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业集团吴子申:沙漠中纳斯达克之星(一)



 2009年9月3日,美国纳斯达克的钟声送给了中国西部沙漠里一个孤独的求索者,内蒙古永业集团的董事长吴子申。在都市里无人知晓,但千百万中国农民却记住了他的名字,纳斯达克因此对他青眼有加。这一天,他的永业农丰(股票代码:YONG)收盘价7.19美元,股票市值2.35亿美元。

  这并非特别突出的表现,但异乎寻常的是,它不光浓缩了一个人的努力,更寄托了中国亿万农民的理想。

  一个巨大的惊讶和疑问

  这是一次逼近生存本质的采访,触手可及的每一种人、事,都让人感到疼痛。

  飞机从重庆飞北京,然后自东向西穿越大半个内蒙古,降落在乌海市。出乌海机场,触目惊心的只有两个字:荒凉!无边的黄沙和毫无植被的褐色山峰猛烈地撞击着你的眼睛,一种俗称“转蓬”的低矮沙生植物点缀在漫漫黄沙中,一直绵延到天涯。

  两个小时后,《商界》记者在沙尘中来到了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刺眼的阳光下不见人烟。“我们所处的阿拉善,是中国最荒凉的地方之一,三大沙漠在这里交汇。前几年肆虐北京的沙尘暴,就是从这里刮过去的。”

  此时,记者已塞满黄沙的心里,正充斥着另一个巨大的惊讶和疑问——

 永业集团吴子申:沙漠中纳斯达克之星(一)
  这里竟然孕育出了一个资产价值数十亿元的生物高科技企业!这个叫永业的集团公司,不仅治理了50万亩沙漠,还在这个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一人的地方,建了一座涉外三星级的宾馆,而且其永业“生命素”在200多个县的销售网点已达6000多个,目前正以更加迅猛的速度铺向全国。2008年4月永业集团旗下的永业农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OTCBB成功上市,融得近3000万美元资金!

  乍一听,《商界》记者大脑出现了瞬间的空白。令人惊讶的表现让永业罩上了迷雾一样的光环。随后《商界》记者又获悉,该公司2007年被评为“中国小康十大贡献企业”;2008年,担任内蒙古工商联执委、内蒙古沙草产业协会副会长的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吴子申,获得“中国年度沙草产业先进个人”、“年度中国突出贡献企业家奖”。吴子申的愿望是,“要用‘永业致富模式’,让一亿中国农民先富起来!”

  真的有点不可思议。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如此巨大的事业雄心,怎么可能融为一体?吴子申是谁?

  刚在永业位于敖伦布拉格的三星级宾馆安顿下来,《商界》记者就被安排去“看看那一片‘生命一样宝贵的海子’”。穿过大片盐碱地和沙丘之后,一片蓝天一样清澈的湖泊出现在眼前!水鸟游弋,芦苇随风起伏,仿佛江南风景。记者隐约感到一种难言的震撼,深沉,又难以捉摸。

  这时一个人走过来,说:“这里不像你们南方,有无尽的大江大河水可以浪费。”“浪费”一词让人震惊,记者一时竟无言以对。

  这个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的青年人,就是吴子申。

  生命的艰难、沉重和责任

  《商界》记者在离开之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在呼和浩特约见了内蒙古著名作家邓九刚。邓与吴子申是故交。在邓的描述中,吴子申一直模糊不清的身世和形象,终于鲜活起来——

  “一个人的成功与他年轻时养成的品性有关:父母早亡,他不得不早早学会了坚强和担当。1984年底,16岁的吴子申在内蒙古计委谋了一份打杂的工作,耳濡目染让他懂得了种种人事关系;更重要是他年轻好学,中专、大专,经济、行政,一有机会他都去学。

  “有一次,一个新来的处长让他整理计委堆积如山的档案,他竟然在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长达半年的枯躁整理过程中,潜下心来,悄悄地将计委十多年来的投资项目、数据,仔仔细细地研究了一遍,由此他掌握了内蒙古经济最核心的东西,懂得了如何建立系统和管理系统……”

  处处用心努力,又处处低调做事让吴子申颇受好评。1988年内蒙古成立了专门管理国有资产的投资公司,年仅20岁但老成持重的“青年才俊”吴子申,竟被连续委任为多个国有企业的董事或董事长,很快他又学到了大格局下的大思维。

