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任何一毛钱,就可以买到某样东西、享受到某些服务,这有可能吗?理智告诉我们,天底下绝对没有这么好康的事,因为没有人会做赔本生意,但现实生活中,的确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真实例子。被誉为“信息时代的精神领袖”的克里斯·安德森,为我们带来了“免费”经济学的理念。

安德森在《免费》一书中解释道:“这种新型的‘免费’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电脑字节基础上的经济学,而非过去建立在物理原子基础上的经济学。这是数字化时代一个独有特征,如果某样东西成了软件,那么它的成本和价格也会不可避免地趋于零。这种趋势正在催生一个巨量的新经济,这也是史无前例的,在这种新经济中基本的定价就是‘零’。” 安德森表示,数字化的时代“免费”的模式不再仅仅是一个做市场的噱头了。因为数字化的产品,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比如互联网网站上增加一个新的用户,那么,网站支持新用户的成本几乎为零。这样的话,使得数字时代里“免费”模式就可以真正成为一个赚钱的经济模式了。 360安全卫士是一个很好的免费模式,大概99%的人用这款软件是免费的,因而它传播得非常快,几年之后就拥有很多的用户,而其中只要有1%的用户是付费的,这个免费的商业模式就完全成立。但是,这种模式在传统的行业中肯定是不可能的——把你产品的99%都送给别人,仅1%收费,那公司一定做不下去。 “免费”打乱了既有的定价与获利规则,销售再也不是单一产品导向,而是转往以网络式“服务”来思考,消费者使用的是如蛛网般蔓延的整套服务,获利的来源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节点上。 安德森在《免费》这本书中分析了,“免费”的期望值和在互联网上期望值的区别问题。“如果买一件衬衫要花10块钱,你把这件衬衫送给我,我肯定会觉得它很差,因为是免费的。但是互联网的这种期望值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大家在网上用搜索引擎或者用QQ聊天也好,看重的这个东西是不是有用?是不是能比其他的竞争对手要好?比如Google的搜索是不是比雅虎的要好?等等方面,大家会从这些方面考虑问题,而不是从价格角度衡量。从用户的投入上来讲,并不是金钱的投入,用户的投入更多的是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比如用你的服务、用你的搜索引擎或者用聊天工具等等,是时间上的投入。这些时间的投入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作为互联网公司可以把这种价值真正转化成财富。” 有人说“便宜没好货”,安德森给我们一个更好的回答。在互联网时代,免费之后,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是降低了,实际上是提高了。比如买了彩电,拿回家之后感觉不是特别的好,又不能随便去替换,只能安慰自己说“很好”。但是“免费”的产品在互联网上只是切换成本,如果东西不好,用户转换的成本就是鼠标一点。所以,越是提供免费基础服务的公司,对它产品质量的要求反而更高,因为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权。所以,反过来就不能说“便宜没好货”了。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顾问韦巴赫指出,一旦公司突破传统思维,接受价格并非完全取决于产品成本的观念,新的机遇就会涌现出来,即便非网络产品亦是如此。他说:“汽油完全可以免费,然后由开车的人每年付年费。同样的,汽车也可以免费,然后开车的人付汽油服务费即可。这两种模式现在市场上都还没有,但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