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曾经听说过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艾伦8226;兰格(Ellen Langer )所做的那个著名的实验。它以大学生活为背景:很多学生排队等着使用复印机,这时她让一个人走到队伍前面,对大家说:“对不起,能让我先来吗?我赶时间。”大约60 %的人同意这个人排到自己前面使用复印机。而如果这个人说:“对不起,我能先来吗?因为我需要复印几份。”这时,几乎95 %的人都同意让这个人先印。这里,起决定因素的就是这个“因为”。正因为使用了这个词,人们就像巴甫洛夫实验中的小狗一样,条件反射般地允许他排在自己前面!![服章之美谓之华 《说服你其实很简单》第8章之小“因为”,大名堂](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172476269263.jpeg)
注意,最强有力的问题也用在这里了。研究者并没有让这个人走过去说:“我要先复印一下,因为我需要印几份东西。”而是先来一个问题,再说出一句“因为”。可见,只有当你的请求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时,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力量。不管别人问你什么,都要用“因为”这个词来回答,你会发现人们总是同意你的意见。请求别人配合你时,也要使用“因为”这个词。通常人们立即就会对这个词作出积极的反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8209.html
更多阅读
![](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32730t01ec7cd035edacac23.jpg)
小而可品小而耐品--评戴希的小小说《其实很简单》 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 郭虹戴希是一位敏感于现实的人,他总能适时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捕捉到时代的最强音。他的《死亡之约》和《每个人都幸福》是如此,其新作《其实很简单》亦如是—
![](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172224046081.jpeg)
就像骑自行车有骑自行车的规矩一样,提问也有其相应的规则。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对听众产生影响。你事先必须彻底考虑一下你们所处的形势,然后开始提问。如何通盘考虑呢?想一下那些出庭的律师是怎样做的。在法庭上询问证人的时候,提问是
![](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172258526227.jpeg)
当你想要悄悄说服别人时,提问能帮你完成10 件基本的事情,让你完全掌控局面。不相信?想一想那些金牌节目主持人吧,比如拉里8226;金(Larry King )和芭芭拉8226;沃尔特斯(Barbara Walters)。他们对某人作访问时,通常能让这个人透露更多的信息,超
![](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172476269263.jpeg)
你也许曾经听说过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艾伦8226;兰格(Ellen Langer )所做的那个著名的实验。它以大学生活为背景:很多学生排队等着使用复印机,这时她让一个人走到队伍前面,对大家说:“对不起,能让我先来吗?我赶时间。”大约60 %的人同意这个人
![](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172237342160.jpeg)
我知道你会怎么做。你会回答一个问题……任何问题……每个问题。即使小声地,你也会回答这个问题。即使你不知道答案,也至少会在心里默默地想一想。有一个基本的事实:人们通常会接受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的观点,而不接受你灌输的观点。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