  吴子申渐渐成熟了。酷爱音乐,工作后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把吉它,业余还组织了一个颇受欢迎的乐队。他原本以为人生就这样定格了,而且他也满足于这种在事业中青春飞扬的感觉。但是人的命运不是自己决定的,多年以后吴子申才发现,一些偶然事件,其实早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1994年看似偶然的一次经历,让吴子申年轻的心灵,第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

  那一年,组织安排他和另五个人组成扶贫工作队到通辽市国家级贫困县奈曼旗,去调研“农民为什么会那么穷”。那是他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沙漠,而且碰上了沙尘暴,风沙肆虐,沙丘翻滚,能见度只有两三米。终于到了当地农家,一看,“心仿佛被重击”,“那才叫真正的穷啊!人不能种,地不能收,我看到了传说中的‘五六口人只有两三条裤子’的家庭。”站在这些被渴望和麻木折磨得变了形的人面前,吴子申欲哭无泪,心仿佛被撕裂了……

  数月后,吴子申回到了呼和浩特。此时的吴子申仿佛变了一个人。他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生命中有许多沉重的东西,难以尽述,但又实实在在压在心中,他不能把它们放下来,也没法放下来。他想改变这些,但又无能为力。

  2001年,吴子申把那个刻骨铭心的记忆深深藏在心底,然后辞职下海了。他前后代理了商务通、名人等多个PDA电子产品在内蒙古的销售,展示出了与众不同的商业智慧。

  比如对于售后服务,许多经销商觉得麻烦,吴却觉得这是商机。这源于他首先在销售时用心做了顾客的数据库(在计委管理档案养成的习惯),当手里积累了数千上万个顾客数据时,他就雇两个小姑娘给顾客打电话:“××先生,你的PDA该换电池了,别丢资料。”于是顾客两个月来换一次电池。

  令吴子申印象深刻的是,这项看似简单的服务一年竟然给他带来近20万元的收益,这让他看到了服务的价值,并萌生了一定要建立一个能为他人带来价值的服务体系的梦想。

  实践钱学森的沙草产业理想

  沙是所有北方人心中的一个结。吴子申第一次看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1984年提出的一个预言时,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钱学森说,未来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核心地点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农村。他的沙草产业理论认为,占中国25%土地面积的沙漠里至少蕴藏着几千上万亿的产值,应该因地制宜,搞多用光,少用水的高效农业,才能让沙漠变绿洲。

  吴子申深爱着这片养育了他的土地,他被这个理论迷住了,他太想把这条道路走通。2001年下海后,他还组织了以前内蒙古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高静为首的一个科研团队,研发沙草项目。他深知,建立在资源基础上的科研成果及其市场化,才是自己事业的源泉,也是农牧民的出路。

  随后,吴子申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山西恒山建了数千亩名贵中药材黄芪的种植基地。当时一个山西亲戚提了这个建议,而中国最好的黄芪就是吴子申祖籍恒山一带出产的正北芪,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供不应求。吴子申一调查,得知正北芪种植数量很少。“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大规模种植呢?”一问才知,原来1988~1989年间市场爆发了黄芪大战,野生黄芪全被连根挖掉,生态已经被破坏。重新再种,要七八年才能长成。太长的投资回报周期,吓退了所有有心人。

  吴子申算了另一笔账,每亩投入不到1000元,产量可高达4000斤,每亩3.2万元的收益“吓死人”!“这就是钱老的沙草产业理论啊,沙里真的有黄金。”吴子申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随即他雇佣当地人,从几百亩开始种到了几千亩,上万亩。

  第二件事,永业的科研专家一致建议吴子申进行苦参碱提炼加工。苦参碱可治癌、治乙肝,两吨原料制成的针剂价值1亿元;也是其他日化原料,运用非常广泛。无疑这是个极为诱人的项目。

  过去这个项目只是停留在学术层面,现在吴子申决心吃螃蟹,产业化,把它做成。“提炼苦参碱的沙生植物苦豆子,随处可见。这是最好的资源性项目啊,什么叫因地制宜?这就是!”

  确定了这个项目,到哪里去寻找原料基地呢?

