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冬泳好可怕 李书福 不要「猫冬」 要「冬泳」



  “汽车不就是两个沙发加四个轮子。”曾经“口出狂言”、被称为“汽车疯子”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如今“疯”的迹象愈来愈少。相反,李书福已经将旗下的吉利汽车治理得颇有国际化风范。

  2009年,李书福将吉利带到“世界名牌”的门口。年初,吉利不动声色地将澳大利亚自动变速箱生产商(DSI)收入囊中,这是吉利2006年成为英国锰铜控股公司最大股东后的又一次跨国并购。这个曾经孤注一掷的民营造车者,开始把他的公司称作“真正的国际水平的汽车公司”,“当然规模还不是很大。”

  如今,李书福和吉利又因为另一个仍在进行中的海外并购案(并购沃尔沃)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吉利对收购沃尔沃胸有成竹,我相信肯定能成功。我们和福特方面还有一些细节问题要讨论。目前收购谈判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个过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李书福还是一如既往地自信。

  在李书福看来,2009年对于吉利而言是迈向国际化、规范化、打造民族品牌的一年。这一年,李书福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要‘猫冬’,而是要‘冬泳’。没有别人的危机,哪里有我们的商机?”

  “躲猫猫”玩海外并购

  2009年3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书福,照例开着吉利汽车来到人民大会堂开会,照例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照例讲他打造自主品牌的梦想和艰辛,说到高兴处,照例是激昂地带着台州口音讲不标准的普通话。

  只是当被问到吉利收购沃尔沃的问题时,与之前的言无不尽相比,李书福的回答开始变得很谨慎。他不动声色地嘿嘿一笑,从西服口袋里掏出一张对折了两次的A4纸,上面列了四条经他之手改动过的“媒体声明”。

  “我们肯定对此(指福特抛售沃尔沃)表示高度密切关注。作为一家汽车公司,我们有自己的发展方向,有自己的战略。只要有利于公司发展,有利于股东权益,(吉利)就会考虑各种各样的战略选项。”

  李书福开始和记者玩起了“躲猫猫”,拒绝再回答记者的追问,逼急了,就以“该说的、能说的,我都说完了,要想知道更多,只能去看上市公司的公告了。”

  半年之后,国际著名投行高盛选择了与李书福合作。高盛将通过认购可转债以及认股权证投资吉利。吉利通过发行可转债获得18.97亿港元,这笔资金将用作公司的资本支出、潜在收购以及一般企业用途。对于高盛为何在金融危机带给自己的病还没全好的情况下就选择了吉利,李书福解释说高盛看中的是“自己”。而这几乎被外界一致地看作是吉利汽车在为收购沃尔沃做准备。

  11月16日,当众多汽车厂家正在广州车展上向媒体宣传今年销售创下纪录的时候,李书福却带队前往欧洲进行访问,目的还是为了推进收购沃尔沃的进程。

  

  李书福曾说自己不欣赏靠收购、兼并做大的欧美汽车巨头,但如今却亲自赶到瑞典去竞购沃尔沃,李书福的身上似乎永远都充满了矛盾。“在确保自主创新的前提下,通过收购外企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毕竟世界已经进入了地球村时代。”李书福总能自圆其说。

  而对于每一次海外竞购,李书福都有清晰的认识:“任何海外并购都是有风险的,没有合适的就坚决不做。而且并购要根据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不能因为便宜去并购,这样风险会很大。”

  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对这一收购事件的结局作出精确预测,但是从国家改革开放战略、自主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这次收购的话,吉利如果能够收购成功,必将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件大事,这既是中国汽车工业对外开放的一次新的重要实践,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过渡的标志性事件。

 冬天冬泳好可怕 李书福 不要「猫冬」 要「冬泳」
  “改头换面”摆脱低端形象

  即使李书福希望通过并购来增加吉利汽车品牌和技术的含金量,事实上,李书福收到的“被怀疑”比“被认可”要多得多。但是他并不在乎,这位“光脚”的草根企业家,已经开始准备“穿鞋”上岸。

