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中国银行业大有可为



  在当前世界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初显成效,我国经济发展处在保增长的时候,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花旗基金会共同举办中国消费金融论坛,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借此机会,我愿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相关话题。

  一、消费驱动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消费、投资与出口,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作为社会经济循环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拉动经济增长最持久、最稳定的因素。

  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一国在经济发展初期,主要依靠高投资率来推动增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供给转向需求、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都是消费驱动型经济,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均保持在70%左右的高水平。

  从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看,现在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由短缺到丰裕的根本性转变,但有效需求不足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与政府主导下持续增长的投资水平相比,我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从20世纪90年代初超过62%一直持续下降到2008年的49%,其中居民消费率则由接近

  50%降至2008年的38%,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只有居民消费水平上去了,才能有效拓展市场规模、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效能、实现大量富余供给能力与需求对接,达到调整经济结构、改进发展模式的目标。

  在这一轮“扩内需保增长”中,政府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出台了一系列拉动消费的政策措施,这不仅仅是使消费成为促进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应急之举,更意味着我国正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和家庭财富的不断增加,城镇化程度的快速提升,消费需求结构的重大改变,伴随而来的必将是个人消费在总量上的爆发式增长、在结构上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储蓄低消费状况将会有很大改变。可以预见,我国将迎来消费增长最快的黄金10年,消费需求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内在动力。

  二、银行业是推动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主导力量

  运用不同的金融工具帮助人们重新转移配置财富,拓展整个社会的消费空间,不仅是银行业在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中的重要职能,也是银行业自身推进低资本消耗发展、分散经营风险的有效手段。与西方发达国家消费金融业务200多年的历史相比, 我国的消费金融业务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时间,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银行业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的消费金融业务不论是业务范围、服务内涵,还是客户结构、技术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业务范围不断扩展。我国的消费金融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从微不足道到举足轻重,在我国银行业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迅猛发展。国内消费金融业务从上世纪80年代在短缺经济中起步,到目前已经形成十几个大类、数百个品种的消费金融品种体系。全国消费信贷规模从有统计数据的1997年的17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3.7万亿元,10年来增长200多倍;在各项贷款中的比重由0.2%增加到12%,成为中国商业银行优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促进和推动作用。

  服务渠道日趋多元化。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银行业消费金融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形成了由物理网点渠道、客户经理渠道和电子银行渠道构成、分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消费金融服务模式。电子银行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强大。2008 年,我国商业银行的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业务合计30.8亿笔,金额286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共计26亿笔,金额263.6万亿元,便利、快捷的支付方式为消费者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消费体验,改变着人们传统的金融消费行为和习惯。

  信用文化加快形成。消费金融使居民的收益和风险通过信用消费的方式结合在了一起,目前国内消费信用文化正在加快形成。如信用卡已经成为国内最为普遍的支付和消费信贷工具,截至2008年底,全国发行信用卡1.42亿张,当年消费金额1.1万亿元,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达到14.8%,信用卡信用功能在更大范围和领域的覆盖,不仅有力推动了居民消费信贷业务快速发展,而且培育了健康的信用生活方式。

  三、工商银行致力于发展消费金融业务

  工商银行是我国消费者使用最多的银行,我们始终坚持把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消费金融业务放在全行的基础战略地位来认识、来发展。早在2001年,我们就提出了以消费金融业务促进全行转型发展的经营决策,股改后制定实施了“第一零售银行”战略,推进了全行消费金融业务的大发展、大提升。目前,我们约有40%的利润都来自与消费金融相关的零售银行业务。

  确立了显著的规模优势。我行拥有国内个人金融业务最完备的产品线,涵盖了资产、负债以及中间业务各个领域,以个人消费贷款为例,种类达几十种,而且几乎所有的主要业务品种都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我们是中国第一储蓄银行、第一消费贷款银行、第一信用卡发卡银行、第一电子银行和第一财富管理银行。

  确立了雄厚的客户基础。我行拥有国内最广泛的客户群,近几年个人客户总量保持年均6%的增长,目前我行服务的个人客户已达2亿个。

  确立了卓著的品牌影响力。目前在中国金融消费者心目中,中国工商银行作为“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的品牌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在“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中,我行位居金融企业榜首,成为全球品牌价值第一的金融机构。

  确立了领先的多渠道服务能力。近年来,我们根据客户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积极推动了物流渠道布局调整、功能优化和经营转型,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建成财富管理中心、贵宾理财中心3200多家。虚拟银行服务渠道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确立了强大的科技和人才实力。工商银行一直走在国内IT应用的前列,在国内率先建成了大型数据中心,目前日均业务处理量达到1.1亿笔;依托信息科技优势推动了个人消费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的成长需要消费的驱动,消费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助推。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我国更多“扩内需、惠民生”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消费将日益成为我国经济成长的主动力,我国消费金融也将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黄金时代。(张福荣  中国工商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

  

  我国的消费金融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从微不足道到举足轻重,在我国银行业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迅猛发展。可以说,银行业是推动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主导力量。中国工商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张福荣为我们讲述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相关话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8682.html

更多阅读

大行蝶变:波澜壮阔的中国银行业改革

大行蝶变:波澜壮阔的中国银行业改革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 向松祚  中国银行业的国际认可  2011年7月14-18日,我到伦敦参加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和英格兰银行共同举办的主题为“欧债危机和全球金融体系变革”的货

邮储银行:中国普惠金融的先行者

     截至2013年9月底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76万亿元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通过成立6年来的积极实践,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性金融业务和追求商业可持续之间平衡的特色

机构围猎消费金融:暗战20万亿

     监管层仍未松口“跨区试点”  在中国的金融图谱中,似乎没有其他哪类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会像消费金融公司(Consumer Finance Co.,以下简称“CFC”)这么纠结。  这边厢,按照此前颁行的试点管理办法,“未经银监会批准,消费金

报告: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

     链接: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在哪里?  目前,中国部分省市经济总量已富可敌国。各地区奢侈品市场容量主要取决于该地区富裕消费者的数量。2011胡润财富报告显示(见表),全国有96万千万富豪和6万亿万富豪,分别比去年增长9.7%和9.1%。

李伏安:中国银行业资本质量“史上最好”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在FT中文网2010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下文根据他的发言整理而成。  近五年里,中国银行业的整体风险管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简单地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风

声明:《消费金融:中国银行业大有可为》为网友一个人的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