  第三件事,为了寻找最好的苦豆子原料基地,吴子申一行人驾着越野车四处奔波,最后来到了距离呼和浩特近600公里的阿拉善盟敖伦布拉格镇。地方官热情接待,倾情介绍了梭梭木、最为盛产的苦豆子、白刺等沙生植物,又带吴子申去看了当地独有的旅游资源——沙漠秘境中的人根峰、大峡谷……

  “对于是否投资,当时吴子申一句话没说,临到走也看不出一点表情。”蒙古族的镇党委书记月8226;特木其勒图有点失望。没料一周后,吴子申的专家团队来考察了,之后是连续二十多组的专家团分头开进小镇,但是没投钱;第二年吴子申又来考察,月书记又全程陪同,还是没投钱。

  这期间,发生了一个让人感慨的小故事。

  2002年12月的某一天,吴子申与朋友相约到呼和浩特新城宾馆谈事,看见大堂楼道口立一招牌,上写“参加内蒙古沙草产业协会成立大会的嘉宾请上八楼”。吴子申眼睛一亮,扔下朋友,事也不谈了,拔腿直奔八楼而去。

  后来沙草产业协会秘书长郝诚之回忆说:“当时吴子申是最后一个挤进会议室的,挤在角落里,但积极得不得了,第一个带头交会费,激动得手舞足蹈地发言。大家很少看到对沙漠这么执着的人。他发言说,治沙防沙的最好方法是种苦豆子、梭梭木、白刺等有高经济价值的沙生植物,以沙治沙,沙里淘金,不仅要形成沙漠生物链,还要形成沙漠利益链。比如梭梭木根部寄生一种名贵中药材肉苁蓉,每亩投入800元,几年后就可产出3万元……”

  时间在流逝,北方沙漠化也越来越严重了。第三年,已是2003年,吴又去了敖伦布拉格,月书记还是全程陪同。临走了,站在风沙地里,吴子申握着月书记的手,泪流了下来,说:“老哥啊,为了这片土地,我投!”

  本来决定只投500万元,哪知第一笔,就投了2000万元。

  那是吴子申的全部家底。

  “疯子”的天堂和地狱

  所有亲朋,认识不认识的人,都说吴子申“傻了”,“完全是个疯子”!

  但吴子申不回头,他在当地圈下50万亩沙漠荒地。他的未来理想是,每100亩沙地雇一户牧民,外圈种树,内圈种草、放羊、放骆驼,种苦豆子、梭梭木,最后形成循环经济,这样既可防风固沙,农牧民每年又可获得20万元以上的收益。

  他一直有这个理想,这是他心中的一个结。他想最终把敖伦布拉格建成美国西部小镇那样人们安居乐业、高度现代化的、风光秀丽的沙漠绿洲。

  2003年吴子申注册了永业公司,同时成立了敕勒川文化有限公司做旅游。吴子申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他开始造势,不停地请农业专家、科研专家、作家艺术家、政府官员组团到敖伦布拉格考察、宣传,一边向这片土地注入现代文明基因,一边解决运作问题,一边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8387.html

更多阅读

永业集团董事长吴子申:沙漠里掘金

杂谈2009-09字号:大中小吴子申,永业集团董事长高级经济师、工程师,兼任内蒙古工商联执行委员、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理事、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副会长、内蒙古河套商会副会长、中国工商联农业产业经济商会副会长等职务。曾供职于内蒙

盱眙龙虾的纳斯达克路:怎样“爬”来30亿

“除了对龙虾的激情,其他的倒是没有多大变化。”6月29日,开往盱眙的班车上,同行的盱眙人陈先生,望着车窗外的乡村,告诉前往的记者。   盱眙人曾经有过讨厌龙虾的年代,乡村田间泛滥的龙虾,曾让不少村民头疼,甚至在烈日下晒死从稻田中抓来

张亮:圣元纳斯达克上市与企业形象

系列专题:圣元“早熟门”第一部分:分享纳市上市经验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  圣元国际在国内乳品行业目前排名第四,而且在我国广大的二三线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如今,圣元集团又借助纳斯达克融入国际资本市场,我们请问张亮先生,圣

唐骏:旧部组成管理团队打理个人投资(一)

从微软终身荣誉总裁到盛大总裁,再以10亿元“转会费”华丽转身至福建新华都集团,这并不是打工皇帝唐骏的全部生活,实际上,他个人在打工之余,还成立了专门的个人投资公司,用一个团队进行着广泛的理财和产业投资。当然,这位“皇帝”的个人理

吴子申:把沙漠的草卖给华尔街

在中国,最不值钱的煤是褐煤,最不值钱的土地是沙漠。8年前,内蒙古一个卖商务通的老板,在阿拉善圈了50万亩沙漠,将4000万元砸在这个不毛之地,他想在这里建造一个以沙草产业为主题的“太阳城”,当地人说这人一定是疯了。   8年后(2008年),这

声明:《永业集团吴子申:沙漠中纳斯达克之星(一)》为网友烈性痞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