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状况 财政状况影响消费回暖



  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不少人开始对我国未来的经济表示乐观的预期,认为经济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经济增长速度正在逐步回升。从经济数据看,的确有不少经济指标已经出现回升的迹象,如用电量、进出口情况等,尤其是消费仍然十分强劲。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0%(3月份增长14.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西方主要经济体的消费自去年第三季度开始都显著放缓或下降,我国消费出现的稳步增长现象显得十分抢眼,笔者以为,这并不表明我国经济没有受到外部的冲击,消费增长短期持续增长缘于我国社会结构与西方国家的差异。

  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不是纯粹的商业社会,有庞大的吃财政的群体,这些人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及国有企业员工。中国首先失业的是社会边缘群体---农民工,社会主流阶层(吃财政的)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而失去工作,这些人的收入也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而减少,社会消费总需求不会立即出现下降。因此,我们看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工业增加值出现了快速下跌,而居民消费没有出现大幅度的萎缩。

 中国财政状况 财政状况影响消费回暖
  如果说美国经济高度依赖金融的话,那么我国经济高度依赖财政。财政状况才是影响中国消费需求的主导力量,只有当经济危机演变为财政危机时,才会对中国的总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当前的税收已经出现减收,但由于2008年之前的2万多亿的财政积累(表现为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及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不高,在短期内财政运行没有太大的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这些特点及银行家对国家财政的高度信任,商业银行义无反顾地给国有企业及政府工程项目提供巨额贷款,这是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独特的表现,银行充当着“准财政”的角色。2009年前三个月,我国银行贷款分别增长1.62万亿元、1.07万亿元、1.89万亿元,合计为4.58万亿元,与2008年全年基本相等。银行信贷的大幅度增长对缓和危机的冲击十分有帮助。反观西方国家的银行,当危机一旦来临,信贷基本上处在冻结状态,于是,危机一步一步加重并蔓延。

  由于社会结构的不同,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的传导及影响与西方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以商业社会为主的西方国家由于老百姓收入减少、失业增加,住宅及写字楼的需求会同时出现减少,住宅及写字楼市场会迅速出现萧条。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则有很大差异,由于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出现大量裁员,人们的收入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出现明显减少,对普通住宅的需求影响较小。因此,在市场价格下跌到一定幅度后,交易量会出现明显反弹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如果我国出口在较长的时间里(如1年以上)不能恢复,我国的财政状况会越来越紧张,与财政直接相关的企业及个人的收入预期将受到冲击,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将逐步深化,届时消费增长将难以持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8890.html

更多阅读

黄祖斌:中国财政收入增长导致国富民穷?

最近几年,指责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太高的批评不绝于耳。这个比例太高,对股市似乎也不是什么利好。在大概2006年旱,在网上发现一个文章指出:在大概2004年吧,当时中国GDP还远没有达到日本的时候,中国的财政收入居然已经超过了日本。再仔细

程文浩、卢大鹏:中国财政供养的规模及影响变量(2)

中国财政供养的规模及影响变量(2)时间:2010-09-09 10:03 作者:程文浩、卢大鹏【字号:大 中 小】点击:391次然而,上述研究在计算时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即军队的数量。在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要维持庞大的军队以维护其统治,而军队的各种费用

印度与中国经济状况与人口素质对比 印度经济状况

世界银行预测,同为亚洲新兴市场大国,印度经济增长率在2017年将达到7%,超越降至6.9%的中国大陆。 如此精确预测,不是没有依据。2014年4月底,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价预测,2014年中国GDP将超过美国。更早1998年,学者麦迪森预测,到2015年中国GDP

声明:《中国财政状况 财政状况影响消费回暖》为网友铿锵岁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