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艺术培训 《做好员工的艺术》第2章之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



好员工往往是懂得换位思考的人,他们善于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去感受和体谅领导的苦衷,在必要时还会挺身而出,为领导排忧解难。

《圣经》有一条黄金定律: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这条人际关系上的永恒定律同样适用于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现代职场。当你超越个人利害,设身处地从领导的角度考虑时,领导一定能体会到,并会为你的忠诚所感动。最终你就会发现,这种善意会回馈到你自己身上。

小陈是某杂志社的编辑,工作一向认真敬业。有一次,杂志付印前一天晚上在编辑部加班,领导突然要求临时撤换稿件,时间非常紧张,负责这篇稿件的编辑家里临时有急事,让小陈帮她编审稿件,为了赶在晚上12点前编好,小陈匆忙中编写了标题,就送给主任看,主任一向对小陈比较放心,未加细看就通过了。

结果杂志印出来后一大早,大家才发现一条标题出现了重大差错:重头人物、稿件的标题与文章内容严重不符。这下可不得了了,一向严谨而且威严的主编立即召集编辑部全体人员开会,在会议上主编大发雷霆:有关编辑责任心太差,工作太不敬业,态度太不认真……一连用了好几个“太”,说得大家低头沉思,尤其对编辑部主任陈刚,主编点名提出了批评,并宣布扣发两个月奖金,其他有关编辑扣发一个月奖金。

虽然没有让自己承担工作上的过失,但小陈并不因此感到轻松,他想,其实这件事情的根本错误出于自己,让主任来背黑锅太不应该了。主任也是人,也同样有失误的时候,想到他平日里对自己的信任,而自己却辜负了领导的这份信任,实在太不应该。

于是,还没等主编把话说完,小陈就站了起来说:“主编,标题的问题责任全部在我,是我不够认真才导致了严重错误,和陈主任没有太大关系,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正在说话的主编有些意外,他停顿了几秒钟,语气明显缓和了许多:“小陈,你坐下吧,以后一定要注意。”

|www.aihuau.com|52

开完会后,小陈被陈主任叫到他的办公室。他推门进去,陈主任很亲切地说:“小陈,你刚毕业不久,薪水不多,扣除的奖金我替你交了吧……”

从那以后,每逢做重大选题,有重要的人物采访,外地的广告客户联谊活动等,主任几乎都是带着小陈一起出席。当然,小陈也没有让主任失望,别说重大错误,就是很小的文字差错也没再犯过。

人贵有“同理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将心比心,同样时间、地点、事件,而当事人换成自己,也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体谅他人。当我们试着用“同理心”来考虑问题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当你上班时打私人电话的时候,想一想,如果你是领导,会是什么感受?

当你把事情做砸的时候,想一想,如果你是领导,会是什么感受?

当你一个劲儿地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的时候,想一想,如果你是领导,会是什么感受?

当你不断抱怨领导待你不公的时候,想一想,如果你是领导,会是什么感受?

曾经有一位后来创业当了老板的打工者深有体会地说:“以前我为别人打工,总是认为领导太苛刻,现在自己当了老板,开始为自己工作,总觉得员工太懒惰,太缺乏主动性。这时才能够体谅原来的老板,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看待问题的角度。”

事实上,问题就是如此简单,问问你自己,如果你是领导,喜欢自己这样的员工吗?如果你自己不喜欢,那么你的领导同样也不喜欢。

有的员工将自己不能获得晋升的原因归咎于领导的不公平,认为领导任人唯亲、嫉贤妒能,不喜欢比自己聪明的员工,甚至认为领导会阻碍有抱负的人获得成功。事实上,对于大多数领导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缺乏合适的人才更让他苦恼的了,也没有什么比寻找合适的人选更让他焦心的了。

这些员工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以己度人,但是这个“己”是自私的、狭隘的,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事实上,从每一个员工第一天上班开始,领导就用心对他进行考察。他们会仔细衡量和分析他的能力、品格、习惯、人际关系、性情等等,只有当他们认为一个年轻人缺少必要的能力,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和言行举止时,才会认为这位员工没有前途。毕竟公司是自己苦心经营发展起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偏见而毁了整个事业。

有一位名人说过:“不要问别人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这句话准确地说出了大多数人无法获得成功的原因,并改变了我们对工作的看法。在过去,我们更关心自己的利益,关心自己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持。而事实上,其他人也一样的“精明”,如果你整天在考虑“领导能给我提供什么?领导能为我做些什么?”,你就会发现,你在职场的工作会变得举步维艰。

相反,那些始终思考“我能为领导做些什么”的员工根本不用担心没有机会,更不用担心失业。因为他们想对了问题,做对了事。当他们在考虑“我能为领导做什么”时,会发现,这会为自己带来更愉快的合作、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员工艺术培训 《做好员工的艺术》第2章之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
齐勃瓦出生在美国的乡村,由于家中一贫如洗,他15岁时辍学做了一个山村的小马倌。一个偶然的机遇,他到了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齐勃瓦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干出点名堂来。

有一年,控制着美国铁路命脉的大财阀摩根提出了与卡内基联合经营钢铁的要求。一开始卡内基没有兴趣,于是摩根就放出风声说,如果卡内基拒绝,他就找贝斯列赫姆联合。贝斯列赫姆钢铁公司是当时美国第二大钢铁公司,如果与摩根财团联合起来,卡内基公司肯定会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这下卡内基真的有些着慌了。

于是,卡内基找来齐勃瓦,递给他一份清单,说:“按这上面的条件,你尽快去和摩根谈联合的事宜。”

齐勃瓦接过清单仔细一看,然后对卡内基说:“根据我掌握的情况,摩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厉害,贝斯列赫姆与摩根的联合也不会一蹴而就。如果按这些条件去谈,摩根肯定乐于接受,不过你将损失一大笔利益。”

当齐勃瓦将自己掌握的情况向卡内基汇报以后,经过认真分析,卡内基也承认自己过高估计了对手。卡内基全权委托齐勃瓦同摩根谈判,最后取得了对卡内基有绝对优势的联合条件。

就这样,齐勃瓦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一步步从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升任为技工、技师、部门主管、建筑公司总经理。

这使我们想起了战国时代蔺相如陪同赵王出使秦国的谈判,始终维护着国家和国王的尊严,未使强大的对手占到任何便宜。齐勃瓦能做到的,其他人也同样能够做到,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站在领导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9621.html

更多阅读

曾仕强《易经的奥秘》第八集:卦有何用

《易经的奥秘》第八集:卦有何用孔子学习《易经》之后,说:“不占而已矣。”荀子也说:“善《易》者不卜。”由此可见,真正读懂《易经》的人,是不用它来占卜算卦的。但是,卦是《易经》这部书中的主要内容,“卦”这个字就是悬挂起来的意思。

生为女人石楠第三章 《二十几岁女人顺达一生的心理学》第三章

系列专题:《二十几岁女人顺达一生的心理学》第三章 为什么越计较越不快乐:女人要学会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女人为什么越计较越不快乐?因为心胸不够宽,目光也太短浅,当太多的计较装满内心的时候,心里自然没有空间再去容纳开心的事情;眼睛里只

声明:《员工艺术培训 《做好员工的艺术》第2章之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为网友夜林深处燃青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