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主持人 潘青山 本刊记者
嘉宾 张曙光 《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 陈敏 崇德基金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程文卫 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 景素奇 北京腾驹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 聂莹瀚 华夏基石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 杜文 《中国企业报》总编室副主任 文字整理刘元煌 庄蕊 摄影徐胤主持人:近期,创业板走势相当不错,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几年前推出的中小板首批企业,目前只有苏宁持续发展起来,其他企业股价都低于当初的发行价。一些创业板公司的高管表示两年后把股票变现,用来提升生活品质。上期本刊以“暴富后的苦日子”为题关注创业板。透过财富效应和媒体聚焦,我们到底应看到些什么东西?投资:机构等待理性回归 张曙光:创业板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中国有970万家中小企业,如果其中1%上市,就有上万家企业之多,如果他们中的一部分能实现高速成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会有相当大的带动作用,这个意义超越了创业板本身。 程文卫:亚洲国家融资结构与欧美不同,绝大多数以银行融资为主,银行融资又以大企业为主,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现在的创业板可以全流通,有退出机制,投资人也更有兴趣,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并且以此为契机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变革。从过去经验看,我国的金融创新一直是比较谨慎稳重的,因此需要多鼓励。 首批上市的28家企业,未来市场一定会有分化,成长性好、商业模式好的市场会给予更高估值,差的会被淘汰,现在的齐涨齐跌只是市场短期现象。投资者现在判断公司好坏不是很容易,需要多接触机构,看报告,包括媒体披露的信息。 陈敏:我个人认为首批上市的28家企业中只有三分之一符合“两高六新”标准。既然要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就要像水箱养鱼和养龟,需要各有各的箱子,不能“混养”。现在一些商业模式相对成熟、经营达到一定规模、本来可以上中小板甚至是主板的企业,却到创业板上市,阻塞真正需要上创业板企业的通路。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底层市场,政策部门要分出中小板与创业板的界限。从现在的情况看,上创业板反而比上中小板周期短,市盈率高,那么中小板就会被边缘化。 现在投资的是创业板符号,创业板市场处于初期的非理性阶段。 目前,机构对于创业板企业的研究不够多,基金对于创业板企业的中长线发展不清楚。因此,需要一个阶段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才能逐步吸引机构投资人关注,真正进入第二阶段,发现高成长性企业。 我个人希望政策部门在创业板企业上市过程中,对机构投资者给予青睐。这样会促进公司治理结构发生变化,不再只是贵刊报道的“兄弟连”、“父子兵”、“夫妻店”。 杜文:整个资本市场的环境也需要治理。希望创业板尽快经历第一阶段的非理性发展,步入健康有序发展轨道。 企业:治理结构是关键 陈敏:当企业上市后,原来的家族企业需要转化为社会企业,需要治理结构的改变和提升,需要风投参与,需要创业资本的多元化。首批上市企业只有少数有机构投资者介入,其他都是个体投资者。如果决定企业向前走的力量是个人财富效应,那么企业就还停留在个体户阶段。 景素奇:企业如何做长我总结为“三搞”:搞事、搞钱、搞人3个步骤。能上创业板的企业,事搞得差不多了,上市后钱自然也搞到手了,余下的就是搞人的问题了。 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首先是如何管理成功上市后的“富人员工”。这是对企业领军人物的考验。原来加班加点工作,现在都去打球、旅游了,那事业不就垮了?所以说,把“富人员工”管住是上市后的第一关。 其次,钱来了后如何投资?以前缺钱,现在有了钱,投资新业务后就需要引进新的人才。新引进的人如何找到,原来的人员如何跟上组织的发展这又是一个考验。 再有就是新老员工的对接和文化磨合。企业发展经历4个阶段:从老板自己做,到请能人做,组团队做,最后形成系统管理。西方讲的制度流程是硬系统,还需要有软系统。很多中国大企业的软系统还只是传统文化,美中有不足。总之需要软硬系统结合,保证企业列车在正确的轨道上不断前进。 聂莹瀚:前年去一家规模非常大的民营企业做治理结构问题咨询,他们在香港上市融资过百亿元。企业老板非常坦诚地说:“100亿元来了很紧张,往往钱多的时候花不好死得更快。” 上市了,有钱了,企业该如何办得更好?首先要提升老板的境界与追求。从创业到上市,许多企业是一不留神做大了,这时候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会普遍上升,从赚钱主导转变到做事业主导。企业家的追求与思考问题的方式会发生变化,就像富人员工、知识型员工的管理那样,需要更多的愿景引导,共同目标引导,行正大光明之道。 其次,完成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和经理人团队的建设,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是经理人成长的土壤。很多经理人为什么在一个企业里无法发挥作用?往往就是缺乏法治理性的经理人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