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改善情绪 《开发自己》第二部分之从杂技运动看情绪诱因



杂技艺术不仅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也激发着文人墨客们的雅兴。《列子8226;说符》中就有民间掷投五剑、七剑表演的记载。汉朝张衡在《西宗赋》里生动地描写了跳剑丸、走绳索、爬高竿表演的情景。白居易的《新乐府8226;五部伎》中有“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的句子,元稹亦有“前头百戏竟撩乱,丸剑跳掷霜雪浮”的吟咏。唐高宗时期的刑部侍郎张楚金在《楼下观绳技赋》中生动地描绘了绳技艺人高超而优美的表演技艺:“掖庭美女,和欢丽人,身轻体弱,绝代殊伦。被罗谷与珠翠,铺琼筵与锦茵。其彩练也,横亘百尺,高悬数丈,下曲如钩,中平似掌。初绰约而斜进,竟盘姗而直上,或徐或疾,乍俯乍仰。”不少有名的乐舞如《破阵乐》、《圣寿乐》等,都与杂技有关。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指导大臣排练的《秦王破阵乐》是唐代极有名的乐舞,声名远播海外。

杂技艺术可以突破语言、文化背景的限制,以其奇、惊、险、绝引人入胜。欣赏杂技艺术的人,不论是文人雅士、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白领小资;也不论是黄种人、红种人,还是白种人、黑种人;更不论是花甲老翁、翩翩少年,还是花季少女、白发老妪,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情绪都会随着杂技演员的表演而发生着相同的变化。或惊讶、或担心、或紧张、或恐惧、或轻松、或兴奋,没有指挥,却比交响乐队还默契;或凝神静气、或掌声雷动、或失声惊呼、或会心一笑,没有组织训练,却如战士的军姿一样整齐划一。

人类为什么会有情绪?又为什么会有许多共同的情绪反应?这与人类的进化史有关。情绪是人类在生存与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能力。它可以让一个人不假思索地采取行动以化解危机,可以让一个人专注地处理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可以让一个人体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当一个人感觉到(无论正确与否)影响自己生活的重大事件(不论好坏)正在或即将发生,这时情绪就出现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对某种情绪反应的形成发挥了主要作用,同样,进化过程对引发情绪的共通性主题也有着决定意义。对后人来说,这些主题是与生俱来,而不是后天形成的。或者说,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一些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则形成了今天引发人类情绪的共通性主题。比如,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的人们,看见蛇都会有紧张、恐惧的情绪反应,而对现代枪炮的紧张与恐惧与之相比显然要低得多。而事实上这些人更清楚枪炮对生命的吞噬,而并不清楚蛇是如何夺去人的生命的。这是因为在人类的早期,蛇对古人类构成了巨大的生命威胁,人们在第一次碰到它的时候并不害怕,后来,那些遭遇蛇时生理和情绪有紧张、恐惧的反应,并迅速采取行动(或逃跑或反击)的人存活下来,由此形成了恐惧的情绪诱因。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蛇能对人类构成生命威胁就是引发恐惧情绪的主题。再比如,远古人类并不懂得爱情,喜欢用武力来争夺配偶,那些表现愤怒的人往往获得胜利,也就可能有更多的子孙,由此人们产生了愤怒的情绪诱因。因此,“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被人占有了妻子,依然是令人愤怒的共通性主题,而不论责任在谁。正是因为情绪为人们做好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任何人都可以不假思索地作出反应。或者说,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独特的、下意识的反应,当人们感觉、发现某种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正要、正在发生时,就会迅速而自然地产生一系列生理的和情绪的变化来适应这种情况,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所以,绝大多数人在观看杂技表演时都会感同身受,出现大体相同的情绪反应。这些共同情绪反应的基础是人类祖先曾经有过许多相同的或类似的生活经历,尤其是有过相同的关乎生死存亡的经历。

