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陈述 《完美陈述》第7章之团队陈述的艺术



在我们开拓新业务的过程中,我认为折绝对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快乐的团队,就是一个胜利的团队。因此团队领导在组织推介的时候应该把整个团队的快乐视为重中之重。

在我就职于Goodby,Silverstein & Partners 的10 年时间里,我们曾多次和同一家广告公司在推介陈述中较量过。考虑到相互尊重的角度,我在这里就不提它的名字了。但我可以告诉大家,这家公司位于美国西海岸,而且凭借其非凡的创意闻名遐迩。

每次在和这家公司在推介陈述中展开竞争的时候,胜利总是属于我们。这的确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因为按照平均法则,我们总得输上一两次才算正常。但每次结果都如出一辙。我们总会不期而遇地出现在同一个推介名单上,然后再加上其他两三家广告公司——这也许是唯一的变数,而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总能最终赢得业务。

当然,我更愿意相信,所有这一切完全是出于我们自身的卓尔不群、精彩至极的战略理念以及创意非凡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是因为我们为客户的问题找到了一个高质量的答案。这个假想的确太美妙了,以至于我们根本就不敢去向新客户提出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真的这么出色。

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们有了另一番体会。在拿到一个订单之后,我们和这位客户共进晚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晚餐的环境绝对优雅别致,当时是在旧金山“林荫大道”餐厅的一个包间。不知道是出于偶然,还是缘分,这位客户也和我们一样对加利福尼亚的美食情有独钟,对餐厅的酒品更是意犹未尽。那天开车的是我,这也是我还能记住当时情形的原因,但我们的客户( 姑且称做“艾里克”) 就不够清醒了。在品尝完主菜和上甜点的间歇之间,他醉意惺忪地靠着餐桌,也许是在含混不清地嘟哝:“你们想知道我为什么会聘请你们,而不是那帮家伙呢?”

他的话突然让晚餐气氛凝重起来,一时间,尴尬让屋里变得一片寂静。我故意把餐巾掉到地上,然后故作姿态地重新整理餐巾,而我的合作伙伴哈罗德,好像把面包屑扔进了酒杯,若无其事地示意服务员给自己换个杯子。杰夫和罗伯特则皱着眉头,面面相觑。也许我们并不想知道真相。

|www.aihuau.com|36

“哦,你不一定要说。”科林8226;普罗伯特说。我清清楚楚地记得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真不愧是我们的总裁啊!

“谁呀,是威登吗?”只有坐在餐桌另一侧的里奇8226;西尔弗斯坦,似乎非常迫切地想知道答案。他说的是波特兰(Portland) 的广告公司,威登&肯尼迪(Weiden & Kennedy) 。威登一直是耐克和ESPN 的广告代理商,显然,我们之间存在着血腥的竞争,但我们对这家公司却一无所知。

“不,不,”艾里克略显不屑地连连摇头,“他们的电视广告绝对是出类拔萃的。但丹8226;威登(Dan Weiden) 很讨厌做市场调查。这样的风格不符合公司董事会的理念。再者,要我们坐飞机跑到波特兰,太痛苦了,傻子才愿意去。”

“那就是范伦了?”听到我们能比一家杰出的广告公司更出色,里奇似乎有点忘乎所以。范伦就是范伦8226; 麦克艾里哥特广告公司(Fallon McElligott) ,我们的保时捷广告业务就是从他们手里抢来的。在我的印象里,在以往十几年里,他们一直是全球平面广告界最出众、最具创意的企业。

“也不是,”艾里克似乎根本就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像投手拒绝捕手让他投内快球一样,但他的解释却清晰无误,“他们的策略非常棒,他们的平面广告也非常出众。也许比你们强百倍,本来我不想说这个。”他接着说,“我们去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 的那天,天气真他妈的冷。他们居然在电视里说,如果你在外面呆上10 分钟,就能冻死你。钻进出租车的那一刻,好像心跳都停止了。”他环顾了一下桌子,似乎在说:你们没有体会过吧?

我不住地点头称是。我也曾经在一月份的时候去过一次明尼阿波利斯,而且很不明智地选择了步行,走了几个街区才赶到会议地点。在到达会议地点之后,我的脸几乎都冻僵了,以至于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出来。

“不,你们别误解。”艾里克又忙不迭地解释,不过,这倒不是响应科林提议再干一杯1991 年的佳慕葡萄酒(Caymus) 。“我说的是城里那些家伙。” 他举起酒杯,“他们已经告诉我了,你们一直是对手。”

“真的?”科林明知故问。如果他说的既不是威登,也不是范伦,那么,我们也就都知道这个公司是谁了。

“对。”里奇说。不过,在意识到胜利并不是因为我们在创意上的出众和演示上的技巧,而仅仅是因为行程和天气,显然让他感到有点失落。诚然,艾里克已经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威登的电视广告、范伦的平面广告都高出我们一筹。里奇垂头丧气地说:“是的,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推介。”

“你们这些家伙太齐心合力了,”艾里克用拳头重重地击了一下桌子说,让他的话显得更有分量,“他们却在各干各的事。”

“哦。”科林似乎恍然大悟。这或许是唯一能让我们感到欣慰的理由。

“你们的陈述让人感觉从头到尾都步调一致,”艾里克说,他似乎是在缓和尴尬的气氛,“每个人似乎都和我一样欣赏着同伴的演说。”接着,他又告诉我们,在其他广告公司的推介陈述中,每个人却好像在各做各的事,说的话题似乎和同伴格格不入。一个人陈述的时候,其他人却在东张西望,或是聚精会神地看自己的讲稿,即使眼光和正在陈述的同事偶然碰到一起,也只是掠过而已。“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彼此之间并不友好,”他说,“所以说,如果你是我的话,你愿意和他们一起共事吗?”

 艺术家陈述 《完美陈述》第7章之团队陈述的艺术
我们无一不点头称是,他的总结一语道破天机。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是受欢迎的人而感到欣慰,更因为我们与客户的会面( 尤其我们的最后一次推介陈述) 如此令人愉悦而感到美妙。但是,如果他能提到我们的创意很有趣味,或是很喜欢我们某个广告,那肯定会让我们更快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8161.html

更多阅读

品《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不惊》 道德经十三章

作者 / 张维彬老子·《道德经》·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

《长话短说中国史》第四章商朝历史很靠谱1 燕子:商人的图腾

《长话短说中国史》第四章 商朝历史很靠谱夏朝讲完,我接着讲商朝。如果说第一王朝夏朝的历史还是朦朦胧胧、带有很多传说成分的话,商朝的历史就要靠谱多了。因为,我们发现了商朝的文字,而且,还读出了其中不少文字的意思。这种文字就是大

《生死的幻觉》--第1章昨天和明天的尽头 昨天太近 明天太远

《生死的幻觉》作者:白玛格桑仁波切第1章昨天和明天的尽头在这里,我要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同胞讨论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重要大事——我们从哪里来?中途驻栖何地?最后会去到哪里?就在我说完上面几句话之后,“这里”二字已经成了过去,它将随

声明:《艺术家陈述 《完美陈述》第7章之团队陈述的艺术》为网友吉他配咖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