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是企业的主战场,现场管理涉及到产品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期,因此现场管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都要通过一线班组来落实和执行,为了管理好班组,很多企业认识到了班组长的重要作用,也很重视班组长的培训和培养。但其大前提——选什么样的人当班组长却一直被企业忽略。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班组长的任命都是由上级指派的,是领导说了算,这样做既不科学也不严肃。用什么标准,通过什么程序,选拔出能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班组长,是班组管理与班组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一、选准一个人,鼓舞一个班普通员工一旦当上了班组长,就意味着他从此跨入了企业管理者的行列,对其个人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同时对其他员工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选什么样的人当班组长,意味着在企业里树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标杆,倡导一种什么样的风气,倡导大家学做什么样的人。1.别拿班组长不当干部班组长是企业生产的直接组织者和参加者,不仅是生产骨干、业务能手、员工榜样,更是基层管理者、现场指挥官。整个班组内员工工作的协调、生产调配和管理效果都要由班组长来决定。班组长既是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桥梁,在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班组中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纽带,在团队建设中起着核心作用。|www.aihuau.com|35过去我们常说班组长是兵头将尾,在职位的排列上,班组长是职位最低的干部,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其本质的含义是,班组长带有“亦官亦民”的双重色彩,他既要在员工中扮演工作榜样的角色,也要在管理队伍中扮演最低级别领导的角色,要对班组全体成员的工作业绩负责。

现在不少企业,尤其是国资委管辖的央企,已经从班组管理上升到了班组建设这一更高的企业经营层面来解决一线管理的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这里有个更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即如何“带好”。“带好”始于“选好”,我们之所以重视选拔班组长这个环节,就是要通过选拔班组长激励所有的员工;让班组长在承担管理责任的同时感受成就感、光荣感和使命感。一句话:选对一个人,鼓舞一个班。2.鼓励员工推选“最低领导人”有人戏称班组长是“最低领导人”,千万别小看这个“最低领导人”,他们的作用非同一般,因为班组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决策实施效果的好坏,决定着整个班组的工作绩效。决策再好,如果执行不得力,决策就很难落到实处。所以班组长的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既然是“最低领导人”,就应该员工的“官”员工选,班组的事情大家办,企业要将班组长的任职资格和条件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广泛听取广大员工的意见。企业可以将班组长的选择过程搞成公开竞争、公平竞争的“友谊赛”,鼓励员工积极报名,发表自己的“施政演说”,让广大员工民主选举,再由上级认真筛选,正式任命。通过这个过程,在全体员工当中营造一个“人人想当班组长、人人争当班组长”的氛围,起到调动大家积极性、让员工相互学习的效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充分尊重民意,选出既符合企业长远发展,又让大家满意的班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