市场部副总裁彼得8226;托斯(Peter Toth),他抛出的言论语惊四座:“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钢铁企业应该和铁矿石企业互相理解,明白各自的需要和局限。世界铁矿石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www.aihuau.com|21

  彼得8226;托斯在讲话中还谈到了一个当时并没有引起大家太过关注的问题:铁矿石的运输成本。彼得8226;托斯当时强调,运费在铁矿石的消费中正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运输能力的有限性和不断膨胀的运输需求,使得运输成本在铁矿石到岸价中所占的比例正在戏剧性地增长,而与巴西铁矿石相比,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的运输成本显然低很多。

  彼得8226;托斯的这番讲话后来被认为是在为必和必拓不久后提出“以到岸价倒推离岸价”的新开价做理论准备。

  结束铁矿石谈判后,刘永顺在国内拒绝了一切采访,但在第二天的论坛上却发表了旗帜鲜明的讲话。刘永顺义正词严地表示:“铁矿石供应商和中国的钢铁生产商应该携手维持长期共同繁荣。但一些供应商和商行不顾常规,把中国市场的铁矿石价格推到了一个不合理的水平。短期内,这会对钢铁制造商造成伤害。但从长期来看,这还会对目光短浅的铁矿石生产商造成伤害!”

  论坛结束后,世界钢铁界都在等着必和必拓亮牌。

  4月4日,澳大利亚媒体率先报告了必和必拓的声明,公司宣布,不满意力拓和淡水河谷定下的今年铁矿砂涨价71.5%的幅度,2005~2006年度的铁矿石供应价格需要上涨103%~104%。按照上涨后的价格,力拓销售的离岸价为40美元/吨,而必和必拓则要求每吨再上涨7.5~10美元,即由去年的23.4美元/吨上涨到47.5~50美元/吨。

  消息一公布,立即引起了钢铁企业的极大不满。澳大利亚—日本商业合作委员会名誉主席Takashiimai表示:“铁矿石出口商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在谈判时并不是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问题,而是采取了‘接受或放弃’的强硬态度,而且愈演愈烈。必和必拓尝试新的提价方式,即使取得了成功,也未必能持续下去,反而可能丧失长期客户。”

  中钢协在4月7日正式宣布,中国钢厂绝不同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接受不合理的铁矿石提价要求。中钢协强调,必和必拓这种加价行为是“不合理和违反了国际惯例”的,是一种短视行为,这种行为将严重损害中国钢铁业及中国经济的发展。

  必和必拓却还是在澳大利亚媒体呼吁:目前是获得与巴西竞争对手相似的到岸价格的最佳时机!

  在必和必拓看来,随着运费的增加,巴西铁矿石的到岸价比澳大利亚铁矿石高出50%。而澳大利亚铁矿石质量高于印度铁矿石,印度矿的到岸价格却是澳矿的两倍。澳矿到亚洲的运费显然比巴西矿便宜,这种海运优势将一直存在,因此澳矿需要得到跟巴西矿同等的到岸价格,而不是以离岸价来衡量。

  4月11日,“中国铁矿石会议暨第三届远东钢铁会议”在北京召开,前所未有地聚集了1100多位来自全球铁矿石和钢铁行业的人士。59岁的中钢协副秘书长、冶金价格工业协会会长戚向东被记者团团围住,他表示:“中国有能力解决铁矿石涨价的问题,即使必和必拓放弃长期供货合同。”

  必和必拓也出现在了会场,他们在现场向媒体广泛散布了其要求涨价的根据:世界钢铁工业正在处于自“二战”以来的第二个黄金期。第一个黄金期从1945年开始,到1975年结束,由日本钢铁业主导。第二个黄金期从1995年开始,正在由中国主导,在今后的一段时期,钢铁业快速增长的状况还会持续。

  “全球钢铁价格的上涨让钢铁企业享受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高额利润率,然而相对于钢铁价格的上涨,铁矿石的价格却没有得到本应该得到的上涨。铁矿石要求涨价,只不过是钢铁产业链的上下游行业一个合理分配利润的行为。”必和必拓要求“利益均沾”。

  由于未能与中国钢铁企业就涨价问题达成谅解,必和必拓在会议当天就决定退出,原定于在当天下午小组会议上的发言也被临时取消了。

 必和必拓有限公司 《铁规则》第二章必和必拓重燃战火
  然而就在两天后的4月13日,宝钢集团的网站上开始滚动播放一条最新消息:“经双方充分沟通和友好协商,中国最大钢铁厂宝钢与世界主要铁矿石供应商之一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就2005年铁矿石价格达成一致:同2004年比,纽曼山粉矿和纽曼山离岸价格分别上涨71.5%。”

  这个涨价幅度与宝钢之前公布的与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哈默斯利公司的涨价幅度是一致的。

  中国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对此发表了看法,认为必和必拓放弃了运费加价的要求,使铁矿石价格谈判回归到现有的国际定价机制,这将有利于铁矿石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当天下午,宝钢集团新闻发言人对媒体表示,必和必拓和宝钢共同认识到世界铁矿业和钢铁业是密不可分的关联产业,两大产业协同发展和相互支撑会给双方带来长远的利益。双方经过充分的交流和谈判来协商确定世界铁矿石年度公开价的方法是有效的,同时双方也认为,随着世界钢铁生产格局的改变,随着相关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国际铁矿石公开价的定价机制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以进一步体现公平交易的准则。

  这番充满外交辞令的发言给宝钢这次初展拳脚的谈判画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号。

  2005年,中国钢铁企业在进口铁矿石上要比往年多付出200亿~300亿元人民币,这占到2004年钢铁行业全部利润的4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8088.html

更多阅读

滚铁环游戏规则 《铁规则》第二章乱战

2009年的谈判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混乱。存续多年的谈判机制分崩离析,各个利益集团纷纷跳上谈判桌,抛出自己的谈判条件和要求,既无底线,也无秩序。  先说三大矿业巨头。  谈判开始时,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各自打着小算盘。淡水河

亚冠外援上场规则 《铁规则》第二章中钢协上场

11月铁矿石谈判开始时,宝钢仍然是中国钢企的代表。但过完新年后,谈判的代表换成了中钢协。  每年的铁矿石谈判都是由商务部进行整体规划,由宝钢牵头谈判,然后再把谈判情况报告给中钢协,中钢协再向商务部汇报,商务部再报给中央。今年是

生化危机7第二章视频 《铁规则》第二章经济危机来了

金秋十月,原本是丰收的季节,但2008年中国钢铁行业面对的却是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全行业月度亏损。就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国内钢铁价格一路暴跌,钢厂接二连三地宣布减产,在冬天尚未来临之前,整个行业早已经嗅到了天寒地冻的冰雪味道。 

乱斗西游第二章第一关 《铁规则》第二章钢铁乱局

“就差捅破最后那一层纸了。”这是宝钢谈判团队事后的一句感慨。  先例已开,整个铁矿石利益链条上的各方开始积极为谋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奔走。纵观2008年的市场,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个十分混乱的局面,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些什么。  

声明:《必和必拓有限公司 《铁规则》第二章必和必拓重燃战火》为网友心死也要微笑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