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升级 SAP 中国「上车」



  “从来不会等到一个概念被炒作得很热之后SAP再去动手做。我们总是会走到这个潮流之前。”日前,在武汉举办的“SAP2009年汽车行业中国峰会”上,SAP全球汽车行业事业部门负责人、全球副总裁根特·拉瑟(Guenter Lasser)对记者这样表示。

  中国汽车生产在今年前三季度已突破1000万辆,中国由此成为继日、美之后第三个年产销超千万辆的国家。正当欧、美、日的汽车市场在金融危机中加剧萎缩时,中国汽车行业却异军突起,疾速前进。

  国际专业汽车咨询公司CSM的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的汽车企业正在改变策略,把原来以制造为中心的策略,转变为以终端消费市场为导向。而大型的汽车厂商纷纷在亚太和拉丁美洲地区开设生产机构,力图让生产和销售更贴近当地消费者。这样的需求在未来将成为一种潮流。

  不过,中国本土汽车企业仍然存在一个致命问题——对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不够成熟,靠产品频繁改头换面吸引消费者。这样一来,设计和制造流程都会变得更复杂,对那些为他们“量体裁衣”提供软件系统的企业而言,这是一大挑战。

  “过去我们做系统版本升级像是一个大手术,没有三五个月很难做的。现在为了适应汽车行业客户快速变化的新需求,我们都不做升级版(Update)了,改做增强版(Strenghthen)。” SAP中国区总裁张烈生对《数字商业时代》表示。

  显然,SAP这次是有备而来。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7.0解决方案正是张烈生提到的“增强版”下的产物,这是SAP专门为亚太地区的制造企业打造的一整套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一辆整车的制造需要2000多个总成(一系列零件或产品组成特定功能的整体)组成,涉及到上万个零部件。如此复杂的生产过程必须有一个系统化的方案做支撑,而这个方案就是PLM。”SAP北亚区副总裁布拉雷·帕金斯(Bradley Perkins)直白地说出了SAP瞄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野心。

  据了解,1994年,一汽大众成为SAP在中国签约的第一个汽车行业客户,如今,SAP在中国汽车行业的用户已经超过150家。其汽车行业解决方案也已经涵盖了从整车厂到零部件厂商,再到经销商的整个汽车行业价值链。

  目前,中国市场除了需求量剧增,消费者对车型的个性化需求也日渐明显。“在中国的汽车制造商除了要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型号、款式,还要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这对企业提出了两个更高的要求:一是柔性生产;二是顺畅连通上下游。”帕金斯分析了中国汽车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暴露出的严重问题。

  少过一个工位 效率提升5倍  SAP助力汽车制造柔性生产

  上海通用是SAP解决方案的受益企业之一,过去几年里,SAP帮助上海通用实现了柔性生产,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要提高效率,就必须在生产之前先‘排序’。”上海通用汽车信息系统部经理李皓举了一个安装天窗的例子:多一道安装天窗的工序,整个生产线的效率有可能降低5倍,在同一批生产计划中,有些车是带天窗的,有些车没有天窗,没有天窗的整车就不需要经过安装天窗的工位。通过合理排序就可以交错生产,保证生产线的效率最大化。

  “安装天窗的‘排序’是出于对提高效率的考虑,有时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比如说对车身进行喷漆的工序。”李皓又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我们会通过合理排序,尽量将相同颜色的车放在一起来制造,这样就可以降低物料的成本。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天只生产一辆黑车,这对于供应链的物料需求、库存消耗是非常不经济的。”

  对上海通用来说,除了柔性生产以外,物料管理也被SAP打造成该企业的“强项”。“在中国,很多汽车企业的物料管理是分割的。上海通用车型很多,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管理系统,就很难实现物料管理。”帕金斯表示。

  7年前,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到德国参观宝马公司的流水线,当时,张瑞敏为宝马的柔性制造模式所震撼:每一辆车都不同,每一辆车都有买主,每12秒钟就有一辆汽车下线。当时的宝马正是运用了SAP的PLM解决方案。

