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反倾销调查 华为中兴哪个更怕反倾销



  通信企业首遭印度反倾销诉讼,给中兴、华为提了个大大的醒:停止双方在海外的对垒血杀,默契协作,或是抵御下一轮可能遭受反倾销诉讼的良方

  文  本刊记者 马丽

  2009年12月8日,印度海关对原产于中国的同步数字传输设备(SDH)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以产品进口价格(CIF)计算,其中对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贝尔”)征收的反倾销税为29%,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为50%,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兴”)和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烽火通信”)更被课以236%的重税。

  这意味着反倾销再也不是只落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头上的大棒,在今后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如何应对反倾销成为中兴、华为面临的新难题。对于以价格优势在全球攻城略地又经常陷入“对垒血杀”的他们来说,反倾销发出了一个警告:老路可能行不通了。

  通信企业新难题

  因为印度公司TejasNetworks投诉中国出口企业有压价行为,印度反倾销暨联合税总署在2009年4月21日开始对原产于中国的同步数字传输设备SDH进行反倾销调查,调查期为8个月。到9月份,印度调查当局作出肯定性初裁,认定中国企业存在倾销行为,对中国企业采取临时反倾销税措施,相关税率从12月8日征收。

  按照印方确定的税率,中国通信企业出口印度市场的SDH设备,成本和价格将至少提高近30%,其中华为的成本增加了50%,中兴成本增加了2.36倍。“这个价格我们可以直接不用卖了。”中兴高管向《法人》记者如此表达其对反倾销后果的担忧。

  从实质损害上来说,本次反倾销对中国厂商的影响其实不大。据印度商工部统计,2009年4~9月,印度从中国进口的SDH产品价值为2.43亿美元,占中国厂商出口印度份额的比例不高。其中中兴、烽火通信最近两年出口额均在200万元美元左右,华为的出口额据业内人士估计近千万美元,数值虽大,但是与其2008年17亿美元的印度销售总额相比也微不足道。

  印度此案的真正威胁在于其释放出来的信号。著名反倾销实务专家、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主任律师贾红卫向《法人》记者表示,该案与以往案件不同,印度首次将反倾销对象指向了中国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将反倾销措施对准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球来说都很少见。一般而言,反倾销是各国用来对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惯用措施,知识产权、技术壁垒才是限制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常用手段。该案意味着,惯常落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头上的反倾销大棒,也会落在华为、中兴这些高科技型企业头上。

  中兴法务部人士向《法人》记者透露,反倾销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新型案件,加上印度反倾销案件影响大、标的高,他们的压力很大。但是“我们根本没有倾销,我们在印度的产品是赚钱的,而且很赚钱,但是印度非说你是倾销。”上述中兴人士认为,这是政治因素导致的企业法律经营的问题。

  近年来,借助印度电信网络升级改造之机,中兴、华为以价格优势不断攻城略地,到2008年两家公司在印度的销售额均已超过10亿美元,合计拿下了印度电信设备市场份额的1/3。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一直将中国当成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对手,中兴、华为在印度的扩张显然让印度感到了压力。

  贾红卫指出,政治关系在反倾销案件过程中会有影响,但是应诉企业还是要侧重应对案件,因为它毕竟是一个案件,只有把案件做好后,政治因素才可能会发生某种影响。而且人家是用合法的规则来保护本国产业,你只能用规则来迎战。

  华为中兴对垒被利用

  让人关注的是,印度对中兴、华为认定的倾销幅度差别巨大,前者为236%,后者为50%,华为的应诉结果明显好于中兴。二者都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且同属深圳企业,在劳动力成本和管理水平上又基本相当,但税率相差如此之大,奥妙何在?

  根据案卷资料显示的信息,印度调查机构认为中兴没有配合或者较好地配合调查工作,而华为配合得很好。调查机构要求应诉企业提供相关资料配合调查,中兴对部分资料以涉及重要商业秘密为由没有提供公开版本,只提供了保密版本,而对于同样性质的资料华为提供了公开版本。

  作为应诉企业中最重要的两家,中兴和华为之间显然没有默契配合,而这一点恰好被国外调查机构所利用,对包括中兴在内的中国厂商认定较高的倾销幅度。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兴、华为之间存在紧张的竞争关系。

  中兴、华为之间的价格战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亚、非、拉美都是双方血拼的战场。曾经一位从国外归来的中兴人这样描述中兴、华为的关系:“打的一塌糊涂,从价格战已经升级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现在外国运营商都学聪明了,每逢招标就叫上华为、中兴,作为压价的棋子。”

