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林:资本之路



  依靠专家背景+国企资源+资本意识,王跃林把一家普通的小企业变成了创业板宠儿

  

  文 | 《创业家》记者 张凯锋

  

  “媒体说我成了亿万富翁,你看我像吗?”王跃林摊开双手,用询问的眼神看着我。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个个子不高、有点发福、穿着一件毫不起眼的褐色夹克的45岁男人,走在中国任意一条街上恐怕都不会引人注目。但就在12天之前,他担任董事长的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刚刚登陆创业板,倘若计算纸上财富,王跃林确实可以跻身亿万富豪之列了。

  

   “我们的股票要3年后才能卖,而且即使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也不会卖。所以实际上我们只是一群被彻底套牢的人,还是得干事。” 他说。

  

  王跃林的普通话带着明显的四川腔,中气十足,让人不由得被他的豪爽所感染。王跃林刚刚开了一整天的会,如果不是因为大雪所阻,他此时应该立刻赶往首都机场,飞去成都,而非在酒店里见我这个不速之客。“做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我还是新兵,还需要学习,比如——是不是要接受你的采访,我其实是吃不准的。”王跃林用带着四川味的普通话说,“我现在最怕的是影响股价,上周我们四川几家上市公司还被证监局狠狠地培训了一次。”

  

  但事实上,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对我敞开胸怀谈了一个半小时了,从创业的艰辛到未来的计划,从对资本的理解到创业板的非理性,坦率得让人吃惊。

  

  资本初体验

  虽然自称“新兵”,但王跃林并非资本市场的初哥。1999年,深交所开始筹备创业板,时任广州白云粘胶厂常务副厂长的他,力主将这家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并且取得了上级领导的支持,但更高层面的领导却并不同意,最终未遂,但显然王对资本并不陌生。

  

  事实上,王跃林是通过个人投资才成为成都硅宝的最大股东的。这家以生产有机硅室温胶产品和设备的公司由王有治、郭弟民等创建于1998年10月,他们三人都是化工部成都有机硅研究中心(又称“晨光院”)的旧同事,其中王有治还是王跃林一个宿舍的“兄弟”。正是这种密切的关系,才有了后来的合作。2005年,王跃林分两次共投入360万元,成为硅宝的最大股东,并担任董事长。他并不负责公司的具体经营,但此次登陆创业板,却正是王跃林具体负责。

  

  “硅宝上市跟我的思想有很大关系。我这个人是很愿意把技术、市场、资本结合在一起的人。我上市的目的,一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好更有效的资本平台,二是要通过上市更加规范我们的管理。”王跃林说。

  

  和创业板的多数创始人一样,王跃林也是做研发出身,并且拥有多项技术专利,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但他说自己“把市场永远摆在第一位”,这种对商业的重视和他早年的经历有关。

  

 王跃林:资本之路
  1992年,王跃林离开“晨光院”,去广东南海嘉美精细化工公司工作。老板是一个香港人,当时这个新成立的公司没什么技术人员,王跃林扮演了多面手的角色,除了主要负责的技术开发,还对生产、市场、推广、宣传、客户服务都有很多接触。1995年,王跃林转往广州白云粘胶厂,在此期间,他主持开发了玻璃密封胶、结构密封胶等项目,并成功将其产业化。

  

  “我在广东最大的收获是市场经济的理念,我们开发的产品如果不被市场认可,就是空中楼阁,没有任何意义。”王跃林说。

  

  2002年,广州白云粘胶厂终于开始改制,作为副厂长,王跃林出资几十万元获得了部分股权,但在他看来,这次改制并不太成功。也许是一种巧合,这一年,王跃林被委任负责开发气相法白炭黑项目,不久这个项目从白云粘胶厂内部孵化出来,成立广州吉必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王将自己在白云粘胶厂的股份全部置换到吉必盛,后来吉必盛通过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王跃林又与几位合作伙伴掏钱成为吉必盛的最大股东,此时,他才真正开始自己的创业。

  

