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的新主子不会是一位产业投资者,而是一位财务投资者 文/子昱 近日,有消息称,香港新世界集团创始人郑裕彤或以60亿至80亿高溢价整体收购家化集团,其中家化集团的优质资产是有着“中国日化行业第一品牌”之称的上市公司上海家化。 事实上,自2008年9月上海市明确提出“推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资的调整退出”后,家化集团上门求亲者无数。的确,从大方向上看,上海家化从其国企身份中蜕变出来是必然。尽管上海家化公告称,3个月内及更长时间,家化集团没有出让股权计划,言外之意,三个月后上海家化将出让股权。 毋庸置疑,国资机制不灵活,根本不适合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出现。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就曾表示,历史上的几次行政干预、让上海家化错过了与国际竞争对手角逐的最佳时期和最佳位置。如:1991年,上海家化受命与外资庄臣合资,当时全国销量第一的美加净和占据最高端定位的露美两大品牌进入庄臣,但由于庄臣不擅长化妆品,致使合资后的美加净和露美销量急剧下降;1998年,因上海家化之前的母公司上海日化集团经营困难,受政府命令上海家化反向吸收合并日化,所谓“儿子吃老子”。而彼时上海家化以1000多个员工吸收上海日化集团7000多个员工;以5000万元的年利润,弥补日化集团每年1.8亿的亏损,最终上海家化花去8年时间、6亿元分流日化近7000个员工,关掉上百个二三级企业。不改变国企体制,家化总有一天会像其它在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一般趋于消亡。 上海家化将最终以何种方式结束其国企身份?或许,哪种方式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方式决定权并不是如大众所臆断的仅仅掌握在上海国资委,即大股东手上,而是上海国资委和以葛文耀为首的上海家化高管层。身处竞争激烈到“要么被外资打死,要么被外资吃掉”的化妆品行业,上海家化能取得业内排名第四,销售额达30亿的成绩,与高管层的管理能力有极大关系。
![新三板十大猜想 上海家化新主子大猜想](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173023242763.jpeg)
一直以来,在以葛文耀为首的高管层领导下,上海家化崛起于“员工最重要”的企业文化之中。正是得益于这种企业文化,上海家化一直业绩突出;而正因为业绩突出,家化才从上海国资委手上争得较高层次的“分配自主权”;得益于此种“分配自主权”,员工之积极性进一步催生出来。因而在笔者看来,无论由谁来顶替上海市国资委这一大股东,上海家化高管层必须稳定,否则将元气大伤。 另一方面,以上海家化市场老四、及30亿销售额的地位来看,能够以产业投资方式进行接盘者恐怕仅有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这市场前三大外资巨头。但纵观上海家化这二十年来的发展轨迹,无论是现金牛产品“六神”花露水和沐浴露,还是战略性品牌并正进军欧美市场的“佰草集”,我们会发现其主打概念是“中国中药”。而“中国中药”概念决定了上海家化作为民族企业更有发展前景。由此笔者推测,上海家化的新主子不会是一个产业投资者,而是财务投资者,而财务投资者自然会力保上海家化高管的稳定。 事实上,葛文耀从来就不愿意将抚养30年的“孩子”转让给他人,尤其是外资机构,他曾多次表示“把民族品牌卖给外资,我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