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城港项目,武钢等了3年;为了湛江项目,宝钢等了16年。历经周折之后,2008年3月,这两个千万吨级的钢铁项目都盼来一纸“允许开展前期工作”的批文。然而,1年零7个月后,它们发现自己漫长的等待并没有结束。
2009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文件,钢铁业再成宏观调控的焦点,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项目暂缓启动。
去年国务院同意启动这两个争议已久的项目,是出于钢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需要,彼时钢铁业寒冬还未降临,宝钢和武钢,广东和广西的地方政府,都开始热火朝天备战。金融危机一度使全球钢材需求出现下降,然而度过严冬之后,中国“大炼钢铁”的热情再度复燃。尽管上述两项目都指向高附加值产品,可板材也同样过剩,因此才有了不宜“操之过急”的基调。
产能过剩、重复建设是老话题,然而这次不同的是,宏观调控的板子落在了央企身上。令人记忆深刻的是,2004年的宏观调控中,应声而倒的是常州铁本、宁波建龙这样的民营钢铁企业。不独钢铁,在水泥、煤化工、煤炭等资源和工业品领域,民营企业每每成为“盲目重复建设”的首魁,而同样处于扩张中的国有企业往往稳如泰山,甚至成为落败民企的接盘者。因此,也就有了社会上一度流传的宏观调控是“针对民营企业”的说法。但今年以来,情况有了微妙变化。宝钢和武钢的扩张受到遏制之前,6月份,由于未通过环评擅自开工,环保部曾叫停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在金沙江中游的水电开发项目。
央企“失宠”某些政府部门并非偶然事件。今年,一个被商界广泛讨论的话题是“国进民退”:央企在各个领域彪悍扩张,不仅是海外并购的急先锋,更是大量收购地方国企和民企。尽管当年困扰国企的顽症依然存在,但集合数年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之功,一批有企业家精神的职业经理人的出现,以及政策倾斜与国家信誉的隐形担保,央企已走出了1990年代末的衰退期,进入了迅速扩张的时期。金融危机更强化了这一趋势:世界都在观察和学习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何能成为“反周期之王”。事实上,在政策风向转向抑制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和民企老板均将财大气粗的央企视为靠山。对渴望投资的地方政府来说,一旦与央企结亲,新项目即使抢点上马也有很高的安全系数,而对众多很难再上层楼的民企来说,卖给央企、落袋为安不失为可以全身而退的上策。
争议恰在于此。央企的“无边界扩张”正越来越引起舆论的警惕。央企的扩张客观上形成了对民营企业的资源挤占,并可能引发新一轮资产泡沫。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央企不能履行与它角色相匹配的“企业公民”责任,从华能与华电的例子看来,这种担心并不多余。
与作为出资人代表的国资委不同,对发改委、环保部等政府部门来说,其承担的是公共事务管理的功能,面对各类投资主体,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应该不论亲疏远近,做到“一碗水端平”。因此,在舆论对“国进民退”忧虑加深时,给一路狂奔的国资收一收缰绳,完全在情理之中。只是,这种没有偏好的政策基调能否坚持下去,还有待观察。
在法国、韩国、瑞典、新加坡等国家,国有企业一直或者曾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这些市场经济高度发育的国家,国有企业并没有凌越于其它类型企业的“特权”。对于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的中国而言,厘清政府与国企的关系,让政府的管理更为超脱、更为公平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