 运动改善情绪 《开发自己》第二部分之从杂技运动看情绪诱因
国际著名心理学家、识谎专家保罗8226;艾克曼认为:人类身上有一种自动评估体系,随时监控你周围的世界,随时发现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特别是生命攸关的事件。每个人身上都有多种自动评估体系,保罗8226;艾克曼称之为自动评估体系群。我们可以举出一些自动评估体系发挥作用的例子。愤怒:准备对一个不能接受的情况作出改变的行动;痛苦:促使当事人避开危险;忧虑:让人把精力集中起来处理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讨厌:迫使当事人摆脱或者改变;悲伤:让人从失去之中取得智慧,并去更珍惜尚且拥有的;后悔:找出一个得不到最好效果的做法中的意义;惭愧:一件表面完结的事尚有需要改进、完善的工作;紧张:还需要额外的能力或更多的努力去保证成功;踌躇:一些内心价值的定位或是否采取行动,怎样行动尚未清晰,需要谨慎而行;害怕:不甘愿付出自己以为可能要付出的。可见,每个人身上的“风险自动评估体系群”都是十分严密和强大的,就好似一套先进的电子安保系统,在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情况下,随时监控着周围各种情况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人类有着相同的情绪诱因,那么又如何解释杂技艺人的行为呢?为什么同样的事情我以为难、他以为易,我以为恐、他以为戏呢?这是因为情绪诱因与人类的进化史有关,也受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一个人的“风险自动评估体系群”所关注的不只是人类祖先在采集、狩猎时代曾经发生过的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还有对你个人的生活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事件。或者说,情绪既是人类“历史智慧”的反应,也是个体“时代智慧”的反应。因此,情绪诱因既有人类共有的,也有因人而异的。有些人的“风险自动评估体系群”对某些因素格外敏感,另外一些人的“风险评估体系群”可能对这些因素的态度是“蔑视它们的存在”。比如,小时候在黑暗的环境中受到过意外伤害的人,可能会形成对黑暗的恐惧,造成他必须亮着灯才能一个人安然入睡,而大多数人熄灯后才更容易入眠。还有这样一个更具典型意义的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在犹太人集中营里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两个被关押者在相距一米远的地方面对面站着,将其中一个人的双眼蒙上,并把这个人的右手放在一个木桶上。然后用利刃割断他的右腕动脉,让鲜血“嘀嗒嘀嗒”地滴到小桶里。另外一个人就这样看着同伴的脸色因失血而越来越苍白,直到死去。第二天,同样的地方,同样两人相对,仍然是昨天的小桶,仍然是昨天的那把刀。不同的是昨天的看客被蒙上了眼睛。但这次德国人却是用刀背假装割了他一下,虽然很疼却连皮都没破。随后德国人就通过将水滴入小桶来模仿滴血的声音。那个人的脸色竟然像昨天那位失血者一样越来越苍白,直到死去。

情绪诱因还会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出现差异。比如,失去最重要的东西会引发悲伤的情绪,但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却因文化背景与个人经历的不同而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8769.html

更多阅读

《创造自己》刘墉 读后感 刘墉冷眼看人生读后感

《创造自己》(刘墉)读后感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听同学年的老师说,他们很早看过这本书了。我是相见恨晚呀。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也很认同的观点:“不要拿你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这样会使孩子不自信,要看孩子的纵向进步,不要横向比较。”我

轮子15寸和16寸 《卖轮子》第二部分16从天而降的竞争者

但是,一瞬间,一切都变了。向导者托比刚刚出差回来,就发现了最新一期的《轮子时代》(Wheel Age)杂志封面上赫然印着这样几行字:伍迪木轮面世了!伍迪木轮面世了!木头轮子的时代到来了!这期杂志从头至尾都是一篇又一篇关于木头轮子的报道。并且

声明:《运动改善情绪 《开发自己》第二部分之从杂技运动看情绪诱因》为网友偏为你流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