  李书福自己也明白,“过去吉利给人们的印象是低价、打价格战的中低端车型,现在不是了,帝豪就是吉利汽车的中高端品牌。我们一定要造环保、节能、安全、舒适的车。”李书福曾经对记者说,自己追求的是“为老百姓做最好的车”。

  在一次媒体发布会上,这位颇受媒体喜欢的车企老总一脸严肃地宣布: 吉利将不再生产“4万元以下廉价车型”。为了品牌升级,李书福不惜付出近8亿元的代价,将曾经诞生过吉利第一辆整车的浙江宁海生产基地所有生产线和厂房全部淘汰,原来的老产品三种车型,全部停产。他说:“宁可停产老车型,也要保证帝豪的生产。”

  2009年11月23日,帝豪两厢车型EC7-RV在广州车展期间上市后,有人预测吉利对于帝豪的月销量目标为1.2万辆。“我们内部当初并没有完全一致同意这么做,是在我的强势推动下才定下来的。”作为吉利集团的核心人物,李书福的强势地位不容质疑,而事实也往往证明了这位“狂人”的商业智慧。

  2009年1~9月,吉利汽车累计实现销量22.3197万辆,同比增长35%,全年销售有望超过30万辆。吉利集团公布的2009年中报显示,上半年总收入59.49亿元,净利润增长145%至5.96亿元。

  有人说,李书福能走到今天,与他“偏执”的性格关系密切。事实上,“冒险”与“疯狂”是李书福与生俱来的基因。今年46岁的李书福,开过照相馆、制造过冰箱、去海南炒过房,又经过了几番起起落落,玩足球、办大学,最终选择造汽车作为一生的事业,从120元钱起家到成为中国富豪榜上的前30位,可以说李书福做的每一件事都很“疯狂”,也证明了他的商业成功。

  李书福曾写过一首诗叫《力量》:“力量在风中回荡,奇迹在蓝天下闪光。坎坷的道路承载着我们的理想,要坚实地伸向远方。”李书福坦言,“尽管有些后悔踏上这条汽车之路,不过,既然已经担起了那么多的责任,就不能说不干就不干了,所以要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8487.html

更多阅读

胃不舒服吃什么好 “舒服哥”李书福

  远距离看,镜头前的李书福有时候更像演员,他也总有方法吸引镜头聚焦在自己身上。李书福用婚姻比喻走出去的决心,说“没有结过婚的人,很难真正明白婚姻的甜蜜与痛苦。走出去道理也一样。”当沃尔沃工会问,“你能不能用三个字形容你为

反恐防恐常识 李书福的常识与反常识

 李书福的收购无疑为他 “疯子”的称号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注脚。与发生在中国企业身上的前几次著名并购相比,吉利对沃尔沃的并购似乎更具有异想天开的意味。但是商业的传奇无不是从想象开始的,如果这个疯狂的想象同时还是出自一个精

刘永好:民企要向李书福学习

  国际化是中国民营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昨日参加了沃特峰会的分论坛中国企业全球资本市场之路的讨论,他也是唯一亮相该论坛的四川企业家。刘永好表示,李书福走出国门的魄力和勇气值得每

李书福首次回应:我为什么要收购沃尔沃

 平民迎娶公主有一千个理由供人猜测,吉利收购沃尔沃也是如此。吉利和福特于23日就收购沃尔沃商业条款达成一致,这起备受猜测的收购案终于“八字有了一撇”。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李书福第一次回应了最近一年来外界对于这笔“蛇吞

李书福: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一定要有尊严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5日讯 今日,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主题为“新商业文明的中国路径”的2009(第八届)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据悉,700多位国内外领先企业的领导人出席本次盛会,深入探讨正在走出经济危

声明:《冬天冬泳好可怕 李书福 不要「猫冬」 要「冬泳」》为网友王者为她战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