  印度已经成为华为、中兴的海外第一大市场,这也是全球通信企业竞争最激烈的市场。2010年印度3G市场正式启动,推迟一年多的3G牌照确定于2010年1月24日招标,能否进入印度3G市场建设关乎中兴、华为在印度的战略利益。业内人士分析,印度官方此次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反映出来的态度,对中兴、华为的最大影响就在于2010年的3G招标。

  印度本土设备供应商没有竞争优势,欧美价格又过高,中兴、华为是主要竞争对手。如果中兴、华为再次发挥价格战的“血杀”精神,或者可以中标,但是中标之后就要随时面临反倾销大棒威胁。

  多年来,中兴、华为的血拼不仅伤了自己,也影响到国家的产业利益。消息人士透露,商务部以及深圳贸工部已经与各厂商密切沟通,酝酿统一措施以应对,其中重要工作就是协调中兴、华为的关系。

  启示

  根据印度反倾销法,终裁一般应于初裁作出之日起150日内确定,整个反倾销调查自立案之日起一般不应超过1年。也就是说印度对中国产SDH的反倾销终裁裁决将于2010年2月份作出,在此之前,中兴、华为还有转机。

  贾红卫告诉《法人》记者,初裁之后调查机构会到应诉企业进行实地核查,验证调查对象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如能通过核查,涉案企业有望借此获得转机。但是他也指出,初裁把案件的走势基本确定下来,终裁存在调整的可能,但是几率很小。

  不管怎么说,这是中国通信企业遭遇的头一遭反倾销诉讼,即使终裁维持初裁结果,也是能接受的,至少中国通信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了应诉反倾销的意识和经验。

  本案凸显的核心问题还是中国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应诉企业无一争取到市场经济地位,印方以美国作为标准计算中国SDH正常价值,结果认定中国企业存在倾销,这无疑抹杀了中国廉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所以会出现中兴这样“赚很多钱”还被认定倾销幅度高达236%的情况。

 中兴反倾销调查 华为中兴哪个更怕反倾销
  贾红卫告诉《法人》记者,一直以来,印度都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也是应对印度反倾销诉讼的硬伤。但是2002年以后,印方调整反倾销政策,规定“如果非市场经济国家或者上述国家的有关企业提出异议,并向反倾销局局长提供信息和证据表明该国是市场经济国家,那么反倾销局局长需按照市场经济标准进行个案评估”,并为此明确了市场经济地位的4条标准。

  因此,应诉企业应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严格以印方规定的市场经济地位4条标准为基础,向调查机关提交详尽的书面评论意见及充分的证据,以争取获得调查机关对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确认,从而使整个反倾销调查向有利于应诉企业的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应诉企业胜诉的前提是企业没有倾销。如果企业确实存在倾销行为,再高明的应诉技巧也是枉费。中兴、华为已经具有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价格优势,如果双方还要坚持不懈地打价格战,把价格拉低至成本线下,反倾销大棒必然一打一个准。

  对中兴、华为来说,反倾销或许是一个停止海外内耗的契机。在终裁裁决下来前的最后两个月里,二者如能默契配合印度调查机关的实地核查,初裁结果被改写也不是不可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8290.html

更多阅读

美国为何封杀华为和中兴? 美国制裁中兴 华为

美国为何封杀华为和中兴?余胜海/文2012年10月8日,美国国会发布报告称,“华为、中兴为中国情报部门提供了干预美国通信网络的机会。并建议相关美国公司尽量避免同华为中兴合作,以避免造成知识产权方面的损失。”一边是来自中国的电信

华为认证有哪些 华为认证哪个方面好

概述依托于华为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华为大学专业的培训体系,华为数据通信认证集合了不同客户对数据通信网络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实战性、专业化的网络技术认证。  华为数据通信认证提供从数据通信工程师到数据通信专家的三级通

爱立信和华为谁更强 爱立信、华为、中兴掘金中国4G市场

     中国的4G网络建设对于所有厂商来说,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其中,尤以设备制造商最为迫切。  随着3G网络建设的成熟,电信网络设备市场呈现下滑趋势。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电信业“天花板”一度让爱立信、华为以及中兴的

华为VS中兴:饱狼与饿牛

     同样作为全球知名的通信企业,业界一直素有“华为是狼,中兴为牛”之说。狼要吃肉,牛要吃草,看似不相冲突。但是自1996年首次交锋以来,双方狼牙对牛角、针尖对麦芒,激烈混战了整整16年。  而今看来,华为在各方面似乎已大获全胜,中

中美贸易战 美国狙击华为中兴 电信贸易战一触即发?

     “这意味着如果思科想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话,同样存在巨大的机会。”  思科始作俑?  在很多细分市场领域,华为和思科之间的正面竞争早已开始。  除了华为、中兴战略布局给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之外,在很多细分市场领域,双

声明:《中兴反倾销调查 华为中兴哪个更怕反倾销》为网友二源未来的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