  另一个计划

  到2002年,王跃林做机硅胶科研已有14年。作为技术负责人,王跃林在离开白云粘胶厂的时候签署了保密协议,但并未签更为严格的同业禁止协议,这意味着他可以随时重起炉灶,进入他最为熟悉的领域,但他还是等了3年,才以投资参股的方式回到硅胶行业。

  

  作为硅宝的董事长,王跃林平均每月会去成都一两次,除此之外,他的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了吉必盛公司。他的另一个目标是将吉必盛也带上市,事实上,“如果不是一些意外,吉必盛可能比硅宝的发展还要快,上中小板都有可能。”

  

  吉必盛的产品是气相法白炭黑,这种纳米新材料主要应用于橡胶、涂料、医药等领域,并且它是以多晶硅的副产品为原料。简单来讲,吉必盛是用光伏产业的副产品作为原料,生产出极具商业价值的新材料,“它可以把多晶硅行业的副产品转化成有价值的产品,变废为宝,可以说是真正的循环经济。”王跃林说。

  

  但和所有创业者一样,王跃林的创业过程远非一帆风顺。2001年,吉必盛引进乌克兰250吨气相法白炭黑装置,经过3年的调试改装扩容,到2004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即将进入规模生产时,其工厂所在的江西当地政府引进一家跨国化工公司,这家公司要求当地不得有同类企业,吉必盛江西公司被强行关闭。

  

  2005年,吉必盛吉林工厂建成不久,遭遇“11. 3大爆炸”,爆炸点就在其工厂正对面200米处,厂房被毁,加上松花江污染,整个工厂停产半年多。这两次打击对吉必盛来说,几乎都是致命的,“整个2006年,公司只有几十万利润,和2001年的时候差不多。”

  

  “我这辈子走的艰辛实在是太多了,该遇到的问题全遇上,不该遇到的也遇上。我很无辜,但碰上这种事情能怎么办?完全没辙。”王跃林说,“你处在这个社会,要学会接受,我心态好,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从时间上看,投资硅宝正是在吉必盛最困难的时候,“做了那么多年的胶,没有情结是不可能的,不过那时谁会想到硅宝会这么快上市?”而经过了最困难的2006年,吉必盛也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现在吉必盛的发展速度和硅宝前两年差不多。” 王跃林很自豪。

  

  作为两家高成长公司的董事长,无论是在业务还是在资本上,未来王跃林显然还有很大的腾挪空间。从产业链上看,吉必盛在成都硅宝的上游,其产品可以作为后者的原料,但现在两家公司并无关联交易。

  

  “将来有可能会合作,完全避免关联交易也没有必要,只要是在合理公正的前提下就行了。”王跃林说,“我们肯定也会做并购,整合的机会还是有,我的目标是做到行业的绝对龙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8305.html

更多阅读

农村大学生的成长与官场沦陷:欲望之路

基本资料农村大学生的成长与官场沦陷:欲望之路作者: 王大进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出版年:页数:定价: 24.8装帧:ISAN: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如何在社会上挣扎并且最终“成功”的故事。青年学生邓一群大学毕业时,不甘屈服于命运,千方百

大明战神王阳明的宗师之路 大明战神李景隆

大明战神王阳明的宗师之路中华鬼谷子学院阿信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全面平息宁王之乱前后只用了三十五天时间,因此而获“大明军神”之称。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表现王阳明用兵之神:“王文成与宁王战,尚锐。

万达王健林:上市前夜面临大考

      万达王健林:上市前夜面临大考 >北京万达广场。从未刻意低调的王健林,最近登上了中国富人阶层金字塔的顶端。刚刚发布的《新财富》500富人榜,万达集团的王健林以401.1亿元的财富笑傲群雄,成为首富。5月16日,万达集

超级玩家王健林:没什么不可以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历来是富豪榜上的“漏网之鱼”。他曾有句名言:“富豪榜就是杀猪榜,我可不想上。” 虽然一百个不情愿,但这位“隐形富豪”却难以避免“被排行”。5月14日,某财经媒体发布了“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王健林无需资本市

声明:《王跃林:资本之路》为网友匕首刺心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