  用户在和设计师商议确定方案后,将端到端的图纸设计交给生产商生产,整个过程都在使用SAP PLM的产品。"比如,在中国推出一些新的车型像宝马3系、S系都使用了SAP的PLM产品,目前宝马每天有14000名用户在使用我们的PLM产品。”SAP亚太及日本区汽车和工业机械行业总监克里斯蒂安·柯夫曼(Christian Kaufmann)肯定了这一点。

 软件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升级 SAP 中国「上车」
  柯夫曼还强调了宝马在使用PLM解决方案时获得的真正实惠:宝马的整个产品开发成本因此降低了30%,进入市场的时间缩短了50%。

  供应商、整车商、经销商互动  产业链大小通吃

  克罗斯刚刚在电脑上完成了一款车型的三维模型设计,并通过SAP的PLM7.0系统发送给客户。他是德国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设计人员,公司的规模并不大。很快,客户就发来反馈,对车型的设计提出了修改意见,还苛刻地要求必须在15天内提货——要知道,在过去,整个制造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但克罗斯还是爽快地答应了,因为他心中有数。通过PLM7.0系统,他联络了在纽约、香港的同事,他们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协同作战,很快完成了新设计。随即,克罗斯把设计图纸交到生产方手中,这个过程同样使用PLM7.0系统,结果不到12天,这辆定制的新车就下线了。

  在中国,汽车制造业中呈现出的另一个新趋势是,供应商、整车商和经销商之间的互动和连通日益频繁和重要。如何让生态系统中大大小小的参与者顺畅地互联互通?信息化成为了有效的手段。SAP正是在其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SAP的汽车行业解决方案首先是从零部件供应业务入手,进而扩展到入厂物流和生产领域。然后在整合了制造领域的方案之后,从整车销售环节切入,带动了整个销售和售后市场领域的方案开发,并进一步向上下游扩展,涉及到供应商协同和经销商业务管理等领域。” SAP北亚区汽车、工业机械和零部件行业首席专家彭俊松描述了SAP在汽车行业发展的脉络。

  但是,国内汽车经销商的信息化程度却不容乐观。“如果说国内整车厂的IT系统是武装到了牙齿,那么经销商基本上还处于手拿大刀、长矛的阶段。”SAP中国区副总裁姜伟对记者说道。据悉,目前国内25%的经销商已经实现集团化经营,而这些大型销售集团的销量占据国内汽车总销量的40%。“如果经销商搞不清楚在自己经营的庞大网络中真实的库存,将很难向前发展。”

  “只是关注整车厂是不够的,因为整车厂毕竟没有多少,而且在国外看到很多整车厂在不断合并减少。”拉瑟告诉记者,“与此同时供应商在承担越来越多原来整车厂做的事情。它们要做更多的设计,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更复杂。”拉瑟称,在SAP软件的开发历程中,最早推出的针对汽车行业的功能都是为供应商而设,例如实时供货、送货等日常运作。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长占素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与上下游厂商的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对整车厂商而言也是一大挑战。

  “对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力,不仅仅是提高客户满意度和降低项目实施成本,SAP还将加强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建设,一方面降低整体拥有成本;一方面加强渠道的建设,培养更多的本地合作伙伴。”张烈生承诺在5年内将把中国发展成为继德国、美国之后的SAP前三大市场,而对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力为其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9270.html

更多阅读

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

企业不能期望产品永远畅销,因为一种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和获利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经历了产品的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的过程,就象生物的生命历程一样,所以称之为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办法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办法本办法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制定的。旨在更好地进行产品规划阶段的前端计划、市场推广阶段的全程拉动和全面销售阶段的政策引导。与此同时,做好费用控制和产出预算,力争实现每一个产品项目的经营性收益最

46—55岁值得关注的生命危险期 ins值得关注的账号

一般来说,46—55岁正是人生的黄金年龄段。处在这个时期的人大都年富力强,事 业有成,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这个阶段也是生命的高危期,许多疾病在这时暴发或显现。有关专家研究认为,人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0—35岁,为

他的父母是盲人 一个盲人与他的生命热线

     在上海浦东最繁华的地段,某写字楼免费提供场地,留住了一家特殊的机构:希望24热线—上海市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中心(LCI)。  这是台湾自杀防治协会秘书长林昆辉创办的一家民间组织,管理着全国第一条24小时运行的自杀干预热线(号

声明:《软件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升级 SAP 中国「上车」》为网友訷仕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